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647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二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 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原则 (1)线路形式的选择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地理环境条件进 行选择 (2)线路必须为全封闭形式 (3)站间线路的长度应根据现状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布局和 客流实际需要确定 (4)线路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间采用立体交叉,互不干扰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 (一)正线 贯穿所有车站、区间,供列车载客运营的线路(站线、区间) (二)辅助线 为保证正线正常运营,合理调度列车而配置的线路 辅助线包括:折返线、渡线、存(停)车线、联络线、出入段 线和安全线等。 (二)辅助线 1.折返线 为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掉头转线而设置的线路

2、 设置位置:线路两终点站、中间站适当位置 2.渡线 用道岔将上行线、下行线及折返线连接起来的线路(单渡线、交叉 渡线) (二)辅助线 (二)辅助线 3.存(停)车线 为了故障列车能尽快退出正线运营,每隔若干个车站应设置存(停 )车线,供故障列车临时存放或检修之用 (二)辅助线 4.联络线 为了沟通两条单独运营线路,便于同种制式的线路实现列车过轨运 行(线网规划时已确定) 5.出入段线 连接车辆段与正线,供列车进出车辆段使用 (二)辅助线 6.安全线(40米) 在两种线路转换处设置的起行车进路隔开作用的线路 设置位置:出入段、折返线、存(停)车线及与正线接轨的直线上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

3、(三)车场线 1停车线(车辆停放线,每条停12列位列车) 2检修线(车辆在各种不同修程时停放的专用线路,有检修坑和维 修平台) 3试车线(对车辆进行动态性能实验的线路,标准与正线一致) 4洗车线(安装有洗车设备的线路,用于车辆自动清洗) 5牵出线(用于场内列车转线作业) 三、线路平面及线路纵断面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由直线、圆曲线以及 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缓和曲线组成。 1.圆曲线 根据车辆类型、列车设计运行速度和工程难易程度来比较确 定 外轨超高:H=11.8V2/R 毫米 H:曲线超高;V:列车运行速度;R:圆曲线半径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 2.缓和曲线 根

4、据圆曲线半径、超高设置及设计速度等因素设置,可避免离心力 的突然产生和消失 特征:从缓和曲线衔接的直线一端起,它的曲率半径值由无穷大逐 渐减小到与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值一样大小,从而使离心力逐渐 增大或减小,从而避免列车强烈的横向摇摆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 2.夹直线 线路不允许连续设置两条曲线,因此需要在两曲线见设置一条过 渡直线,夹直线长度20米 三、线路平面及线路纵断面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 1坡道的坡度 正线:30 困难地段35 联络线、出入线:40 车站:2 困难条件3 车场线:0坡度 困难条件库外线1.5 道岔:5 困难条件10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 2.竖曲

5、线 在相邻坡段间用已圆顺曲线连接,使列车顺利地由一个坡段过渡 到另一个坡段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限界 与线路标志 一、城市轨道交通限界 (一)车辆限界 车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 (二)设备限界 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线,设备限界是位于车辆限界外的 一个轮廓。 (三)建筑限界(隧道的形状、尺寸、位置,地下车站及站台位 置以及地面建筑物的位置) 在设备限界基础上,考虑了设备和管线安装尺寸后的最小有 效断面,它是位于设备限界外的一个轮廓。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标志 (一)表示线路的状态和位置的标志 表示线路的状态和位置的标志包括百米标、坡 度标、曲线要素标、曲线始终点标、道岔编号 标

6、、水准基点标、桥号标、涵洞标、水位标等 ,这些标志采用喷漆标在右侧边墙上。 (二)对列车操作人员起指示作用的标志 对列车操作人员起指示作用的标志包括站名标 、限速标、停车位置标、警冲标等,这些标志 宜采用反光材料制作,便于列车操作人员识别 。 百米标 按照一百米为界,专门设置的提 醒。双向百米标一般设置在列车运行 方向的右侧 坡度标 设在线路坡度的变坡点处, 两侧各标明其所向方向的上、下 坡度值及其长度。水平线表示坡 度为,箭头朝上表示上坡,朝 下表示下坡。箭头后面的数字表 示坡度值,以千分率表示,下面 的数值表示这个坡度的长度,以 米为单位。 曲线要素标 体现曲线相关要素的标志 曲线始终点标

