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5763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技术终极版一级建造师讲解(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讲座内容 v市政施工视频 备考13年一二级建造师 市政 必备参考资料 v 十一月主讲 v首先讲一下我的整个讲解过程方式: v总体而言从现在开始复习就算是从零开始,时间上面来说还是够的,市政一门课 应该保证100小时以上的学习,如果现场经验不足,可能要需要200小时甚至更 多的时间。 v之前说的三部曲呢,主要是 v入门把书读厚阶段:理解全书,各类施工方式80分 v详细分析:理解考点、用真题捕捉考点。记忆。背诵。读薄阶段。90分 v全书融会贯通,就是闭上眼睛。整书有个概念。 v最后就是针对太极拳的题目,我们尽量去用无赖的技巧去多拿分. v 十一月 收集整理 2013年5月 5日 更多资料请联系Q

2、Q813517521 1.早期的顶管施工技术 v 根据中东地区出土的文物证实,古罗马时代已开始了 最早应用顶管施工技术的萌芽。当时的古罗马利用杠杆原 理,将一根木制管道从土层侧面顶进从而开辟出一条供水 渠道,以汲取水资源,这就是在不开挖地面条件下进行的 地下顶管施工雏形。 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据可查文字记录,美国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1896 1900年间完成了早期的顶管施工作业。 早期为顶管技术的推广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是美国的 Augustus Grinffin 工程师,他于19061918年期间在从事 灌溉研究工作时,发明了在铁路下面采用铸铁管的顶管施工 技术。随后,许多铁路公司都将这项技

3、术确定为铁路下顶进 铸铁管道的标准方法。 2.走向成熟的顶管施工技术 成熟的顶管施工技术是在盾构法问世以后的盾构机 械应用时开始的。盾构机械及配套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 促进顶管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和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波纹钢管取代铸铁管投入顶管 施工。 20世纪20年代后期,混凝土管道开始用于顶管施工 工程。 v 20世纪30年代,美国被太平洋铁路公司对顶管使用的混 凝土管道进行规范化。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的顶 管施工方法发展速度一直相对较慢。 v 然而与此同时,欧洲(主要是英国、德国)和日本,顶 管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v进入20世纪6070年代,顶管施工技术从主顶设

4、备 到配套技术都进行了较大改进,奠定了现代顶管施工 技术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v(1)研制成功带有一组各自独立的千斤顶并能控 制顶进方向的掘进机,可方便不同地层条件下的顶进 施工。 v(2)研制成功专门用于顶管施工的代橡胶密封环 的系列混凝土管,可供不同直接的顶管工程使用。 v(3)研制成功中继间构造以供长距离顶管使用, 并完善其中继接力技术。 v3.顶管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v最早的顶管始于1953年的北京,当时在京包铁路的路基下 进行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顶管穿越私活工。1956年,上海 首次在黄浦江堤下进行钢管顶管施工,也很成功。最初都是 采用手掘式顶管。 v

5、1964年前后,在建设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上海一些单位 开展了大口径机械式顶管的各种试验。 v1967年前后,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市政工程公司共 同研制成功了小口径遥控土压式顶管掘进机。 1978年,上海基础工程公司开发研制了三段双铰型工 具管,即顶管机头,解决了百米顶管施工技术难题。 1984年前后,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先后引进了国外 的机械式顶管设备。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顶管技术理论及施 工管理经验,使我国的顶管技术开始跃上一个新台阶。诸 如土压平衡理论、泥水平衡理论、顶管接口型式及制管新 技术等资料的引入 近20年来,我国的顶管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并在大直径、长距离顶管技术方面处于

6、领先地位。 v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1987) DN3500,单向顶进1743m v上海青草沙水源地严桥支线(2007) 两根DN3600,平行同时顶进 v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v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 v顶管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 开放式顶管 v开放式顶管:当工作面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良好且土层处于 稳定状态时,操作时不会出现塌方现象,能直接挖土,且工 作面开敞。 v1.机械式顶管机 适用于岩层,硬土层和整体稳定性较好的土层,工作效 率比较高 v2.挤压式顶管机 适用于淤泥质土,流塑性土质,而且要求覆土深度比较深 v3.人工挖掘顶管机 适用于地基强度较高的土层,

7、也有在软土中应用的,前 提采用注浆改善土质,或在工具管前加网格,以稳定挖掘面 ,最大特点是适应地下障碍物较多且较大的条件,可排除障 碍的可能性最大最好 泥水平衡式 v基本原理: v优点: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情况,扰动较小,地层损失小,产生 的地表面变形小,同时顶进时总顶力较小. v缺点: 弃土的运输和存放均较困难,如采用泥浆运输,用水量较 大,成本较高.作业所需场地大,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如遇上顶管 的超浅埋土层,或遇上渗透系数特别大的砾砂,卵石层,施工作 业往往受阻. v掘进机械 v1.具有浮动切削刀盘的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当刀盘前土压力过小时,他就前伸,当刀盘前土压力过 大时,就往后退,前

