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86189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课程_市场经济复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理论:三种战略 二、实践:建国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三、结论和启示 一、理论: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平衡发展战略 理论依据: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适用对象: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的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 2.非均衡发展战略 理论依据: (1)区域分工理论 (2)增长极理论 (3)梯度推移理论 (4)优区位开发理论 (5)地区发展阶段理论 适用对象:建立起工业体系,但经济活力不足, 经济总量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协调发展战略 理论依

2、据: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有增长无发展理论 适用对象: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出 现阻碍性不平衡的国家和地区 二、实践: 建国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四个阶段: 19491978:平衡发展战略 19781990:非均衡发展战略 19902002:协调发展战略 2002 :统筹发展战略 (一)第一阶段:平衡发展阶段 1.时代背景 强化国防的需要 改变原有生产力布局的需要 赶超战略的需要 2.发展目标 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构建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3.战略效果 正:解决了我国当时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形成了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 工业体系。 反:整体发展速度迟缓,效

3、率低下,平衡难以为继。 (二)第二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 1.时代背景 国内环境的变化 国际格局的变化 2.发展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3.战略效果 正: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发挥了地区比 较优势,区域经济和总体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 反: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对国家和地区发展产生了 约束,也诱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 (三)第三阶段:协调发展战略 1.形成背景 邓小平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思想 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反思 2.发展目标 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关系,在保持东部地区经济和总体国民经 济较快发展的前提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强对中西

4、部 地区的支持力度。 3.战略效果 正: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生态环境得以改善,重 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反:投资于西部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比较低,西部地区开 发注入巨额资金的必然性和国家资金的相对稀缺性产生了 矛盾。 (四)第四阶段:统筹发展战略 1.形成背景 西部开发自身面临问题 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2.发展目标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3.战略部署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三、结论和启示 (一)对发展战略的再认

5、识 平衡非均衡协调统筹 1.共性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是一个继承、发展和 创新的过程; 在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和战略的推行上有 共性。 2.特性(见表格) (二)启示 1.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2.要加强制度建设 3.坚持科学发展观 一、一、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全球化的实质实质实质实质 、表、表现现现现与影响与影响 二、二、对对对对外开放的政策演外开放的政策演变变变变和意和意义义义义 三、利用外三、利用外资资资资促促进进进进我国我国经济发经济发经济发经济发 展展 四、推四、推进进进进走出去走出去战战战战略略 五、五、对对对对外开放与外开放与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安全安全 第八讲讲 WTO、经济经

6、济 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对外开放 一、一、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全球化的实质实质实质实质 、表、表现现现现与影响与影响 (一)(一)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内涵及全球化的内涵及实质实质 1. 1.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经济 全球化,是指生全球化,是指生产产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在全世界范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围内内 的流的流动动和配置的和配置的过过程,是减少乃至消除国家程,是减少乃至消除国家间间的各种壁的各种壁垒垒, 使不同国家的使不同国家的经济经济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 断加深的断加深的过过程。程。 2. 2.经济经济 全球

7、化全球化实质实质 有两种有两种观观点:点: 一种一种观观点点认为认为 :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全球化的实质实质 就是市就是市场经济场经济 的全球化的全球化; ; 另一种另一种观观点点认为认为 :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全球化的实质实质 就只能是就只能是资资本主本主义义生生产产 关系的全球化。关系的全球化。 (二)(二)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全球化的表全球化的表现现现现 1. 1.贸贸易的全球化易的全球化; ; 2. 2.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 ; 3. 3.生生产产的全球化。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和对发展中(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和对发展中 国家的挑战国家的挑战 1.1.二重性二重性 经济

8、的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经济的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 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源配置的全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源配置的全 球化过程;球化过程; 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内 的一体化过程。的一体化过程。 2.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3.3.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对经济全球化 二、对外开放的政策演变和意义二、对外开放的政策演变和意义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指国家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放开 或者取消各种对外交往的限制,积极参与经济全 球化的进程。 2.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1)实行对外开放是经

9、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 然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大体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改革开放起,到1990年代 初,在这个阶段,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成为 全国开放的重点;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世纪 末,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推进阶 段; 第三个阶段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我 国的对外开放在新世纪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是我国全面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关于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一)从GAT

10、T到WTO 布雷顿森林体系(The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世界银行(World Bank)、 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 ITO) 关税暨贸易总协议(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二)WTO与GATT的区别 三、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三、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

11、形式之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 一,利用外资分为利用间接投资和利用一,利用外资分为利用间接投资和利用 直接投资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举借外债直接投资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举借外债 ,后者主要是外商投资办企业,包括举,后者主要是外商投资办企业,包括举 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 独资企业。独资企业。 吸收外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吸收外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发展。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发展。 (一)(一)实实施施“ “走出去走出去” ”的的战战略的意略的意义义 “ “走出去走出去” ”就是要更加就是要更加积

12、积极主极主动动地参与地参与经济经济 全球化,更加广泛全球化,更加广泛 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别是广大是广大发发展中国家的展中国家的经济经济 技技术术交流合作交流合作 ,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能利用的市,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能利用的市场场和和资资源,以弥源,以弥补补国国 内内资资源的不足,源的不足,扩扩大国大国际际市市场场空空间间。 (二)从(二)从“ “走出去走出去” ”的的实实践看,践看,对对外外经济经济 合作呈合作呈现现出以下特点:出以下特点: 第一,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第一,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宽领 域的格局(基本形成了域的格局(基本形成了“ “亚亚洲洲为为 主

13、,主,发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 ”的多元化市的多元化市场场格局)。格局)。 第二,投第二,投资资方式多方式多样样化,化,层层次次渐渐次提高。次提高。 第三,第三,对对外承包工程大型外承包工程大型项项目增加,目增加,劳务劳务 合作合作稳稳步步发发展。展。 第四,境外第四,境外资资源能源开源能源开发发合作取得合作取得进进展。展。 第五,涌第五,涌现现出一批跨国出一批跨国经营业绩较经营业绩较 好的企好的企业业。 四、推进走出去战略四、推进走出去战略 五、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五、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一)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表现(一)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表现 1.1.经济安

14、全的内涵经济安全的内涵 所谓经济安全,即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本国根所谓经济安全,即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本国根 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威胁。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威胁。 2.2.对外开放可能导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对外开放可能导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跨国公司第一,跨国公司 第二,在对外贸易方面第二,在对外贸易方面 第三,在利用外资方面第三,在利用外资方面 第四,金融领域第四,金融领域 (二)应对经济安全的原则与策略(二)应对经济安全的原则与策略 1.1.原则原则(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2.2.对策对策 一、历史经验 二、当前

15、的改革 三、改革的深化 第九讲 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 一)六次革命 1.土地革命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城市革命 4.市场革命 5.产权革命 6.政治革命 二)成就与经验 1.成就巨大 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经验 1)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二、对当前农村改革的定位 一)三个“进入” 我国总体上 1.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3.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二)“三个作为” 1.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2.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 向; 3.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 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