7、 设在直线进入缓和曲线、缓 和曲线进入圆曲线、圆曲线进入 缓和曲线、缓和曲线进入直线的 各点之处。标明所向方向或为直 线、或为缓和曲线、或为圆曲线 道岔编号标 限速标 警冲标 指示机车车辆停车时,不准 向道岔方向或线路交叉点方向越 过,以防止停留在该线上的机车 车辆与邻线上的机车车辆发生侧 面冲突的标志。另外,在出站道 岔上警冲标用来确定站界标位置 任务三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集散的场所 车站提供列车运行的路径,它还具有供列车停车 、折返、检修、临时待避及乘客候车、上下车、 换乘等功能;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设置的中心,以满 足安全、迅速、

8、方便地组织乘客进出的运营要求 。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一)风亭、冷却塔 1.风亭定义 为地下车站及隧道提供通风、换气的设施,在地 下车站或隧道发生火灾时还能送风和排烟。 2.风亭结构 高出地面的带盖风井 3.风亭分类 独立式、合建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一)风亭、冷却塔 4.冷却塔定义 设置在车站周边,高出地面,为车站环控系统散 热的设施 5.布置形式 周围种植矮灌木进行隔离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1.出入口 (1)设计原则 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和方便集散 与地面公交站、停车场形成较佳换乘布局 在地面人行道兼顾过街通道 二、

9、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1.出入口 (2)安全因素 设置卷帘门(运营时开启,非运营时关闭) 设置防洪、防台风设施(平台高于地面3个台 阶,长度23米) 特殊设计(每个车站至少保证一个出入口设 置垂直电梯,楼梯处设置斜坡)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1.出入口 (3)数量与宽度 考虑到消防疏散,出入口至少两个 考虑周边物业接驳问题及承担过街隧道功能 为方便处理突发事件,至少保留一个独立的 出入口 宽度一般与通道宽度相同,也需结合客流量 计算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2.通道 (1)设计原则 出入口与站厅相连的通道,长度100m 通

10、道弯折不宜超过3处,弯折角度90 设置照明和通风设施,通道照明与广告照明 分开设置 设置排水沟,处理渗水问题 设置摄像头及乘客导向标志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2.通道 (2)宽度计算 b=Qmax1.25/qn Qmax高峰时段通过客流量,单位人/小时 q单位时间通过能力,单向5000、双向4000, 单位人/(hm) n通道数,n2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2.通道 (2)连通通道分类 结合连通型(出入口与地下建筑结合) 通道连通型(通道增设一个连通接口) 无缝连通型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三)站厅 1.公共区 付费区 非付费区 (付

11、费区非付费区划分依靠闸机和栏杆分割) 客服中心设置在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之间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三)站厅 2.设备区 设备用房:安置各种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及保养设备的 场所 (票务、通信、信号、环控、照明、低压配电、变电所等设备用房 ) 管理用房:车站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 (车站控制室、设备系统值班室、站务室、票务室、警务室、会议 室、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备品库、垃圾间、清扫工具间) 客服中心设置在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之间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三)站厅 2.设备区 车站控制室: 车站行车的指挥和控制中心,位置面向公共区 ,并设置观察窗。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四)站台

12、1.作用 供列车停靠、乘客候车及上下车 2.组成: 公共区:设置在站台中部 功能:乘客上下车、候车 设备区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四)站台 3.规模 站台长度:以线路远期最大编组列车的长度加列车停车 误差来计算 站台宽度 p 岛式站台:8m p 侧视站台:长向范围内设梯的侧式站台2.5m 垂直于侧站台开通道口的侧式站台3.5m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一)按车站的运营功能划分 1.终点站 定义:设置在线路两端重点的车站 功能:乘客乘降;列车折返、停留、临时检修 2.中间站 特点:线路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站型 功能:乘客乘降 (一)按车站的运营功能划分 l按运营功能的不同,车站可分为:终点站(始发 站)、中间站和换乘站。 (二)按车站设置的位置划分 l按车站建筑的位置划分,车站可分为地下站、地 面站和高架站。 (三)按车站站台形式划分 l根据车站站台的形式,可将车站分为岛式站台车 站、侧式站台车站、混合式站台车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