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肌肉与关节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683864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学-肌肉与关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学-肌肉与关节(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肉与关节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by-吴茂东 目录 躯干肌肉和关节的神经分布 躯干和头颈肌的分类及运动学研究要点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头颈部肌肉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前言 躯干肌作用: 控制姿势 稳定躯干及骨盆并在活动中产生力矩 头颈区肌肉可协调视力、听力、平衡等功能 躯干肌肉和关节的神经分布 典型脊神经根构成 腹侧神经根(运动):“传出”神经轴突、植物神经 系统效应器 背侧神经根(感觉):“传入”神经树突 脊神经节:后根在椎间孔附近的椭圆形膨大 躯干肌肉和关节的神经分布 躯干肌肉和关节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根:腹侧、背侧神经

2、根在椎间孔内或周围组成, 又称“混合神经”,同时含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 共31对,包括: 8对颈神经根 12对胸神经根 5对腰神经根 5对骶神经根 1对尾骨神经根 腹侧神经分布 脊神经根的腹侧支: 神经丛:颈丛(C1-C4)、臂丛(C5-T1)、腰丛 (T12-L4)、骶丛(L4-S4) 独立命名神经:肋间神经(T1-T12)、脑膜反支 背侧神经分布 高阶段性、支配躯干后侧组织 C1:枕下神经,支配枕骨下肌 C2:颈背部局部肌肉,形成枕大神经(与C3) 其它:支配后方肌肉 背侧神经分布 躯干和头颈肌的分类及运动学研究要点 中轴骨的分类 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和头颈肌的分类及运动学研究要点

3、头颈肌 头颈前外侧肌群: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前、中、 后)、颈长肌、头长肌、头前直肌、头外直肌 头颈后部肌群 浅群:颈夹肌、头夹肌 深群: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躯干和头颈肌的分类及运动学研究要点 躯干肌: 背肌: 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肩胛提肌、前锯肌 中层: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深层: 竖脊肌组:棘肌、最长肌、髂肋肌 横突棘肌组: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短节段肌:棘突间肌、横突间肌 躯干和头颈肌的分类及运动学研究要点 躯干肌: 腹肌: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附加肌群: 髂腰肌 腰方肌 内力矩 肌肉力线的空间定位决定该力产生特定运动力 矩的能力。 中轴

4、骨骼肌产生的力通常表现在矢状、冠状和 水平面产生的内力距 每一平面的最大内力距取决于: 与平面平行的肌力 有效肌肉内力臂长度 中轴骨肌肉运动研究要点 单侧/双侧 邻近结构固定程度 姿势 内力矩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 背肌: 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肩胛提肌、前锯肌 中层: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深层: 竖脊肌组:棘肌、最长肌、髂肋肌 横突棘肌组: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短节段肌:棘突间肌、横突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 腹肌: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附加肌群: 髂腰肌 腰方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浅层: 斜方肌 背阔肌 菱形肌 肩胛提肌 前锯肌

5、躯干肌浅层 斜方肌: 上 中 下 躯干肌浅层 上斜方肌: 躯干肌浅层 中斜方肌: 躯干肌浅层 下斜方肌: 躯干肌浅层 背阔肌: 躯干肌浅层 菱形肌: 躯干肌浅层 肩胛提肌: 躯干肌浅层 前锯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中层: 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竖脊肌组: 棘肌 最长肌 髂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竖脊肌组: 棘肌 最长肌 髂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横突棘肌组: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横突棘肌组: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6、横突棘肌组: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横突棘肌组: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短节段组: 棘突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背肌深层: 短节段组: 横突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腹肌: 腹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腹肌: 腹内斜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腹肌: 腹外斜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腹肌: 腹横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躯干肌附加肌: 髂腰肌 躯干肌小结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供躯干核心稳定性: 固有肌:横突棘肌群、短节段肌群 非固有肌:腹肌、竖脊肌、

