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82109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试题及标准答案(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构成传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B 传染源、易感人群C 病原的毒力、数量D 病原体、人体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 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 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B 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C 病原体毒力、数量及适当的侵入门户D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3、 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A 是否有病原体B 是否有传染性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 是否有发热E 是否有毒血症症状4、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二个重要因素是:A 地理因素、气候因素B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C 气温、雨量D 生活习惯、文化传统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5、

2、 伤寒患者经环丙沙星治疗体温正常,1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属于:A 复发B 再燃C 重复感染D 混合感染E 再感染6、 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A 复发B 再燃C 重复感染D 混合感染E 再感染7、 女因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抗-HAV-IgM阳性,对其丈夫的处理,下列哪项是最恰当的?A 立即化验肝功能,抗-HAVB 接受医学观察45天C 注射人免疫球蛋白D 甲肝疫苗预防接种E 人免疫球蛋白+甲肝疫苗8、 我国最常见的HbsAg亚群是:A adr,adwB adr,ayrC adr,aywD adw,ayrE adw,ayw9、 急性乙型肝炎最迟

3、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A HbsAgB抗-HBsC HbeAgD 抗-HBeE 抗-HBc10、 急性重症肝炎最突出、最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是:A 黄疸迅速加深B 肝脏进行性缩小C 显著的消化道症状D 明显的出血倾向E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谵妄、嗜睡以至昏迷、抽搐等11、 重症肝炎服用乳果糖,主要目的是:A 补充能量,防止肝昏迷B 杀灭肠道细菌,防止继发感染C 杀死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吸收D 降低肠道PH,减少氨的吸收E 增加肠蠕动,加速肠内有害物质的排泄12、 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A 病毒被排除B 隐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毒携带状态E 潜在性感染13、 乙脑惊厥或抽搐最常见

4、的原因是A 高热B 缺氧C 脑实质炎症及水肿D 低钙E 碱中毒14、 乙脑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 过高热B 脑水肿、脑疝形成C 中枢性呼吸衰竭D 外周性呼吸衰竭E 循环衰竭15、 3岁儿童,高热、昏迷、抽搐2天急诊入院,疑为乙脑和中毒性痢疾,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A 大便培养B 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C 脑脊液常规D 头颅CTE 乙脑特异性IgM测定16、 乙脑尚无特殊治疗,为了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应积极处理好哪些危重症状?A 高热,呼吸衰竭,循环衰竭B 高热,呼吸衰竭,惊厥C 高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D 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E惊厥,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17、男,30岁,发热2

5、天,上厕所时昏倒在地,急测血压5/0Kpa,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医院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你认为患者产生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A 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B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C 内脏大出血D 继发细菌感染E 小动脉痉挛1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突然抽搐昏迷,瞳孔改变,下列哪种可能性大?A 肝衰竭B 尿毒症C 颅内出血D 肾破裂E 腔道出血19、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体温40以上,有腔道出血,血压75/60mmHg,尿蛋白+,有膜状物及血尿,应属于下列哪型?A 轻型B 中型C 重型D 危重型E 非典型20、20岁农民,因高热伴呕吐天于8月入院,查:神清,面潮红,结膜充血,胸前有散在性出

6、血点,颈软,周围血WBC11109/L,N 0.75,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发病前2周曾到某地参加水利建设。最可能的诊断是:A 钩体病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流行性出血热D 败血症E 伤寒21、男,30岁,急起发热3天,伴头痛乏力。查体:体温38,脉搏12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75/60mmHg,神清,急性病容,球结膜充血,上胸部散在出血点,心肺正常,肝右肋下1CM,血象:WBC12109/L,N 0.8,L 0.14,异型淋巴细胞0.06。尿蛋白+,最可能册诊断是:A 败血症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流行性出血热D 钩端螺旋体病E 上呼吸道感染22、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 内毒

7、素B 肠毒素C 外毒素D Vi抗原E H抗原23、伤寒慢性带菌者是指:A 排菌期1个月以内B排菌期2个月以内C排菌期3个月以内D排菌期3个月以上E排菌期6个月以上24、伤寒持续发热和毒血症症状主要是由什么所致?A 伤寒杆菌在局部繁殖,大量持续侵入血流B 伤寒杆菌在血中大量繁殖C 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D 迟发型变态反应E 病灶中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致热源25、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A 脾B 肝C 骨髓D 回肠和空肠E 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26、男,30岁,农民,持续发热半个月,已用氯霉素治疗,每天2克,共7天,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查体:体温

8、38,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肝肋下1CM,脾恰及。血象:WBC4.5109/L,N 0.65,L 0.35。为确诊,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A 血培养B 大便培养C 小便培养D 骨髓培养E 肥达反应27、男,36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病程中突然右下腹疼痛,出冷汗,肝浊音界消失,腹部X线片可见游离气体。实验室检查:WBC18109/L,N 0.85,L 0.15,E为0,肥达反应“H”1:640,“O”1:640,外斐反应1:80,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胃穿孔B 阑尾穿孔C 伤寒肠穿孔D 胆囊炎胆囊穿孔E 血吸虫病胆囊穿孔28、伤寒复发的原因是:A 菌血症未完全消失B 潜伏在病灶或

