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86244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参考文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开发方法也经历了若干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等。1.1 结构化开发法(系统生命周期法)结构化开发法是一种运用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工具,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规定的步骤和要求开发信息系统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优点是:阶段顺序性和依赖性;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方法;推迟实现的观点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质量保证措施审核与文档标准化。缺点是:用户需求难以在早期确定;难以适应变化的要求;文档编写量大;审核困难;反复修

2、改会导致开发周期变长。1.2 原型法原型法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构造一个低成本的用于演示及评价的试验系统,由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价,在用户评价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修改或重构,实现用户对所用的原型满意的目标。利用原型确定系统的定义和开发的原型不断补充和确认用户需求,然后从可用的原型出发重新建立实际的系统。其优点是:需求定义清晰直观,用户易于理解;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和接受程度;减少系统开发费用;适用于解决不确定性或决策支持方面的应用。缺点是:分析和设计工作深度不够,原型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案;系统灵活性差,改动困难;开发周期长。1.3 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它把信息系统看作是一起工作

3、来完成各项任务的相互作用的对象集合。其优点是:真实反映现实世界,具有极强的对应性;设计中易于与用户交流沟通;封装性;支持组件技术;支持重用,可维护和可扩充性好;支持变化;提高生产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缺点是:需要工具支持。各种开发方法相互比较,各有优缺点,综合各种方法的优劣,本系统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发。结构化开发方法就是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命周期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每一个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前一阶段结束的标准就是后一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

4、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序。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能采用科学管理和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任务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进行下一阶段工作。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每一阶段完成以后,要完成相应的文档资料,作为本阶段工作的总结,也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其特点是用户的积极参与,使用问题求解方法,严格按划分的阶段和活动进行(先逻辑后物理),从上至下进行开发,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这种方法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原型法在系统开发中利用客户不同时段不同需求进行修改的方法,在每一次反复过程中确定问题的要求,比较不同

5、的解决方法,设计新的解决方案,并实现系统某一部分,这样可供用户试用,并提供反馈信息,以供设计人员参考建立系统。原型法适应了信息系统的开放性、随机性、动态性的特点。虽然结构化开发法有开发周期长,维护修改不方便,开发费用较高等缺点;原型法有时间上要求迫切,加快开发导致系统质量下降,与其他系统集成、进行系统维护时产生很大的困难等缺点,但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原型法的结合是最适合这个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2 系统分析 2.1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就是根据系统调查中获得的原始资料,对用户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堆积进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并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的过程,着重于信息系统“做什么”,而不是“怎

6、么做”。本部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对系统业务流程和系统数据流程图进行分析。2.2可行性分析2.2.1目标方案可行性利用现有的环境,开发一个具有友好界面而且便于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减少工作量的基础上,提高超市管理者对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管理者将在接受到各部门所发送过来的信息后,对企业的行政、财务和业务状况有明确的了解,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国内市场上所应用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功能过于简单,多数只偏向于对财务、业务的管理,而对于管理者总揽全局、支持决策的功能并不强大。因此,我们以提高支持管理者决策系统为中心,开发此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从市场上现行的管理系统看来,为了加强各部门经理

7、与企业经理之间的协调,并且加强各科室负责人在相关业务上与经理的联系,应在企业经理与部门经理之间加设决策委员会,由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组成,必要时相关科室的科长、主任可以参加,对企业的各项事务做出决策。2.2.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可行性基于Celeron2.5微处理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VB6.0,Office2003的软件环境,能够满足系统开发的软件要求,安全可靠,开发人员对其也容易熟练掌握。2.2.3社会方面的可行性(1)本系统安全保密性可靠,实施独立的局域网络,人员进入系统采取分级进入的方式,不得越级。(2)本系统的管理方式与国际管理方式相接轨,并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实用性

8、强。2.3 系统需求分析由于本系统设计针对该超市的具体情况,因此用户需求的目的是通过该企业的需求调查,从中总结出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设计出系统的方案。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定义了软件产品的各种用户需求如功能、性能等,需求分析是否透彻、完整、正确是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收集到的基础数据是下一步设计概念结构的基础。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考虑,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进行详细调查,在了解原系统的概况,确定新系统功的过程中,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处理,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用户数据模型。无论是采取哪种开发策略,

9、都需要访问用户、记录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建立数据模型的原型,这样的模型标识了需要在数据库中存储的内容和它们的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数据建模要求既要有一定的行业知识,又要精通建模的方法和技巧。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1)了解组织机构情况,调查这个组织由哪些部门组成。各部的职责是什么,为分析信息流程准备。(2)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调查各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结果的格式是什么。(3)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超市管理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

