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685808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2016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司马光 北宋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 1、了解作者司马光及资治通鉴、了解作者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2 2、熟读课文,揣摩人物的语言,把握本、熟读课文,揣摩人物的语言,把握本 文的知识内涵和思想意义。文的知识内涵和思想意义。 3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4 4、归纳人物性格特征。、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资治通鉴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 _体通史,记载了从_到_ 共_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编年 战国

2、 1362 司马光 作品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 字 君实,是北宋_家、 _家。 政治 史学 五代 3 孙权(181-252),字仲 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 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 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 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 ,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 繁荣发展。 孙权 初,权/谓吕蒙(mng)曰:“卿/(qng)今/ 当(dng)涂(t)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 !但当/涉(sh)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

3、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j)更(g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su)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读:读准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 读准节奏 7 二读:读懂文意 10 自读感知 合作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与句子,向本组同 学提出,讨论解决. 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译出全文,其余 同学作补充纠正. 8 当初啊,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 了,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推辞用军中很多的 事务。孙权说:“我哪里是想让你研究经书成为 一名博士生呢?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往事的 耳朵。你说你有很多的事务

4、,谁比得上我呀!我 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多的好处。”于是吕蒙 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议 论,非常吃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再 也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一个 士人分别一段时间,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 您为何认清事务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才告别。 考考你! 当初啊,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 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推辞用军 中很多的事务。孙权说:“我哪里是想让你 研究经书成为一名博士生呢?只应当粗略的 阅读,了解往事的耳朵。你说你有很多的事 务,谁比得上我呀!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 有很多的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

5、了 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议论,非常吃 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再也不是 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一个士 人分别一段时间,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 长您为何认清事务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 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才告别。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读:读出语气(情味),体会人物形象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6、,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 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不悦、责备。 现身说法,言 辞恳切。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 复吴下阿蒙! 吃惊,称赞 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 14 人物简介 吕蒙 吴国名将 孙 权 吴国创始人 鲁肃 吴 国 谋 士 吕蒙(178-219) ,东吴国 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 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 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 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 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 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 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 擒

7、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 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 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 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 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 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 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 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与停顿。 作者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 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治理朝政的历 史借鉴)。 司马光(10191086) 字

8、 君实,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9、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 蒙母,结友而别。 理解文意: 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 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 2、质疑,共同讨论。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 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 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 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 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 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 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 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

10、原来那个 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 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 朋友就分别了。 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 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当初对说说 现在 掌管 事情用 事务 难道 想 做 句末语气词 只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认为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言多务,孰 若孤? 6孤

11、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 不可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朗读并理解: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_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 希望的一句话是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 这话表现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12、亲近、关心,有长者之风。 四书论语中庸 大学孟子 五经诗书 礼 春秋易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 议, 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 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议事 非常(十分) 惊奇现在 就 为什么 无实义 迟 于是拜见 表顺接 读书人,有抱负或有特殊才能的人再,又 1蒙乃始就学。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

13、吕蒙议论, 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 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 就分别了。 孙权劝学 是一个著名的劝学 故事。题目中最关 键的词是“劝”。请 找出孙权“劝”吕蒙 学习的语句。 找一找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言多务,孰若孤? 1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学习的目的、方法: 3委婉的批评: 4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语言)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行动) 你今

14、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 是过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 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另 眼相待,长兄你为什么看清事物 这么迟呢? 提问:1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4说明了什么?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3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 4(侧面描写)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 ”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 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 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

15、认可。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 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 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为什么鲁肃与吕蒙结友? 1吕蒙坦诚豪爽,知错就改。 2吕蒙经过学习,已经是一个有学 识的人。 3鲁肃敬才爱才。 孙权劝学 力陈必要: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提出目标: 涉猎见往事 现身说法: 多务孰若孤 吕蒙就学 先: 后: 辞军中多务 就学有小成 鲁肃赞学 今日才略,非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劝学之因, 劝学之理 吕蒙就学 劝学之果 鲁肃赞学 劝学之果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反衬 孙权劝学 学业长进 详写 略写 议论 更详 结友 略写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孙 权

16、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 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本文特点: 1详略得当。2对话为主。 3侧面描写。 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理 解 与 运 用本文成语典故1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 识文才的人。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 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 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XX同学在诗歌创 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不再是吴下阿 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 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 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 上节课,宋兴同学朗读的黄河 颂非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 请解释“刮目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