9、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再度繁殖C 潜伏于肠腔内的伤寒杆菌再次侵入血液D 再次感染伤寒杆菌E 伤寒患者退热后2-3周,因其他感染再次出现发热29、中毒性痢疾最突出的病变是:A 脑部特别是脑干神经细胞变性、点状出血B 肾上腺皮质萎缩C 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D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周围组织水肿E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30、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A 潜伏期的长短B 毒血症状的轻重C 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D 大便检出病原体E 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31、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A 起病急骤B 是否有腹泻C

10、高热、昏迷、抽搐D 早期休克E 呼吸衰竭32、男,20岁,腹泻1天,每天10余次,水样便,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镜检:WBC0-2个/HP,RBC1-3个/HP,结肠阿米巴滋养体0-1个/HP,大便涂片革兰染色见弯曲呈鱼群状排列的阴性细菌。其可能的诊断是:A 细菌性痢疾B 阿米巴痢疾C 细菌性食物中毒D 霍乱E 病毒性肠炎33、女,20岁,民工,急起腹泻,呕吐6小时,共吐、泻30余次,开始为黄色稀便,后转为清水样便,就诊时大便已无法计数,成米泔水样,患者裤、被均被污染。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分,血压68/46mmHg,大便常规:米泔水样,RBC 0-2/HP,WBC 0-3/HP。

11、大便悬滴可见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最可能的诊断是:A 中毒性菌痢B 细菌性食物中毒C 霍乱D 病毒性肠炎E 化学性食物中毒34、重型霍乱患者常有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其机理是:A 低钙B 低钾C 碱中毒D 低钠E 低氯35、流脑脑膜炎期最常见典型病变是:A 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B 内脏血管损害,内皮细胞坏死,脱落和血栓形成C 大脑两半球及颅底的软脑膜充血、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渗出,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D 大脑皮质、丘脑和中脑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E 脑水肿,脑疝形成36、感染脑膜炎球菌后,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A 隐性感染B 出血点型C 上呼吸道炎型D 典型化脓性脑膜炎E 带菌者37

12、、男,5岁,突起畏寒,高热,烦躁不安6小时,查体:体温40,脉搏120次/分,血压71/60mmHg,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全身皮肤满布出血点及大量瘀斑,颈软,克、布氏征(-),血象:WBC20109/L,N 0.85,L 0.15,尿:蛋白(),镜检(-),最可能的诊断是:A 中毒性痢疾B 流行性出血热C 革兰隐性杆菌败血症D 流脑,普通型E 流脑,暴发型休克型38、暴发型脑膜脑炎型流脑的治疗,除抗生素外,治疗的重点是:A 物理降温B 必要时气管切开,正压呼吸C 兴奋呼吸中枢D 肾上腺皮质激素E 脱水,减轻脑水肿螺旋体感染39、男,20岁,持续发热7天于7月20日入院

13、,伴畏寒,周身酸痛,乏力,鼻衄,食欲减退。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胸前区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CM,脾未及。实验室检查:WBC10109/L,N 0.75,L 0.25,尿胆红素+,尿胆元+,尿蛋白+,尿镜检白细胞数0-3/HP,血清总胆红素100u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150u。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病毒性肝炎B 流行性出血热C 钩体病D 流行性感冒E 革兰隐性杆菌败血症40、某班学生7月25日到农村收割水稻,8月1日至5日连续有7名学生发病,均有发热,畏寒,乏力,周身酸痛,小腿痛,重者不能行走,结膜充血,2人轻咳,痰中带血丝,3人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查:WBC(7-13)109/L,尿蛋白微

14、量至+,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感冒B流行性出血热C 钩体病D 沙门菌属感染E 支气管肺炎41、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型是:A 包囊B 小滋养体C 大滋养体D 裂殖体E 配子体42、男,30岁,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8次/天,量多,暗红色,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粘液,无发热,左下腹隐痛。大便镜检:WBC+/HP,RBC+/HP。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菌痢B 血吸虫病C 弯曲菌肠炎D 阿米巴痢疾E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3、男,2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发热半年,约每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7-10天,近1个月来出现面部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尿蛋白+,尿红细胞3-6/HP,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应诊断为:A 疟疾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肾病综合征D 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E 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44、急性血吸虫病血象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A 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B 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C 嗜碱粒细胞显著增多D 肥大细胞显著增多E 血小板显著增多45、血吸虫病肠道并发症最常见的是:A 阑尾炎B 肠穿孔C 结肠癌D 不完全性肠梗阻E 肠出血46、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B 所有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