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686163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生活方式后勤管理处(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座 生态文明建设与 生态生活方式 主讲人:吕洪涛副教授 一、纲要 一、气候变暖的表现及原因 二、 温室效应带来的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事件 四、建立生态生活方式 一、气候变暖的表现及原因 从2003年起,南极部分 地区的冰架厚度每年都 要减少9米左右,有些地 区的冰层现在只有1600 多米厚。尽管每年仍有 大量的积雪堆积其上, 但南极冰架的厚度仍在 加速下降。2003年到 2007年期间,南极部分 地区冰架厚度只有1995 年到2003期间的一半。 l目前有超过100座冰 山正向新西兰南岛沿 岸漂去。在水温相对 较暖的海域出现冰山 非常罕见,科学家认 为这与全球变暖导

2、致 的海水和大气温度上 升有关。 l由图可见,地球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含 量从1860年第二次 工业革命开始前后 迅速上升,至1950 年前后,上升曲线 已几乎成直线态势 。二氧化碳含量从 1000年前的 280PPM(每一百 万份中占一份), 上升至2000年前后 的360PPM,升幅 高达28.6%。 一千年来CO2的变化 1000年-2100年全球 升温图示 左图来源 为IPCC(联合国政府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图中的零度基 线为1961年至1990 年的平均温度,红线 为历年来的平均温度 。可见,从1000年至 1950年前后的年平均 气温均在零度基线之 下。而从1860年到 20

3、00年这短短140年 间,平均气温已上升 接近1C。 全球变暖的原因 l(1)人口急剧增长 l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 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 一,同时也危胁着地球生 态平衡。这样多的人口, 每年仅生活排放的废气、 汽车尾气、建筑废弃等就 已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l(2)大量使用化石 能源化石能源是目前 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 源,2006年全球消耗 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 比高达87.9%。化石 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 新增大量温室气体 CO2,同时可能产能 一些有害的烟气。 全球变暖的原因 l(3)伐木毁林在世界 范围内,由于受自然 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 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 地锐减。由于能通过 光合作用固化

4、二氧化 碳的树木减少,大气 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 大升高。 全球变暖的原因 西双版纳州是中国雨林生态系统的地区,中国雨林砍伐严重。 l(4)破坏水循环陆地活 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 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 断地排入海洋;原油泄漏 或破坏海洋生态等情况, 改变了全球水循环和洋流 走向,最终导致气候变化 。 全球变暖的原因 二、温室效应带来的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l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 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 ,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 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 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 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 0.6,到2030年估计将 再升高13

5、l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 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 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 ,山区冰川会后退,积 雪区会缩小。 l如果气温增加3摄 氏度,海平面将提 高10米。 在某时尚品牌07年度的广告宣 传海报上展示了全球变暖海面 升高后的景象 (1)全球海平面上升 l 由全球变暖,近百年来全球 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 如果海平面上升多1米,一些 岛国,比如马尔代夫便会被淹 没。而IPCC在2007年的报告 中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 上升18-59厘米。 l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 世界13的人口),马尔代夫 、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 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 、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 纽

6、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 、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 运。 马尔代夫群岛将被淹没 欲 买新国土搬迁38万人 l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 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 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 地区降水减少。我国华北 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 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 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 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 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 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 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 水60亿立方米。 中国百余座城市逼近枯水线 (2)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l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 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 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 区降水减少。 l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 尔尼诺、干

7、旱、洪涝、雷 暴、冰雹、风暴、高温天 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 率与强度增加。 (3)两极冰川融化 l 北极的地区暖化情 况比全球平均高出1至3 倍。科学家预测最早在 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 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同 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极 。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 化殆尽,将使全球海平 面上升约70米。 (4)大量物种灭绝 l英国一份研究表明,地 球历史上的四次物种灭 绝都与温室效应有关。 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加剧 ,将会导致地球一半的 物种灭绝。首当其冲的 将是北极熊,目前世上 仅存的2万只北极熊被 预计将在2050年灭绝 (5)淡水资源流失 l 如果世界几大山脉上的 冰盖不断消褪,山下居民 将面临淡水

