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前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5004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活与哲学-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活与哲学-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活与哲学-前言.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活与哲学-前言.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前言.(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哲理经常用,只是不一定意识到罢了。所 谓哲理,就是关于客观世界和人生奥秘的 道理。进行理性的思考,就是哲理眼光。 n哲学就是哲理? n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否极泰来”,“苦尽甘 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着 不慎满盘皆输”等等。 n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n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n生命是充满遗憾的篇章,因为他没有机会让你修改病句 n生气是拿别人做的错事来惩罚自己。 生活是哲理的源泉 哲理从何而来,不是头脑自生,不是天上 掉下的。作为认识,只能来自人的生活, 生活才是“哲理”的源泉。对人与人、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思考不断积累和 提炼,便形

2、成哲理。 哲学与哲理不同 哲理:从局部、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 界和人生的认识。 哲学:是系统化的哲理。是人们对客观世 界和人生更全面、更深刻、更高层次的认 识,是哲理的升华。 有关系:本质相通。都包含某种道理。 在一般人看来,哲学就是一种高深、玄妙、可有可无的东 西。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哲学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问 之一。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知识,哲学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哲学永远都只是在路上。 【诡辩】哲折口 【玄学】深不可测 哲学家常被认为而且也常自认为是猫头 鹰。 一方面因为猫头鹰在希腊神话中是智慧 女神雅典娜的爱鸟,由此成为智慧的象 征。 一方面是因为猫头鹰总喜欢在孤独的黑 夜里凝思并且是

3、唯一能分辨蓝色的鸟类 ,这恰好和哲学家喜欢思考能看到别人 不能看到的东西这一点相似。 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sophia Philosophy 爱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 乐趣。 【本义】Philosophy 古代希腊哲学古代希腊哲学 早期(公元前七早期(公元前七六世纪):六世纪):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唯物论)。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唯物论)。 人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辩证法)人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辩证法) 人能够认识世界(可知论)。人能够认识世界(可知论)。 中期(公元前五中期(公元前五四世纪):四世纪):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

4、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宣扬有神论和:宣扬有神论和“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伦理观伦理观 柏拉图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与德谟克利特对立。:苏格拉底的学生,与德谟克利特对立。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晚期(公元前晚期(公元前334334年年前前146146年):年):伊壁鸠鲁伊壁鸠鲁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 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 哲学”。使哲学“从天上回 到了人间。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

5、他 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 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 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 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 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 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 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 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 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 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

6、了。”这时两手空空 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 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 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 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 ,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 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 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 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 柏拉图(Plato, , 约前427年 前347年),古希腊伟大 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 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 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

7、一。另有其他概 念包括: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 图表等含义。 生气是拿别人做的错事来惩罚自己。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 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 天生的爱好。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 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 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 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 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 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

8、古希 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 优秀是一种习惯。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 里。 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国古代的哲学 孔孔 子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老老 子子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庄庄 子子宿宿 命命 论论 荀荀 子子人定胜天人定胜天 董仲舒董仲舒天道不变天道不变 王守仁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物 严严 复复物竞天择物竞天择 易经易经 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 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 世有道德经(又称老 子),

9、其作品的精华是朴 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 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 被尊为道祖。另老子一词在 口语中有多种用法。 老子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 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 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 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 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 村);公元前479年4月11 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 ,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 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 在地。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 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国籍:德国

10、民族:日耳曼出 生地: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 尔市 出生日期:1818年5月5日逝 世日期:1883年3月14日 信仰:辩证唯物主义主要代 表作品:资本论,共产党宣 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逝世地:英国伦敦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 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 却位居第二。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 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 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 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 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

11、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 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出生地:德国今乌培塔 尔市 出生日期:1820.11.28 逝世日期:1895.08.05 代表作品共产党宣言 1844年8月底,恩格斯 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 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 人的终身合作。 罗素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 人生与人心,梁漱溟/著 人生哲学,冯友兰/著 读经典,庄子、老子、易经、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之类的。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 克思主义哲学

12、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 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 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 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 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 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这一核 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 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 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如此 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 树”形的问题串。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意识实践 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创新 历史观价值观 绪 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 辩证 法 认识论、价值 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请同学们按照要求预习第一课 哲 学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含义 哲学的作用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