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6245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浆机设计开发项目技术总结讲解(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总结报告 MS-DE10Q1 目录 外观、功能1 技术简介2 产品设计3 生产问题4 项目管理5 外观、功能 干豆干豆 湿豆湿豆 健体豆浆健体豆浆 八宝八宝/ /米糊米糊 玉米汁玉米汁 果蔬汁果蔬汁 技术简介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技术优缺点 技术简介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 v 壶身:直身、一条导流筋、无壶嘴; v 机头:双层机头下盖(塑料+不锈钢),双层机头上盖 (塑料+不锈钢),新密封结构; v 电器件:直流电机、开关电源线路板、小结构连接器 v 发热件:交叉发热管 v 其他新技术:隔热双层不锈钢新结构(不锈钢+隔热+ 不锈钢); 技术简介 v 壶身 直拉伸壶身; 一

2、条筋(筋深度加深,压筋难度加大); 底部环焊; 底盖固定螺钉柱、铝板一体化焊接; v 不锈钢机头下盖; 拉伸 v 外观件 拉丝 喷涂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 技术简介 同容量体积小产品体积小, 外观美观;包装体积小、成本低 优点 缺点 生产工艺难度提高(相同斜壶身 结构)。 直接壶身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 技术简介 一条筋 外观美观 优点 缺点 生产工艺难度提高(筋深度深) 、产品废品率高、成本提高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 技术简介 无壶嘴 外观美观、结构简单、壶身加工 艺好、壶身通用性强 优点 缺点 煮食时机头与壶身间蒸汽多,蒸 汽易进入机头内部;蒸汽沿机头 上盖流出时凝结在机头上,

3、机头 丝印、喷漆难度大、成本高。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隔热结构 外观优美、配色多样化; 使用人性化; 双厚结构,壶身外表外观,底部 尺寸控制降低,降低零件不良率 优点 缺点 成本增加(相对单层) 隔热三层桶 身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双层机头下盖 外观美观、食用安全可靠 优点 缺点 成本增加 双层机头下 盖 不锈钢+塑料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双层机头上盖 外观美观 零件结构简单,模具制作难度小 、生产工艺性好、生产效率高 优点 缺点双层机头上 盖 不锈钢+塑料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小连接器 体积小,连接器安装结构小

4、(横 截面小),便于手柄座外观设计 零件通用性高 优点 缺点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拉丝 外观美观 优点 缺点 表面刮花、废品率高、成本增加 技术简介 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优缺点喷涂 外观美观、配色多样化 优点 缺点 喷涂工艺难(煮食后易掉漆)、 喷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 产品设计 评审不足1 设计失误2 设计失误 整机1 机头2 产品设计 壶身3 产品设计 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设计失误设计失误 设计失误 蒸汽从上连接器进机头1 机头尾部翘起2 上连接器装配3 不锈钢下盖电机轴处密封4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五金生产工艺与公差5 设计失误 煮食时蒸汽从尾 部进入上连接器,

5、通过上连接器插针 进入机头内部,导 致上连接器表面积 水,连接器耐压不 通过 评审不足 在机头下盖与手柄 座加交错筋,挡住蒸 汽进入连接器. 问题解决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蒸汽从 上连接器进机头 机头与手柄交错筋 遮挡蒸汽进入上连 接器 设计失误 不锈钢下盖密封圈定位钉 (控制机头与壶身间隙 )煮食时受机头压力变 薄,导致机头与壶身间 隙不均匀,前端间隙小 ,后端间隙大 评审不足 v不锈钢下盖密封圈后端 两定位钉高度降低, v机头下盖塑件加定位柱 (高1.8mm),后面定位 筋1.3mm v间隙控制:不锈钢密封 圈定位钉机头下盖定 位柱 问题解决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机头尾部 翘起 设计失误 设计

6、失误 机头尾部翘起 评审不足 新结构 2.0mm 高 1.8mm 高 1.3mm 高 2.5mm 设计失误 上连接器装配采用螺钉在 两侧固定(连接器长度 方向),装配时,螺钉 柱高时,密封圈压不紧 ,螺钉柱矮时,机头下 盖变形,两种情形都导 致连接器处密封不好, 机头进水 评审不足 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增加螺 钉固定,将连接器夹在 机头上下盖之间,解决 机头下盖变形 问题解决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上连接器装配 设计失误 上下盖螺钉装 配,将连接器 夹在中间固定 上连接器装配 新结构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不锈钢下盖与机头下盖电 机轴处密封:采取高度 方向密封。煮水后机头 下盖高度变形缩短,导

