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393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9轮系与减速器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块9 轮系与减速器 v学习情境1 轮系的类型及传动比 v学习情境2 轮系的功用 v学习情境3 减速器 v【知识目标】 v了解轮系的类型及应用,并能正确划分各基 本轮系; v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 的计算,以及正确判断主、从动轮的转向; v了解周转轮系的设计,能合理选择周转轮系 的类型; v认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模块9 轮系与减速器 v【技能目标】 v根据机构(部件)要实现的运动和转向,选 择合适的轮系; v能够设计简单的轮系,并熟练计算传动比; v已知减速器,能够熟练分析减速器的结构与 原理。 模块9 轮系与减速器 学习情境1 轮系的类型及传动比 9.1.1 轮系的类型

2、v1. 根据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变动分类 v 在轮系运转时,根据轮系中各个齿轮的几何轴线 的位置是否变动,轮系可分为三类:定轴轮系、周 转轮系和混合轮系。 9.1.1 轮系的类型 v1. 根据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变动分类 v由几个基本周转轮系或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成 的轮系称为混合轮系。混合轮系的组成常见有以下 两种类型: 1)串联型 ; 2)闭式差动型。 9.1.1 轮系的类型 v1. 根据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变动分类 v按照轮系中各个齿轮的轴线是否平行,可将轮系分 为平面轮系和空间轮系。若组成轮系的所有齿轮的 轴线都相互平行或重合,则称该轮系为平面轮系, 否则称为空间轮系,如图9-5所示。 9

3、.1.2轮系的传动比 v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1)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当两个齿轮外啮合时,如图9-6所示,两个齿轮的 转动方向相反,规定其传动比数值的大小为负,在 传动比的前面加上符号“”,当两个齿轮内啮合时 ,如图9-7所示,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规定 其传动比数值的大小为正(正号可以省略),在传 动比的前面加上符号“+” , 9.1.2轮系的传动比 v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1)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如图9-8所示的平面定轴轮系中,由于各个齿 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根据一对外啮合齿轮副 的相对转向相反、一对内啮合齿轮副的相对 转向相同的关系,如果已知各轮的齿数和转 速,则各对齿轮

4、副的传动比为 9.1.2轮系的传动比 v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从式中还可看出,式中分子、分母均有齿轮4的齿 数z4,这是因为齿轮4在与齿轮3啮合时是从动轮 ,但在与齿轮5啮合时又为主动轮,因此可在等式 右边分子分母中互消去z4。这说明齿轮4的齿数不 影响轮系传动比的大小。但齿轮4的加入,改变了 传动比的正负号,即改变了齿轮系的从动轮转向, 这种齿轮称为惰轮。 v假设定轴轮系首末两轮的转速分别为nF和nL,则传 动比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例9.1】如图9-8所示的齿轮系中,已知z1=20, z2=40,z2 =30,z3=60, z3 =25,z4=30, z5=50,均为标准齿轮传动。若已知

5、轮1的转速 n1=1 440 r/min,试求轮5的转速。 v解 此定轴齿轮系各轮轴线相互平行,且齿轮4为惰 轮,齿轮系中有三对外啮合齿轮, v由式(9-3)得 vn5=n1/i=1440/(8)=180r/min v负号,表示轮1和轮5的转向相反。 9.1.2轮系的传动比 v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v2)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 比 v如图9-9所示的空间定轴齿 轮系,其传动比的大小仍 可用平行轴定轴齿轮系的 传动比计算公式计算,但 因各轴线并不全部相互平 行,故不能用(-1)m来 确定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 向,必须用画箭头的方式 在图上标注出各轮的转向 。 【例9.2】 在图9-9所示轮系中,已知

6、各个齿轮的 齿数分别为z1=15,z2=25,z2=15, z3=20, z3=15,z4=30,z4=2(右旋),z5=60, n1=1440 r/min,其转向如图所示。求传动比i13 和i15。 v 解 根据已知的齿轮1的转动方向,从齿轮1 开始,顺次标出各对啮合齿轮的转动方向,如图 9-9所示。 齿轮1与齿轮3的轴线平行,两个齿轮 的转向相同。而齿轮1与蜗轮5的轴线在空间垂直 交错,蜗轮的转向只能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来。 v由式(9-3)得 9.1.2轮系的传动比 v2.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v一般而言,若某单级行星齿轮系由多个齿轮构成 ,周转轮系首轮F、末轮L和系杆H的绝对转速分 别为nF,

7、nL和nH,则传动比求法为: v为了能够正确判定转化机构中各构件的相对转向 ,也可以假定某相对转速的方向为正,然后根据 各构件的啮合与运动关系,采用标注虚箭头的方 法确定其余构件的相对转速方向,以便于通常在 实际周转轮系中用来表示构件绝对转速方向的实 箭头区别开来。 【例9.3】 在图9-11所示的周转轮系中,已知各个 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15,z2=25, z2=20, z3=60,n1=200 r/min,n3=50 r/min,其转向如 图所示。求系杆H的转速nH的大小和方向。 v解 在图示的轮系中,双联齿轮2-2的几何轴线 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 双联齿轮 2-2 是行星 轮。齿轮1