10、部分,超市前台主要负责销售收银工作,后台管理主要负责商品采购、库存信息的查询、营业利润的统计、以及商品资料、顾家资料等的管理,系统的维护等工作。根据超市实际管理需求,其信息系统相应分为前台和后台系统两部分。前台系统主要提供一个快速、准确、安全、灵活、操作简便的销售收银系统。它能够自动识别国际物品编码和店内码二种商品条码,商品条码的输入可以使用扫描输入和手工输入码二种输入方式,其功能主要在销售管理中实现。后台系统主要是以商品管理为基本依据,并对数万余种商品进销存财务各个物流环节,以及相关顾客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能够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能力,动态反映商品的周转情况、为超市提供完整、准确

11、、快速的经营分析和辅助决策分析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这些功能在仓库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管理、采购管理、经理管理和人事管理中实现。所以该系统由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系统管理、采购管理、经理管理和人事管理七大模块组成。2.4系统组织结构分析图图3-1 系统组织结构分析图2.5业务流程分析经过调查,超市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消费者拿着自己满意的商品到收银台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收银员要么手工记录要么不记录;采购员根据货架上的商品数量或根据以往经验进货。这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存在较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A,系统处理过程繁琐,影响工作的效率。B,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必要的统计和汇总功能,缺少

12、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决策的职能。C,对于经常消费的顾客不能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不利于超市长期的发展。综上所述,传统的超市管理模式必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最终形成适合目前社会发展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系统。下面,对新系统各个模块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前台销售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消费者到收银台前去缴费,收银员通过手工输入商品条形码(对于会员,选择会员模式;对于一般消费者,选择一般模式),商品的相关信息便显示出来,点击确定则完成交易并写入销售记录;此时,库存信息表自动被修改,订单信息也被自动修改。后台采购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采购员进入到进货管理模块,只

13、需要选择商品编号,商品的相关信息便显示出来,然后输入进货数量和进货价格,点击确定便可完成进货并写入进货记录;此时,库存信息同样被自动修改,订单信息也被自动修改。后台仓库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仓库管理员进入仓库管理模块,首先进行商品基本信息的录入,当录入商品基本信息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可以修改商品的基本信息,同时可以浏览全部商品信息;可以设置库存安全数量和手动发送采购订单。后台财务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由于没有涉及工资方面,所以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对交易信息的查询,可以按员工编号和交易日期进行查询,采购支出与销售收入一目了然。后台经理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在这个模块中同样主要是对信息的查询

14、,包括采购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可以按员工编号和交易日期对采购信息和销售信息进行查询,按商品编号和库存量对库存信息进行查询。后台人事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为:人事专干进入这个模块,点击会员管理,可以添加新会员,也可以删除老会员;点击员工管理,可以添加新员工,也可以删除老员工,也可以进行部门调动;可以按员工编号和会员编号分别查询相关信息。系统设置主要是系统初始化,即删除系统所有表中的数据信息。2.6数据流程分析根据上述的业务流程,对其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流动过程进行抽象,得到了系统的逻辑模型,即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图3-2数据流程图2.7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详细、全面的描述,

15、通过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的相互对照,可以便于发现流程图中的问题,下面对系统中的一部分数据字典内容进行介绍。一、数据项编号:I1 名称:商品编号 简述:用来确定商品的唯一标识 类型:整型 宽度:10位编号:I2 名称:零售价格 简述:普通消费者享有的价格 类型:数字型 宽度:8位二、数据流编号:D1 名称:销售记录 简述:完成销售后所做的记录 组成:售货编号+员工编号+商品编号+出售价格+出售数量+出售日期+出售总额 来源:外部实体各收银员 去向:销售管理处理模块编号:D2 名称:进货记录 简述:完成进货后所做的记录 组成:进货编号+员工编号+商品编号+进货价格+进货数量+进货日期+进货总额 来

16、源:外部实体各采购员 去向:进货管理处理模块三、数据存储编号:F1 名称:库存信息表 简述:对库存状况进行汇总 组成:商品编号+进货数量+库存数量+备注 关键字:商品编号编号:F2 名称:商品信息表 简述:用来记录商品基本信息 组成: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类别+商品规格等 关键字:商品编号四、数据处理编号:P1 名称:系统汇总 输入:各类销售记录单 处理:对销售记录进行分析汇总 输出:系统销售档案编号:P2 名称:系统汇总 输入:种类进货记录单 处理:对进货记录进行分析汇总 输出:系统进货档案五、外部实体编号:S1 名称:收银员 简述:主要负责办理结账手续 输入的数据流:商品信息 输出的数据流:销售记录编号:S2 名称:采购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