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辞手法及作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5696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修辞手法及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修辞手法及作用.(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修辞在中考中如何考?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 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2 2 常用修辞手法 反复 比喻 比拟 借代 排比 对偶 夸张 设问 反问 修辞修饰言词 3 3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 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 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4 4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

2、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 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 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 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 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5 5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 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

3、有 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 ,也不是比喻。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6 6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 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 水画。思想感情的潮水。祖国母亲。我的朋友 书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人的爱他,也有的人恨 他 。 7 7 5、比喻的作用 具体、形象、生动。 如:

4、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 缩得像一个核桃。 浅显易懂。 表达感情。 8 8 6、比喻要贴切 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 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没有相似点 喻体不当 9 9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 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 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 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 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品味比喻的妙处 1010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 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 种不期待的伤痛。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 泪,像夏天早晨花瓣

5、的露水,手指那 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围城钱钟书) 1111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 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1212 1、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的是(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 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 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 ,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1313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各句最恰当

6、的一项是( ) A、妈妈得知儿子制作的航海模型获得了学校小科 技比赛一等奖后,兴奋得三个月没睡觉。 B、一道艳丽的彩虹趁人不注意,悄悄地爬上天空 ,宛如飞腾着的一条巨龙。 C、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 出反映我们时代的好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 家是没有的。 D、马路和汽车好比钢琴和二胡一样,没有好的二 胡,钢琴就奏不出动听的乐曲;没有好的马路,汽 车也不能跑得顺畅。 141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

7、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答: “刀法”喻“教育方法”; “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 才”; 1515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 用。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 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 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 颖。 1616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

8、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 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 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 “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1717 二、比拟 构成及种类: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 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根据拟 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 类。 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 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 辞格叫 比拟 。 1818 1拟人 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 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 人格化。 例如: 山歌向着高山唱, 高山低头把路让。 可是, 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

9、悄挤进门缝来,落 到枕头边上,我 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 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 事物的属性。 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 有一个人的脸,下半身子长在水里。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 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 侄儿宏儿。他 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 子和金属梯 子。 1919 比拟要注意问题 、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方 ,才能把物写得像人,或把人写得像物一样。 2020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

10、下,野百合努力地释 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 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 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 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 泪滴。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 品味拟人的妙处 2121 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 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 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 珍珠闪烁着光华。 2222 渡荆门送别 李

11、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 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 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 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2323 题目2003年高考(北京卷) 请另选一物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 你注定 一生以乌云为伴,时时为 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黑板 你注定 一生与粉尘为伴,时时为别 人传授知识, 却磨损了自己。

12、 蜡烛 你注定 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人 们发光发热, 却耗尽了你自己 简析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运用拟人手 法。2形式上应为三句话。3大致意思应是处理自我与他人 的关系方面。4如果不是赞扬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24 24 区别:比喻与比拟 1.比喻的重点在“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 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它直接把甲当作乙 来描述。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不出 现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拟体彼此交融 ,浑然一体。 2525 1.晕月爬过墙来。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 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13、的,笑着,走着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你来辨别一下 2626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 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 2727 借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 事物。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 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 替该事物。 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 般人或事物。 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 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 事物本身。(代担心) 2828

14、借代的作用 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 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 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 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2929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 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 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中以“丝竹”代“ 音乐”。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中的“鞍马”代“ 客人” (白居易琵琶行) 。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中以“杜康” 代“酒”(曹操短歌行) 。 3030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15、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 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 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 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3131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 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3232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

16、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 雪帘雾障里。 3333 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 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类型 : 扩大的夸张: 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 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缩小的夸张: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 心。 超前的夸张: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 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3434 秋浦歌(李白) 白发发三千丈,缘缘愁似个长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 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 见愁思的深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