8、和齿轮3是中心轮。所以,图示的周转 轮系为差动轮系。利用式(9-6),可得 由图9-11可知, 齿轮1和齿轮3的转动方向相反 。 设齿轮1的转动方向为正方向, 在代入公式时 取n1=200 r/min;而齿轮3的转动方向与之相反 , 所以将n3=-50 r/min代入公式, 可得 系杆H 转速nH的方向与齿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 。 9.1.2轮系的传动比 v3.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所谓混合轮系,指的是由若干个基本轮系通 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传动系统。它既可以是 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组合,如图9-12(a)所示 ;也可以是若干个周转轮系的组合,如图9- 12(b)所示。 【例9.5】图9-13所示

9、的电动卷扬机减速器中,齿 轮1为主动轮,动力由卷筒H输出。各轮齿数为 z124,z233,z2=21, z378,z318, z430,z5=78。求i1H。 v解 (1)区分基本轮系。 在该轮系中,双联齿轮2-2的几何轴线是绕着齿 轮1和3的轴线转动的,所以是行星轮; 支持它运 动的构件(卷筒H)就是系杆;和行星轮相啮合且绕 固定轴线转动的齿轮1和3是两个中心轮。这两个 中心轮都能转动,所以齿轮1、2-2,3和系杆H组 成一个2K-H型双排内外啮合的差动轮系。剩下的 齿轮3,4,5是一个定轴轮系。二者合在一起便构 成一个混合轮系。 定轴轮系中内齿轮5与差动轮系中系杆H是同一 构件,因而n5=

10、nH;定轴轮系中齿轮3与差动轮系 中心轮3是同一构件, 因而n3=n3。 (2) 分别计算两个基本轮系的传动比。 对定轴轮系,可得 v解 对差动轮系的转化机构,可得 v(3)求传动比 v由(1)、(2)两式联合求解得: 学习情境2 轮系的功用 9.2.1实现大的传动比 v 采用一对齿轮传动时,为了避免两个齿轮直径 相差过大,造成两轮的寿命悬殊,一般传动比不大 于57。采用轮系传动,可以获得结构紧凑的大 传动比。 v【例9.6】如图9-14所示为收音机短波调谐缓动装置传动机 构。已知齿数z1=83,z2=z2, z3=82,试求传动比iH1。 v 解 该机构是一个简单行星轮系, 分别取齿轮1和齿

11、轮3为 首、末轮。可得 v 解 由于n3=0,因此 v此轮系的传动比达到了83,远高于一对齿轮传动 能正常工作的传动比。 9.2.2实现变速换向传动 v 主动轴转速不变时,利用轮系可使从动轴获得 多种工作转速,并可换向。图9-15所示为汽车用四 速变速器。 v9.2.3实现分路传动 v 利用定轴轮系,可通过主动轴上的若干齿轮, 将运动分别给若干个不同的执行机构,以完成生产 上的各种动作要求和运动规律要求,这就是分路传 动。如图9-16所示的滚齿机主传动系统 9.2.4 实现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v 如图9-17所示的由锥齿轮组成的行星轮系 9.2.4 实现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v如图9-18所示汽车差

12、速器是运动分解的实例。 9.3.1 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 v如图9-19所示,减速器是一种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 、蜗杆蜗轮等传动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装在原动 机和工作机之间用来改变轴的转速和转矩,以适应 工作机的需要。 9.3.1 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 v如图9-20所示为减速器内的齿轮传动。 9.3.1 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 v减速器常见的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 和蜗杆减速器三种类型。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 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通过观察 减速器外部结构,判断传动级数、输入轴、输出轴 及安装方式。 v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按其轴线在空间相对位置的不 同分为:卧式减速器和立式减速器

13、。前者两轴线平 面与水平面平行,后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卧式减速器,故以卧式减速器作 为主要介绍对象。 学习情境3 减速器 9.3.2 常用减速器的形式及应用特点 v减速器已经系列化、标准化,实现专业化生 产。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标准减速器。但 在实际生产小,标准减速据不能完全满足机 器的功能需求,有时也需要非标淮减速器。 v常用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可参考表9- 2。 9.3.2 常用减速器的形式及应用特点 v减速器已经系列化、标准化,实现专业化生 产。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标准减速器。但 在实际生产小,标准减速据不能完全满足机 器的功能需求,有时也需要非标淮减速器。

14、v常用减速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可参考表9- 2。 9.3.3减速器发展趋势 v减速器的发展趋势如下: v1.高水平、高性能 v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磨齿,承载能力提高 4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可 靠性高。 v2.积木式组合设计 v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尺寸规格整齐,零件通用性 和互换性强,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利于组织 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v3.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 9.3.4 减速器设计步骤 v1.整理设计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v 2.选定减速器的类型和安装型式 v3.初定各项工艺方法及参数 v4.确定传动级数 v5.初定几何参数 v6.整体方案设计 v7.校核 v8.润滑冷却计算 v9.确定减速器的附件 v10.确定齿轮渗碳深度 v11.绘制施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