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042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实 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应 该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发展战略?所 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我们党进行探索但又未 能很好的解决的问题。 中国之所以会发生“文化大革命”以及其以前“ 左”的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地认识,制定的政策 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统一认识 和和准确

2、把握,从整体上解决了我们社会主义发 展的现实起点问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的统一认识和和准确把握,从理论上 解决了我们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现实 起点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立论 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形成的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 东就指出: 认清中国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 命问题的基本的 根据。 第六章 社会

3、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 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正是由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全面 地,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 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 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 ,正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 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对 它的基本国情应该怎样认识?我们党一直进 行着极其艰苦和

4、有益的探索。但是直到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前,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 的状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以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以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 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 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 的的“ “实际实际” ”就是这个基本国情。就是这个基本国情。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 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 曲折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 础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具有 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

5、思主义发 展史上是第一次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 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 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 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 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的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马恩对共产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在的生活时代,社 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实践的问题,因此,马 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在其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 发展阶段,他们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 上,最

6、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 命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 发展阶段成为现实的实践问 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 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 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 即成立“发达的社会主义”。 列宁所指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要有一 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 发展过程的思想,对后人的继续探索无疑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列宁当时主要是 回答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 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 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这一思想未能作 出进一步的阐述。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斯大林提出了向共产

7、主义 过渡的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 经历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 年又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 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 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阶段问题。 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 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又 明确的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 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建立起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 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后,我们的社会

8、主义经济制度和 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 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 但是由于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 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能 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 义的发展规律具有很清楚的认识。 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 想没有能够坚持和得到进一步发展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 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 作出的严重错误地估计,在1958年 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实现, 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的盲目乐观情绪。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大跃进时期,工

9、业提出“以钢为纲” ,将赶超英国的目标缩短为7年、5年以 至3年。随后,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多快好省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天 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末年代末6060年代初,在初步总年代初,在初步总 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毛泽东意识到了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毛泽东意识到了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 远性。远性。 毛泽东在读苏联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10、 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社会 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第 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 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阶段可能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阶段可能 比前一阶需要更长的时间。比前一阶需要更长的时间。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不发达阶段 比较发达阶段 过渡时期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我们这个国家,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 不要讲的过早了。” 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时,批评急 于向共产主义过

11、渡的人是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 义、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 有制,同时它还批评了否认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 等错误思想倾向。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混淆 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对否认价值规律和 等价交换等观点的批评,为后来社会主义社会发 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0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 左左”的倾向不断发展,中断的倾向不断发展,中断 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 展阶段的正确之路。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 ,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 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 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 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 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 作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 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比较自觉地把探索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原因 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实践,提出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 策虽然在实践上得到了明显成效,然而在理论上 却同过去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发生了冲突。为了坚 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从理论上深入开展关于社会

13、发展阶段问题 的研究。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 2、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的认识过程的认识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 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 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 国情。国情。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叶剑英在庆祝建国 30周年大会讲话中也指 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 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

14、 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 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第一次提出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 级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 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 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 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又处在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 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第一次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 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 题是制订路线,政策的出发点

15、和根 本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和党 的基本路线的系统 阐述,表明了党对 社会主义和中国国 情认识的第一次飞 跃。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面对世 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 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 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 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 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要统一认识和准确 把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

16、的初级阶段它不是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 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 的特定阶段。 (引自党的十三大报告)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 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 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 越这个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社会性质。 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 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 程度有机的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 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 基本国情。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 状况的综合。 第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