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2196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 n概述 n流水地貌解译 n岩溶地貌解译 n沙丘地貌与黄土地貌解译 n海岸地貌解译 n重力地貌解译 n冰川地貌解译 1 概述 n目的 v地貌判读主要从地貌学原理出发,分析图形、色调和阴 影等直接判读标志,再根据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 地理要素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判读。 n原则 v从区域地貌入手,了解区域地貌形成条件与成因,以及 区域主要地貌形成特征。通过地貌形态的分析,全面系 统地了解地形演化动态; v注意各种解译对象的相互关系; v从正常地貌中识别异常地貌; v要对各种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v利用航片和卫星像片进行对比解译分析,编制各种地貌 图件。 n大型地貌单元

2、判读 山地地势起伏明显,阳坡光照较强,色调浅;阴坡亮度值小,色调 较深。 高山海拔高,通常具有尖顶山峰及狭窄的锯齿状山脊,地形起伏剧 烈,阴坡完全见不到阳光,影像常有大片的阴影,有时山顶上有白 色的常年积雪甚至冰川; 中山相对高差不如高山,被切割得较破碎,阴影斑块较小,山顶浑 圆,谷地较宽,且有耕地和居民地分布; 低山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山坡较平缓,无明显大面积阴影,一般有 较多耕地和居民地分布其间,且多辟为梯田、园地; 盆地的影像特征是四周被山地、高原或丘陵所围,中间呈低平的盆 状地形。大多数盆地有人类生产活动居住,可观察到相应的建筑、 耕地等标志; 平原影像地面平坦,色调均匀,极少阴影,多分

3、布有耕地农田、居 民地和道路等。有时,平原局部影像的色调变化也很大; 高原是顶面比较平坦宽阔高地,是有一定空间尺度的宏观地貌。根 据地域、经纬度等容易判读。不同的高原自然地理条件不一,利用 不同,影像差异很大。 2 流水地貌解译 p流水对地貌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流水的侵蚀作用: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沟谷和 河谷流水,使沟谷和河谷加宽加深。 流水的沉积作用: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 低,所携带的物质便会(有规律地)沉积下来。 p流水地貌判读对分析新构造运动和环境演变很有 帮助。 侵蚀沟及洪积扇的图像特征 河流地貌的图像特征 河流三角洲的图像特征 2.1 侵蚀沟及洪积扇的图像特征 n侵

4、蚀沟 侵蚀沟在遥感影像上以线状显示,不同方向的侵蚀 沟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水系网。其形态特征和 发育程度与岩性和构造及大气降水等特点有关。常见的 形状有菱形、卵形、直线形、宽带形和梯形等。 在遥感图像上可以利用侵蚀沟的形态特征和稀密程度 以及它们的方向性解译不同类型的岩石和构造。 2.1 侵蚀沟及洪积扇的图像特征 n洪积扇 洪积扇一般都分布在山前沟谷的出口处。坡度较小, 规模较大,洪积扇下部常开垦为农田,在像片上的影像 均呈扇形。有时会形成洪积扇群,由于构造抬升会出现 叠置洪积扇。 洪积扇影像特征认识 慕士塔格山下层次丰富的平原 天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的这个完美“扇贝 ” 2.2 河流地貌的

5、图像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河流呈不同形状的带状或线状影像。 在大比例尺航片上呈带状,影像清晰,可以直接判别河流 的侵蚀和堆积地形。 在小比例尺卫星图像上河流呈线状,可以判别河流的变迁 。 在多波段遥感图像上根据色调的深浅能判别河水的混浊度 、悬移泥砂和水污染等。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可以研究河流演变的动态变化和古河 道的分布等等。 2.2 河流地貌的图像特征 n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 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 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当河床弯曲愈大时,形成狭窄的曲流颈 ,经流水切割取址,形成牛轭湖。 (1)河床、河漫滩和阶地 h 河床、

6、河漫滩、阶地一般沿河岸呈带状展布。 h 根据河床的分布可判断水系形态,分析河流流经地带构造活动趋向 。 h 河床的色调取决于河水的深浅、混浊程度、河床底质。 h 阶地一般有阶地陡坎,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布有农田和村庄,影像色 调因土地利用方式及地理环境而异。 h 卫片利用变换多波段方法容易从色调上分出河漫滩、阶地,但形态 较小时比较困难。 n(2)古河道、牛轭湖 J古河道由于沉积物质地及含水量变化,在影像上呈 条带状图案,在干旱区由于地表积盐呈白色,在平 原区由于地下水位高或表层土壤富水可能显示深色 调。 J河床迁移所形成的牛轭湖、迂回扇等是河床迁移的 典型标志。据此可研究古河道及河流迁移等。 加

7、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由穆贾蒂克河形成的牛轭湖 C 主河道,D 次河道,E 牛轭湖 ,F 紧靠现代河道的新沙堤, H 呈辐聚状的老沙堤群,I 河 流阶地,J 废弃河道,K 湿地 发育在平原的河漫滩 发育在山地的河漫滩 2.3 河流三角洲的图像特征 n在河口区,入海(湖)河流与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 形成外形似三角形的、向海突出的地貌体称为三角洲。 n三角洲的发育受入海(湖)河流的挟沙能力、海(湖)水动力 的影响 ,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和海洋再造营力的增强 ,依次形成扇形、鸟足形、舌形、尖嘴形、弓形三角洲及 河口湾形三角洲。 扇形 鸟足形 尖嘴形 舌形 弓形 河口湾形 黄河三角洲卫星遥感影像