8、资源危机。其 中源于青藏高原的江河流 域影响涉及到世界1/3的 人口。另外,非洲乞力马 扎罗山的“赤道雪峰”也将 在10年内消失。 (6)农作物减产 l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 响全球的水循环,使 某些地区出现反常的 旱灾或洪灾现象,导 致农作物减产,且温 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 生长。 (7)疾病肆虐 l 气候变暖将使西尼罗 病毒、疟疾、黄热病等 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 区传播。另外,全球气 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 ,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 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 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 症恐慌。 (8)造成新的冰河期 l 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 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 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 洋,从而对墨西

9、哥湾暖流造 成破坏。而墨西哥暖流一旦 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 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 8之多。同样的事情发生 在世界各地,地球甚至可能 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三、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事件 l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 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 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 有人发病。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 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 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 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

10、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 所致。 2、美国多诺拉事件 l 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1948 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 温控制,且26日30日持续有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 近地层大气中集聚。这期间,全镇43%的人口,即 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 肢酸乏、咳痰、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 。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 ,并发现有尘粒。分析认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产 物同大气中的尘粒接合是致害因素。主要致害物是 SO2与金属元素,以及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l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

11、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 ,又被浓雾笼罩。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 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l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 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 较平时增加1倍。 l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 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3倍、2。 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 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l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们就此事件 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 4、美国的落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l 落杉矶位于美国西南

12、海岸。早期这里仅仅是一个 牧区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亚金矿发现后,人口剧增, 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城市,单是汽车就增加了数百 万辆。 l 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每年58月,在强烈阳光 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现迷漫天空的浅蓝色烟 雾,致使整座城市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刺激于喉 、鼻,引发喉头炎、头痛等许多疾病,同时使远在一 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减产,松树枯黄。这是怎 么回事,研究发现,这正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所致。 5、日本水误事件 l 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个叫水误的小镇,这里居住 着4万居民,以渔业为生。 l 1939年开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厂开始生产 氯乙烯,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放入

13、水误湾。该公司在 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使废 水中含有大量的汞。 l 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的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 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鱼后,汞在人体内聚集从而产 生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 继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聋眼瞎,最后变成神经失 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据环境厅统计,水误 镇共患水误病180人,死亡50多人,据报到,患者人数 远不止此,仅水误镇的受害居民,即达万余人。 6、神东川的骨痛病 l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条河叫神东川。多年来,两岸 人民用河水灌溉农田,使万亩稻田飘香。自从三井矿业 公司在神东川上游开设了炼锌厂后,发现有

14、死草现象。 1955年以后就流行一种不同于水误病的怪病:对死者 解剖发现全身多处骨折,有的达73处,身长也缩短了 30厘米。这种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直到 1963年,方才查明,骨痛病于三井矿业公司炼锌厂的 废水有关。原来,炼锌厂成年累月向神东川排放的废水 中含有金属镉,农民引河水灌溉,便把废水中的镉转到 土壤和稻谷中,两岸农民饮用含镉之水,食用含镉之米 ,便使镉在体内积存,最终导致骨痛病。有报道说,到 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达到230人,死亡34人,并 有一部分人出现可疑症状。 7、日本四日市事件 l 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海湾。1955年这里相继兴建 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化工厂终

15、日排放的含SO2的气 体和粉尘,使昔日晴朗的天空变得污浊不堪。 l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 蔓延。据报道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占25%,哮喘病患 者占30%,肺气肿等占15%。1964年这里曾经有3天烟 雾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 l 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1970年患 者达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 人。据报道,事件期间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尘排放量 达13万吨之多,大气中SO2浓度超过标准56倍,烟 雾厚达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气体和金属粉尘,他们相 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质,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8、日本米糠油事

16、件 l 米 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在脱臭的工艺中,使用多氯联苯作 载体,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 多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 后,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无故丧 生。这期间实际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 由于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数10万 只鸡死去。 9、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l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距前苏联切尔诺贝利14 公里的核电厂第4号反应堆,发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 性碎物和气体(包括碘131,铯137,锶90)冲上1公里的高 空。 l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事件发 生以后,核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13万居民不得不紧急疏 散。这次核泄漏造成苏联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受污染, 其中乌克兰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农田因污染而废弃荒 芜。被污染的农田和森林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弗吉尼亚 州的面积。 l 乌克兰有2000万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响。截至1993 年初,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