7、腰方肌、腰大肌等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供躯干核心稳定性: 固有肌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供躯干核心稳定性: 非固有肌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起坐运动控制 等长收缩 固定骨盆、躯干屈曲 固定下肢、躯干骨盆屈曲 固定躯干,屈曲骨盆(下肢)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仰卧起坐 躯干屈曲早期:骨盆固定、腹直肌收缩,骨盆后倾、腰椎 前凸变小、臀大肌张力增加 髋部屈曲阶段:屈髋肌(髂肌、股直肌)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仰卧起坐 躯干屈曲早期:骨盆固定、腹直肌收缩,骨盆后倾、腰椎 前凸变小、臀大肌张力增加 髋部屈曲阶段:屈髋肌(髂肌、股直肌) 躯干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仰卧起坐 髋部屈曲阶段:屈髋肌(髂肌、股

8、直肌) 头颈部肌肉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 头颈前外侧肌群: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前、中、 后)、颈长肌、头长肌、头前直肌、头外直肌 头颈后部肌群 浅群:颈夹肌、头夹肌 深群: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 下斜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颈部 头颈肌外侧肌: 胸锁乳突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外侧肌: 斜角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外侧肌: 颈长肌 头长肌 头前直肌 头前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前外侧肌: 颈长肌 头长肌 头前直肌 头外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前外侧肌: 颈长肌 头长肌 头前直肌 头外直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后部肌浅群: 颈夹肌 头夹肌

9、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后部肌浅群: 颈夹肌 头夹肌 躯干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后部肌深群: 上斜肌 下斜肌 小直肌 大直肌 头颈肌的解剖及运动学 头颈肌后部肌深群: 上斜肌 下斜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稳定头颈部 保护颈部 维持头颈部姿势稳定性 精细控制:短节段肌 活动:长节段肌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头颈部运动协调 视野=头颈旋转+躯干旋转 肌肉之间作用力相互抵消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长期头前倾姿势造成的肌肉失衡 原因: 颈过度后伸引起颈椎前部损伤 过度紧张肌肉出现慢性痉挛 颈前部肌肉进行性短缩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长期头前倾姿势造成的肌肉失衡 压迫伸

10、肌:肩胛提肌、头半棘肌 枕骨下肌疲劳 肌肉压力增大,局部肌肉出现痉挛和疼痛。 如:肩胛提肌、枕骨下肌 引起头痛,可放射至头皮、颞下颌关节 头颈部肌肉之间互相影响 长期头前倾姿势造成的肌肉失衡 压迫伸肌:肩胛提肌、头半棘肌 枕骨下肌疲劳 肌肉压力增大,局部肌肉出现痉挛和疼痛。 如:肩胛提肌、枕骨下肌 引起头痛,可放射至头皮、颞下颌关节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为何腰部易受举重相关损伤 如何减少受伤几率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举重伤有关的变量: 肌肉产生的峰值压力 拉伸韧带产生的张力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和剪切力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矢状面下、静态平衡: 举重200N 伸肌力(MF)=2512N L2压力

11、=3232N L5-S1安全值3400N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减小举重时腰部力量的方法: 降低举重速度 减小外部负荷重量 缩短负荷外部力臂 增加腰部伸肌内部力臂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减小举重时腰部力量的方法: 缩短负荷外部力臂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减小举重时腰部力量的方法: 增加腰部伸肌内部力臂 腰椎前凸增大,竖脊肌力臂增长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举重时增大腹内压的作用 腹横肌和腰胸筋膜的胸围效应 腹横肌无屈曲作用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举重时外部力矩的其它来源 牵拉后韧带系统形成的被动张力 肌肉产生的穿过胸腰筋膜的张力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举重时外部力矩的其它来源 牵拉后韧带系统形成的被动张力 后纵韧带、黄韧带、关节突关节囊、棘间韧带、胸腰筋 膜后层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举重时外部力矩的其它来源 肌肉产生的穿过胸腰筋膜的张力 举重时腰椎前屈 主动收缩附着在腰胸筋膜的肌肉 抬重物的生物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