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5210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涯规划教学导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涯规划教案 作者: 日期:2 专题一 劳动最光荣第1课时劳动创造了财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 观察家长或其他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情况。 教学方法: 小组内交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又是艰苦的,辛劳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劳动。 二、策划 1、恳谈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邀请的时间

2、、地点、请谁的家长做典型介绍、确定准备展示哪些生活中的劳动图片、照片等等。 三、行动 1、向家长发邀请函。 2、回家后观察父母忙碌的一天,做记录 3、统计一年来家庭的劳动成果,从中感受劳动的报偿。 四、恳谈会 1、与家长沟通,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2、听取家长的建议。 五、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六、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 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 七、总结本课 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3、,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八、拓展练习 1、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 2、完成一份关于劳动的手抄报。 专题一劳动最光荣第2课时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导入新课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就是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在我国,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标签,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现实的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

4、来学习本课第二节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讲授新课 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板书)一、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板书)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板书)(1)什么是劳动者的权利(板书)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框题的第2自然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主要权利?什么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各英权利的基础?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板书)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板书)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板书)首先,提倡遵守职业道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人的素质包括

5、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人一切活动的证实,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业后他的这种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迁移到职业活动中来,从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本职工作中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总之,提倡遵守道德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讲,其重要意义就在于:1)促进劳动者形成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激励劳动者钻研本职工作的业务和技术;3)约束劳动者服从本职工作的领导和秩序;4)鼓舞劳动者群体团结协作和争取集体荣誉。同学们,今天这节谭我们花较多时

6、间讲述了两个大问题,即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依法履行的义务。那么,权利和义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本框题第3段和本框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板书)(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板书)(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受法律保障的(板书)专题一 劳动最光荣第3课时享受劳动教案教材分析:现代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望子成龙”、“王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就了不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

7、惯和心理倾向。设计本课事为了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同时在劳动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尊重,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感受劳动过程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零距离”地、有意识地参与劳动。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参与一项劳动,并要涉及到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劳动。2、收集学生的劳动体验

8、日记。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1、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2、师述,并揭示课题:一个家庭的幸福,离不开一家人的辛勤劳动;一个地方面貌的改变,离不开这块土地上人们辛勤的劳动;一个国家的兴旺,更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吃的粮食,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坐的车子等等,都是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富兰克林说:“劳动是幸福之父。”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马克思说“劳动最光荣!”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也参加过不少的这样或那样的劳动,你劳动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劳动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听说说,感受劳动光荣。1、出示下列劳动场景(视教学条件

9、,可以用图片,也可以多媒体演示)(劳动场景可以为:擦洗公共场所电话亭,帮爸爸喂鸡,自己洗袜子,擦楼梯扶手,帮花农浇花,与妈妈一起晾衣服,擦黑板,倒垃圾)2、提问:这些劳动你参加过哪些?参加这些劳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3、师述:江苏省江都市实验小学四(6)班的陈葛必鑫小朋友不但积极参与劳动,还把劳动的感受写了下来,想不想听听?4、一生朗读教材第40页体验日记。5、师述:据老师了解,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也不赖,在上一周中,不但天天参加劳动,还人人写劳动日记。下面请小朋友在自己小组内将你最出色的日记交流,每个小组再选出最棒的在班级交流。好吗?6教师小结。 三、听介绍,我行动。劳动是最光荣的,要培

10、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专题一 劳动最光荣第4课时感恩的心教学理念: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情”来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惘然。面对这种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让感恩走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社会,最后感恩升华,感激所有的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谈父母、老师的付出,到分析我们为他们做的,体会他们的恩情,随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动上。从感恩家人到感恩老师、帮助过自己的人,最后上升到感激所有

11、的人,包括伤害我们的人。教学活动多样,有听歌曲、听故事、讲故事、大家说、做游戏、演小品、大家歌、读资料、天平称量等多种形式,学生从听、讲、说、做、演、称等多方面体会恩情,学会感恩。从意识到行动。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恩”,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2、使学生懂得,现在享受的幸福和快乐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的感恩意识。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恩”施给别人。重点和难点:确定辅导的重点和难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教学重点:培养对父母、对他人的感

12、恩意识。教学难点:将感恩之情融入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怀感激之情,做感恩之事。辅导方法: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游戏、讨论、称量比较、唱歌曲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过感恩的心这首歌吗?下面请欣赏。(播放感恩的心,学生跟着音乐唱,老师做手语。)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感恩,感受真情。讲解新课(一)、感恩父母:1、听故事感受父母的爱请听故事苹果树。(课件展示故事录音并配图片)苹果树 齐唱感恩的心的主题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面对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专题二 走近职业第1课时 关于职业教案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你的爸爸、妈妈从事什么职业?你还知道哪

13、些职业?或者案例:偏远山区的放羊娃很简单地安排他的人生放羊。为什么放羊,放羊娶媳妇呗,娶媳妇干啥呢,娶媳妇生娃呗,生娃干啥呢,生娃放羊呗。设疑: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读出了什么?(目的是讨论人活着精神上的奉献是什么)教师小结: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二、讲授新课小偷是一种职业吗?小偷解决自己 生活来源的手段不正当,途径不合法, 是法律禁止的,更是道 德所谴 责 的。不少人认为小偷是一种职业,究其思想根源是社会上

14、存在着一种“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可以做!”的不良风气,我们必须明确小偷不是一种职业。小偷解决自己 生活来源的手段不正当,途径不合法, 是法律禁止的,更是道 德所谴 责 的。不少人认为小偷是一种职业,究其思想根源是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可以做!”的不良风气,我们必须明确小偷不是一种职业。(一)职业的内涵(板书)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解职业的含义时不仅要明确职业这种工作是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更要强调这种工作的合法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职业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含义。1、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合法工作。(板书)2、职业的作用:播种劳动果实的土壤;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板书)三、小结新课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在当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时代不断变化发展,哪些在中国消失的职业:修钢笔、图书管理员、补锅、卖凉开水、翻瓦匠、守墓人、收荒匠、流动照相、电话总机。抚平皱褶的人:在高级鞋店,负责抚平被人试过的鞋留下的皱褶。给高尔夫球杆打光的人:在豪华高尔夫俱乐部专门给球杆打光的人。火灾瞭望人:在美国某国家公园内,有人负责在一座高塔上观察火灾情况。清扫烟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