8、伸时,应加快推进速度,后退时应减慢推进 速度,这样就可以使刀盘前的土压力控制在设定范围内.用 机械来平衡土压力 v2.具有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进机 适用口径从600到2400,口径越小,能破碎的砾石的粒径 也越小,通长600的能破碎粒径为100mm的砾石,2400的能破 碎500mm的砾石. 有的机头破碎粒径可达顶管口径的40%50% v3.气压式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适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 通过调节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大小,实施调节泥水 舱内压力的高低.可精确到0.1KPa. 特点:平衡比较彻底,施工后地面沉降极小. v4.浓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比普通泥水式掘进机适用的泥水相对密度要高很多,接

9、 近泥浆,为使浓泥水的流动性更好,需在浓泥水中加入许多添 加剂( 仍归属在泥水式顶管范畴,浓泥水的相对密度接近泥浆, 其流动性比泥浆要好得多). 特别适用于卵石层地质(渗透性特别大的卵石层).不需对 卵石进行破碎,可排出卵石的粒径可达管径的1/3. 与其他泥水式顶管比较,采用浓泥水式顶管的推力要低 很多,尤其在沙砾土中表现更加明显,非常适用于长距离顶管 和曲线顶管. v工艺原理: 根据土压平衡的基本原理,利用顶管机的刀盘切削和支承 机内土压舱的正面土体,抵抗开挖面的水,土压力以达到稳定 的目的.以顶管机的顶速即切削量为常量,螺旋输送机转速即 排土量为变量进行控制土压舱内的水,土压力与切削面的水

10、, 土压力保持平衡 土压平衡式 v分类:泥土式,泥浆式,混合式 泥浆式:指排出含水量相当大的弃土(可能是地下水丰富, 也可能是人为的加入添加剂造成的) v优点: 适用的土质范围广,从软黏土到砂砾土都能适用,是一种 全土质的顶管掘进机,能保持挖掘面稳定,地面变形极小,施工 时的覆土可很浅,是其他形式的顶管机无法做到的(覆土太浅 时,手掘式顶管地面易塌陷,泥水式和气压式顶管则易冒顶和 跑气).弃土运输处理方便,作业环境好. v缺点: 在砂砾层和粘粒含量少的砂层中施工时,必须采用添加 剂改良土体. v掘进机 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 DK式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 中心螺旋式顶管掘进机 切削密封土压式掘进

11、机 v与泥水平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气压平衡式顶管机通过一个 隔板将破碎室分隔为两个区域,后面是压力室,以压力墙为界, 在其上部可以形成一个压气区,平衡压力就是通过这一压气 区作用于气水不平衡的工作面上. v全气压式 挖掘面上和管道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气压条件下工作,整 个顶管管道内都充满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全气压顶管的工具管大多为手掘式,挖土的多用人工,工具管 构造较简单.施工效率很低,仅为普通手掘式顶管的30%50% 有钢制的气压舱也有混凝土管制的气压舱 气压平衡式 v局部气压式 压缩空气仅仅作用在挖掘面上,相对于全气压施工而言. 操作人员在常压下工作. v气压施工的特殊要求 1.对土质的要

12、求 渗透系数大于1X10-2cm/s的砂砾层中,因透气性大,且地下水 多,漏气很厉害,不宜采用 2.对环境的要求 设备多,占地较大,空压机噪音很大,不宜在居民密集区材采用 3.对作业人员的要求 必须是进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身强力壮. v优点: 平衡压力的调节和排泥系统的排量是截然分开的,互不干扰,可更准确 的调节平衡压力,特别是非均匀地层中施工. v缺点: 造成的地面沉降较大,因为气压在疏干地下水过程中,会造成土体的 压密沉降,另外顶进过程中又会对土体产生扰动沉降. 全气压式设备复杂,要求可靠性高,劳动强度大,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有特殊要求,除了为排除机械故障和为清除顶进中的障碍外很少采用全气

13、压式 v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v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 v顶管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进出洞技术措施 v 穿墙止水构造(如图) v主要由挡环、盘根、轧兰组成。 v轧兰将盘根压紧后起止水挡土作用。为避免地下水和掘土 大量涌入工作井,应在穿墙管内事先填埋经夯实的黄粘土 。 v(2)洞口止水方法 v不同构造的工作井,洞口止水的方式不同。 a.钢板桩围成的工作井中,应在管道顶进前方的井内浇筑一 道前止水墙。墙体可由较高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筑成。 b.方形钢筋混凝土井,不必设前止水墙 C.圆形钢筋混凝土井,需浇筑一睹弓形的前止水墙.将洞口止 水圈安装在平面上,而不安装在圆弧面上. d.覆土很厚或穿越江河

14、的工作井中,洞口止水圈需做成两道, 一道是充气的,一道是普通的止水圈.在长距离顶管或覆土 较厚的顶管中必须做. (3)进出洞口措施 门式加固法:对管道两侧和顶部一定宽度和长度范围内 的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这部分土体强度,从而使工具管或掘 进机在出洞或进洞中不发生坍塌现象.加固的方式有:高压旋 喷桩,深层搅拌桩,压密注浆,冻结技术. 钢封门 其他问题 v顶力计算(迎面阻力,侧阻力) v超长顶管(中继间的设置,通风问题) v曲线顶管 v顶管施工对土体的扰动 v顶管施工监测和环保控制措施 v顶管穿越河流,道路 v了解地下已有管线,障碍物情况. v地质情况 v管道接口问题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交流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