7、致不锈钢与机头下盖间 无法密封漏水 评审不足 v密封方式由高度方向改 为高度、轴向同时密封 v加大密封圈高度方向变 形量 问题解决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不锈钢下盖 电机轴处密封 设计失误 由轴向密封改 为轴向、径向 同时密封 不锈钢下盖 电机轴处密封新结构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设计评审时对五金生产加 工工艺及公差评估不足 ,导致生产中五金件公 差大于设计需求,导致 产品不良率高 评审不足 根据生产实际公差可控范 围,调整设计尺寸及配 合结构 问题解决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五金生产工艺 设计失误 壶身高度1 机头密封圈2 手柄座3 上盖装饰件与提手间隙4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面贴定位5 设计失

8、误 壶身高度 壶身高度公差尺寸不合理:壶身零件累积公差大于壶身总成 高 度公差要求,导致生产过程中无法控制高度尺寸 铝板螺钉柱高度:9.80.2mm 1. 制定组件公差时未考虑零件的累积公差、同时未 考虑焊接公差 2. 壶身公差与盖身底盖配合间隙不合理:设计间隙 为1.0mm,壶身取负公差时,间隙为1.5mm,装 配时铝板容易拉裂 壶 身 + 铝 板 累 积 公 差 : m m 壶身组件高度:200.8 0.5mm 壶身高度:190.5 mm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机头密封圈 机头密封圈设计尺寸不合理: 设计时,密封圈与机头下盖配合 筋过赢配合0.5mm(配合孔相应 位移),批量生产时,

9、密封圈容 易向上翻边,上下盖装配时密封 圈错位、打烂 合理设计:密封圈配合内径与 机头下盖筋直径相同,相应配合 孔位置尺寸相同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手柄座 手柄座:工业设计产品 壶身高度为负公差时,手柄座底部箭头配合处与壶身干涉,导 致底部底盖外壳与手柄座间配合间隙大 合理设计:手柄座底部箭头处直升部分取消(手柄座、手柄盖 模具更改大,产品未改)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上盖装饰件 上盖装饰件与提手间设计间隙大(设计间隙0.6mm,提手装配 偏向一边时配合间隙太大。影响外观 合理设计:间隙0.2-0.3mm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设计失误 面贴定位 面巾采用圆缺口定位,装配时易装偏 合

10、理设计:方形定位,防止装配时旋转,偏位 设计失误评审不足 产品设计 机头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 壶身 整机 产品设计 机头与壶身配合间隙 上下连接器位置尺寸 配合间隙: 为防止机头尾部翘起,机头前端 设计间隙比后端大,前端设计为1.8-2.0mm 。后端比前端小0.5mm 位置尺寸: 上下连接器装配中心位置对齐. 机头壶身整机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机头上下盖断差 机头上下盖断差: 1mm 五金件机头外壳,生产中外 壳径向方向易形,上下盖断 差小时,机头外壳因变形, 突出机头下盖刮手。 注:塑件机头上下盖设计断 差:0.5mm,其他断差设计 同其他产品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机头上下盖密封 压

11、缩量: 机头密封圈厚度 压缩量0.1mm, 配合间隙:0.9mm 三角筋: 将三角筋做在机头 上盖上,三角筋高度0.3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机头下盖密封 (电机轴处) 密封结构: 机头下盖与不锈 钢机头下盖间采用轴向,径 向双向密封(油封); 配合间隙:机头下盖与电机 装配间隙0.5mm(机头下盖 定位高度9.7-10mm(模具 尺寸按9.7(因电机、油封都 有公差,电子负公并大或油 封正公差大,都会导致密封 不良)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不锈钢机头下盖密封 (防溢棒支架处) 密封结构: 机头下盖与不锈 钢机头下盖间采用轴向,径 向双向密封(防溢棒支架密 封圈); 压缩量:防溢棒支架