8、(1976年12月1日) 黄河三角洲卫星遥感影像 (2006年10月2日) 3 岩溶地貌解译(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和峰林、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 地、溶蚀盆地、伏流、盲谷等地貌形态。 这些都属于小尺度的微地貌形态,利用航片判读较清楚 ,低分辨率卫片很难观察到,只能通过纹型图案和间接 标志判读 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呈菊皮状纹理。另外,石灰岩地区 植被稀疏,裸露的灰岩色调较浅,这也是判读喀斯特地 貌的重要卫片判读标志。 喀斯特地貌发育时间顺序是从峰林、峰丛、到岩溶平原 几个阶段,有时可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这一时间序列变化 。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有助于卫片判读分析。 岩溶影像特征认识 3米分辨率

9、COSMO雷达图像显示出的贵阳喀斯特地貌丘形特征 4 沙丘地貌与黄土地貌解译 n沙丘地貌的图像特征 q在航片上可判明新月形沙丘、金字塔状沙丘、蜂窝状沙丘 以及纵向沙垄和横向沙垄等形态。 q新月形沙丘由单向风造成,其形似新月,向风坡长而缓, 背风坡短而陡,两面不对称,色调也不一致;金字塔沙丘 呈角锥状;蜂窝状沙丘呈盾形或圆形,沙丘间为碟状洼地 ,起伏和缓。有时新月形沙丘连接而形成横向沙垄,其排 列方向垂直于主导风向,而且两坡不对称。卫片上高大沙 山、沙垄仍有清晰外形,但一些蜂窝状沙丘、小型新月形 沙丘则表现为各种式样的纹型图案。 q沙丘在影像上一般表现为浅色调,有时陡坡会形成阴影。 在判读沙丘时

10、,根据形态和植被可区分活动沙丘和固定沙 丘。活动沙丘色调浅,峰脊线尖锐、清晰,平面形状比较 规则;固定沙丘则生长有植物,色调较暗,峰顶浑圆,平 面形态较为紊乱。 4 沙丘地貌与黄土地貌解译 n黄土地貌的图像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黄土塬地势平坦、开阔,冲沟稀疏,耕 田发育。 q黄土墚地形上呈条带状。 q黄土峁是由黄土墚再被流水切割,形成不连续的小丘或弧丘。冲沟 呈放射状,冲沟切割深呈“V”形。 q黄土涧是黄土掩盖古河床后形成宽而浅的带状凹地,它延伸长,植 被茂盛。 q黄土阶地是阶梯状的黄土地形,阶地上耕田发育,冲沟发育。黄土 地区的冲沟纵横交错,在平面上组成树树状、梳状、格状、羽毛状 和环状等水系。

11、 黄土地区在遥感图像上出现异常水系或影纹时,应该 注意有可能在黄土下存在隐伏构造或隐伏地质体。 黄土高原影像特征认识 黄土塬地貌遥感影像 5 海岸地貌解译 T 基岩海岸地形起伏小,山坡冲沟发育,水系呈树枝状 或网状,海岸带平坦,台面微微倾向海面,色调较深而均 一,有时有斑点状纹影;当岩性软硬相间时,形成锯齿状 基岩海岸。基岩海岩的海蚀崖呈现线状分布时,是断层海 岸的标志。 T 沙质、泥质海岸地形起伏较小,色调较均一,沙质海 岸色调浅,泥质海岸色调深,冲沟发育,植被茂盛。 T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布 的海湾和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 基岩海岸 沙质海岸 泥质海岸 珊

12、瑚礁海岸 旅顺老虎尾沙嘴 海蚀崖 海蚀阶地 几种典型海岸地貌的遥感图像 6 重力地貌解译 包括崩塌、错落、滑坡、土层流动自然灾害等作 用形成。 崩塌 在遥感图像上崩塌的陡崖新的色调浅,老的陡崖色调 深。在陡崖的下方有浅色调的锥状地形,有粗糙感或呈 花斑状的锥形。新的崩塌体植被少,古老的崩塌体植被 生长较为茂盛。 6 重力地貌解译 滑坡 在遥感图像上其形状有簸箕形、舌形、弧形和不规 则形等。 泥石流 在航空照片上泥石流的顶部呈瓢形,山坡陡峻,岩石 破碎强烈,色调深浅不一,冲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呈浅 色,冲沟没有沟槽,无植被生长。流动的泥石流呈条带 状扇形,轮廓不固定。泥石流发育地区常是崩塌、滑坡

13、发育地段,影像交织错乱,色调变化大。 绵竹市天池乡绵远河上游震后滑坡泥石流河道阻塞监测图 位于(N313010,E1040735)的滑坡、泥石流阻断河道遥感影像图 位于(N312858,E1040902)的滑坡阻断河道遥感影像图 7 冰川地貌解译 z冰川地貌包括冰蚀和冰积地貌,影像上可观察到的冰蚀地 貌有角峰、刃脊、冰川槽谷冰斗等; z冰积地貌有侧碛堤、终碛垄等; z现代冰川在遥感影像上一般表现为白色,根据其形态可判 断冰川进退,这对分析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很有帮助; z航片上可清楚地判读各种冰蚀和冰积地貌,卫片主要根据 色调、高度等分析 冰川地貌及其要素 1粒雪原,2 主冰川,3 支冰川, 5 冰裂 隙,6 冰断崖,7 中碛,8 侧碛,9 冰面河流,10 冰面洼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