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934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62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师实务串讲课件(通用)(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 通用过程模式 考试内容(要点) 1、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2、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3、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4、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 的作用 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P4)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 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 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工作过程 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 规范性,而通用过程模式则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 程中形成系统的助人方法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 、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

2、据 (一)多元因素决定论 (二)“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三)“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 (四)系统理论 (五)优势视角 三、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1)社会工作只是协助人们改变现状的媒介,而媒介作用 的发挥离不开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助人关系。社会工作的助人 关系被看作是实现目标的基石与灵魂。社会工作是通过助人 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改变态度和行为的 ,而助人关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2)改变是一种过程。改变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是服务对象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实现助人自助目标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使服务对象在自我觉悟、

3、自我引导和自我行动中教育自己和改变自己。在此基础上, 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一道去发现与分析问题,进而学 习改变,实现改变的目标。 (3)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改变是一种具有 高度的自动性与自发性的行为。如果服务对象不是发自内心 主动要求改变,而是被动地接受社会工作者为其处理困难与 解决问题的安排,这种改变就只能是一种表面的改变,是治 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启发与促进服务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 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 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过程。 (二)综合的理论取向 通用过程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知识和 方法中选取最好和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这

4、些知识和方法 经过多次实践检验,确实可信。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 。例如,介入是在有了计划和签订服务协议之后进行的行动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区分为不同阶段并不意味着助人 过程是截然分开的、各自独立的。相反,分解划分的主要目 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实际工作 中,不同的阶段可以交叉和重叠。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在通用过程模式中,助人的每一个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要 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完成每一项任 务也都需要专门的技巧。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 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 (五)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

5、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在每一阶段的 工作中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接 纳。同时,通用过程模式还强调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强调 对服务对象负责,让服务对象参与持续的、定期的评估和总 结。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责任的履行 。 四、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一)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通用过程模式假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有面对面的接 触,服务对象参与所有工作阶段。这在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 个案工作中表现比较明显。然而,就社会工作多样的工作场 所来说,也会有与个案工作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青少年服 务中心或居委会的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

6、要先评估社区的 需要然后才策划工作方案,再接着寻求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 ,即先有评估后有建立关系和接案的工作。在某些危机情况 下,例如发现儿童有可能被虐待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保护 儿童,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的介入。在另外一 些情况下,助人过程还会在某一阶段被简化。例如,在接案 后就结案,或者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另一机构。 (二)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尽管通用过程模式的各阶段有先后顺序,但这并不是说必须 完成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事实上,在助人过程 没有结束前,哪一个阶段都不会真正结束。这是因为,对服 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 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

7、变。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 务对象工作时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正原来的计划。所以 说,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社会工作 者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 否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跟进。 (三)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不可能解决助人过 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它更像是一张地图,为社会工作者的 工作方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引导;它只能作为助人过程中的 路标,而不能将其看作是全部真实立体的助人场景。社会工 作者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 足,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工作方法,调整工作过程。 五、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

8、本系统 (一)改变媒介系统 所谓“改变媒介” 系统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 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 ,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他的任务在于促进个人 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服务对象与 资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计划变迁的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担任改变媒介角色的不只是社会工作者,通 常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组成一个“ 改变媒介系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达到助人改 变的目标。 改变媒介系统既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 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 (二)服务对象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

9、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 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 织或社区。 (1)自己主动求助的。 (2)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 (3)其他机构转介来的。 (4)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 (三)目标系统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即是“目标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在确认了服务对象系统后,社会工作者的任 务通常是要与服务对象系统一起确定目标系统,即为达到改 变服务对象和其社会环境所要被改变与被影响的系统。 (四)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 人,他们是为实现改变目标而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的人, 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为了

10、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协议,帮助 服务对象实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各种努力,调 动各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是孤立地进行这些改变的 努力,而是同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人和系统一道,形成一个行 动系统。可以说,这些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同盟军,是与社会 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行动系统。 在一个问题情境中,改变媒介可以与一个行动系统,也可以 与几个行动系统一道工作,完成不同的改变任务,实现不同 的目标。如在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的例子中,为寻求改变,社 会工作者在不同阶段与不同的行动系统工作,每一个子系统 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一个行动子系统可以做有关 研究、收集资料的工作,另一个子系统负责与有关政府部

11、门 、新闻单位的联络。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六个阶段: 接案 预估 计划 介入 评估 结案 考试内容(要点) (一)接案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初、中) 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初、中) (二)预估 1.预估的目的、任务(初、中)、特点及原则 2.预估的基本步骤(初、中) 3.预估的主要方法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初、中)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初、中)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初、中) 4.服务协议的形式 5.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四)介入 1.介入的特点 2.介入的分类(初、中)

12、3.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初、中) 4.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5.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五)评估 1、评估的目的(初、中) 2、评估的作用 3、评估的类型 4、评估的方法(初、中)与技巧 5、评估应注意的事项(初) (六)结案 1、结案的类型 2、结案的任务(初、中) 3、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初、中) 第一节 接 案 考试内容(要点)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初、中) 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初、中)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一)什么是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 务对象开始接触,

13、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 接受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 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接案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是专业助人活动成功的 前提。 (二)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服务对象的来源不仅影响着工作者的角色,也影响着社会工 作者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建立。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社 会工作者需要有不同的工作技巧,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是接 案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来说,服务对象的来源有三种情 况: (1)主动求助的。所提供的服务,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 抱有在中心接受教育或者得到职业培训的期望。 (2)他人转介的。 (3)由

14、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根据上述服务对象的来源,可以将其按寻求服务时 的意愿分为两种类型,即:自愿和非自愿接受服务 的服务对象。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其心理和表现出 的行为特点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具体方法如下 : (1)自愿服务对象 (2)非自愿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初P2;中P27)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1)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记下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面谈 时进一步了解情况。 (2)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如果是其他机构转介来的服务对

15、象,则要阅读以前服务机构的记录,以便在会谈时有的放矢 地与他们沟通交流。 (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4)走访社区。通过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来了解其社会功能及 社会处境方面的情况,包括走访服务对象的家人、邻居、朋 友、居委会以及相关的街道司法所、派出所等。社会网络本 身不但可以给服务对象提供直接帮助,他们所提供的有关服 务对象的信息也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有更深入的 了解。 2、拟订面谈提纲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 (2)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 责任。 (3)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 和工作过程。 (4)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会 工作者的期望。 (5)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 提供及时的协助。 (二)面谈 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初次面谈非常重要) (2)沟通(治疗性沟通功能) (3)倾听(基本技巧)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1)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 (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