12、密封圈 压缩量2.5mm 配合间隙:机头下盖与不锈 钢机头下盖间隙2.0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不锈钢机头下盖密封 (电机轴处) 密封结构: 机头下盖与不锈 钢机头下盖间采用轴向,径 向双向密封(油封垫片); 压缩量:油封垫片压缩量 2mm 配合间隙:机头下盖与不锈 钢机头下盖间隙4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不锈钢机头下盖密封 (上下盖装配处) 密封结构: 高度方向密封( 不锈钢机头密封圈); 压缩量: 机头密封圈厚度压 缩量0.1mm, 配合间隙:0.9mm 三角筋: 机头下盖、不锈钢 机头密封圈都有三角筋,三角 筋高度均为0.3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上连接器安装与密封 安装

13、结构:上连接器采用长 度、宽度两个方向螺钉固定 方式进行装配。长度方向螺 钉直接固定,宽度方向为将 密封圈、连接器夹在上下盖 之间。 密封:用机头密封圈统一密封 ,密封圈压缩量0.3mm,连接 器三筋高度0.3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操作按键 按键活动距离:0.3mm 面贴与按键间隙:0.25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电源板安装 安装结构:卡槽固定 配合间隙:长度0.4mm(单边 0.2mm ),宽度0.2mm (单 边0.1mm )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显示板安装 安装结构:2个孔定位,3个 螺钉固定(上盖装饰件、机 头上盖,显示板3个零件用3 个螺钉同时固定) 产品设计

14、机头壶身整机 提手上下盖 结构:将提手上盖(0.3mm 厚不锈钢件),卡在提手下 盖中,底部用折弯方形定位 在提手上盖上 断差:装配处断差为0.5mm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提手装配 安装结构:3个螺钉固定( 上盖装饰件、机头上盖,提 手3个零件用3个螺钉同时固 定)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上盖装饰件装配 固定方式: 6个螺钉螺钉+3 个扣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机头透气孔 透气孔:机头上盖3个透气 孔、提手下盖2个透气孔; 注:机头上盖透气孔在结构 容许下尽可能做大,利于机 头内部散热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内外壶身断差 内外壶身断差:1.5mm; 注:在结构满足情况下,断差越大越好

15、( 断差小时,壶身外壳偏大或桶身偏小 时,装配后,壶身外壳偏移,上端偏 出桶身,形成间隙,煮食时,食物易 多间隙进入夹层 壶身配合关键尺寸: 1.壶身高度(装配柱高):太矮,铝板 拉裂,底盖内陷。太高,底盖与壶身 间隙大,差异大,桶身底部不稳。太 高或太矮,手柄座与底盖处配合不好 2.码仔偏位:上下码仔偏位太多,手柄 座装配变形,手柄座侧部与壶身间隙 大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壶身外壳装配 装配方法:将隔热棉放入壶身外壳内,缺口 基本对齐,再将外壳套到壶身上。 设计注意事项: 1、直径:尽可能取最小值 最小值:装入时、壶身外壳能避开下码 仔; 最大值:装配时,外壳最松情况下,装 配手柄座时,

16、不会因外壳偏移导致外壳 与壶身间隙大(壶口处) 2、高度公差:根据五金加工艺、壶身装配时 累积公差,定壶身高度公差。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底盖装配 底盖组件装配:将底盖套入底 盖外壳内,将阍盖装饰环卡在 底盖上。 底盖与壶身装配间隙:0.5mm (间隙大时,壶身高度取负公 差时,铝板位裂)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手柄座装配 手柄座与桶身螺钉固定。 定位:装配下下定位由手柄座 筋与上码仔定位 间隙:手柄座与码仔间隙 1.0mm 过赢配合:桶身与手柄座过赢 配合0.5mm(中间最大值)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手柄座与手柄盖装配 手柄盖采用扣位装配,断差 为0.2mm,不需美工线。 注:结构允许情况下,在插 座上下位置都做扣,以确保 手柄盖装配紧。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插座装配 插座接线后将插座装入手柄座 内。 插座装手柄座与手柄盖比较: 优点: 手柄盖与手柄座装配配合 简单,不易产品装配处间 隙不均、间隙大等不良。 生产过程因刮花产生不良 少 缺点: 返工时插座难拆 产品设计 机头壶身整机 防水盖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