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1566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讲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8-34所示。 图8-34 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分配喷射系统方框图 图8-35 电控点火系统基本组成和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 1、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由与点火有关的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发动 机控制ECU)、点火电子组件(点火器)、点火线圈、高压配电器和火花塞 等组成,如图8-35所示。 (1)点火系统有关的传感器及开关信号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中所用到的主要传感器有曲轴转角/转速传感器、 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点火基准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另外,还根据 进气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 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以及起动开关信号、空调开关信号、空挡开关信 号等开关信号对各种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必要的修正。 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电控点火系统中,发动机转速信号是微机用来读取或计算基本点火提 前角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曲轴转角信号则用来计算具体的点火时刻。 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点火基准传感器): 该传感器可在曲轴转至某一特殊的位置,如一缸上止点或上止点前某 一特定的角度时,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微机将这一脉冲信号作为计算点 火提前角的曲轴位置基准点,并与曲轴转角信号一起计算曲轴任一时刻 所处的具体位置。 (2)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中,点火提前角通常由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 火提前角和点火提前角

3、修正值三部分组成。 基本点火提前角: (如图8-36所示) 图8-36 点火提前角示意图 点火提前角修正值: 点火提前角修正值 是电子控制单元根据 发动机进气温度、冷 却液温度、节气门位 置、混合气空燃比、 起动开关、空调开关 等传感器信号和有关 开关信号,对基本点 火提前角按一定的修 正特性所做的进一步 优化性校正,从而使发动机点火性能最佳。 (3)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通常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如图 8-37所示。 开环控制方式: 即电子控制器根据有关传感器提供的发动机工况信息从内部存储器 (ROM)中读取出相应的基本提前角。 闭环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方式可以在控制点火

4、提前角的同时,不断地检测发动机的有 关工况,如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怠速是否稳定等。 图8-37 开环、闭环控制方式框图 爆震控制最主要的传感器是爆震传感器,它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发 生爆震,一般每台发动机安装一到两只。 爆震传感器安装位置:3缸发动机安装在第2缸缸体中间;4缸发动机 安装在2、3缸缸体之间。工作原理:爆震传感器(如图8-38、8-39所示 )是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 图8-38 爆震传感器实物与特性简图 图8-39 爆震传感器结构图 发动机工作期间(多在低速大负荷工况时)如发生爆震,且爆震强 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子控制单元便能接收到提前信号,并根据爆震强度 的大

5、小给点火电子组件发出推迟点火的信号,直到爆震消失。爆震消失 后,电子控制单元便将点火提前角逐渐移至最佳点火角,或以一定角度 使点火提前,直到再次发生爆震时为止。 通电时间的控制: 导通角即前述的闭合角,它主要影响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电时间 和点火线圈的储存能量,而点火线圈通电时间和储存能量取决于发动 机转速和蓄电池的供电电压。控制原理框图如图8-40所示。 图8-40 爆震传感器结构图 二、分电器高压配电电子点火控制系统 当前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气污染,要求点火 系统不仅要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要求有较高的 精度和对发动机各 种工况变化的适应 能力。典型的有

6、分 电器ECU控制点火 系统组成方框图如 图8-41所示。 图8-41 典型的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组成图 图8-42 磁电式曲轴转角传感器结构图 1、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 (1)传感器: 磁电式曲轴转角传感器结构与原理,其典型结构如图8-50所示。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图8-43所示。这三种情况 下的磁通回路为:永久磁铁的N极空气隙信号转子空气隙铁 芯永久磁铁的S极。 图8-43 磁电式传感器典型结构示意图 磁电式曲轴转角传感器的检测: 检查、调整信号转子凸齿与线圈铁心之间的间隙值:可用厚薄规 进行测量,如图8-44(a)所示。该间隙的标准值一般为0.2mm0

7、.4mm 。如不符合,调整方法如图8-44(b)所示, 图8-44 信号转子凸齿示意图 图8-45 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霍尔式曲轴转角传感器:如图8-55所示是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示 意图。 如图8-45(a)所示,霍尔元件有4个接线端,其中A、B分别为电流 Ig的输出和输入端;C、D分别为霍尔电压Eh两输出端。 永久磁铁的磁力线可穿过空气间隙垂直进入霍尔元件如图8-45(c) 虚线所示,也可由叶片遮挡而不进入霍尔元件如图8-45(b)虚线所示。 (2)执行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修: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为有源器件,需输入一定电源电压时才能 工作,结构如图8-46。 图8-46

8、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示意图 光电式点火触发信号工作原理:(如图847所示) 发动机工作时,转盘由分电器轴驱动在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之 间转动。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穿过狭缝射向光敏三极管时,当敏三极 管导通,信号电路便输 出信号。分电器每转一 圈产生360个1曲轴角 度与转速信号和6个60 基准位置信号(指六缸, 四缸为4个90基准位 置信号)。 图8-47 光电式分电器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图8-48 光电式分电器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原理结构图 其结构由安装在分电器轴上的转盘和安装在分电器底板上的光电式 信号发生器组成。信号发生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和信号电路组成 。转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

9、敏三极管之间,如图8-48所示。 点火线圈原理与检修: a、传统点火线圈原理 点火线圈的上端装有胶木盖,中央突出部分为高压接线柱,其他的 接线柱为低压接线柱。根据低压接线柱的数目不同,点火线圈有二接线 柱和三接线柱之分,其内部结构如图8-49所示。 图8-49 普通点火线圈内部结构图 b、开磁路与闭磁路点火线圈原理: 在汽车电子点火系统中,采用了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开磁路与闭磁 路点火线圈,如图8-50所示。 图8-50 开磁路和闭磁路点火线圈 c、点火线圈的故障检修: 点火线圈的故障主要有初、次级绕组断路、短路和搭铁,绝缘盖 破裂漏电,检查、试验和修理方法如下: 点火线圈的检查: 肉眼直观检查

10、:检查的主要内容和 要求是察看绝缘盖与外壳封装应完好, 周围不得有绝缘物溢出。 初、次级绕组断路、短路和搭铁的 检查:(如图8-51所示) 图8-51 检查点火线圈搭铁 图8-52 火花塞的构造 火花塞工作原理与检修: a 、火花塞工作原理: 火花塞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所产生 的高压电引入发动机燃烧室,并在其电 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缸内混合气。 火花塞的构造如图8-52所示。中心 电极用镍铬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耐高 温、耐腐蚀性能。导体玻璃起密封作用 。火花塞的间隙多为0.60.8mm,但当 采用电子点火时,间隙可增大至 1.01.2mm。 图8-53 火花塞的构造 图8-54 火花塞的间隙的测

11、量与调整 b、火花塞电极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火花塞间隙不当时,应用特 制的测量调整工具弯曲侧电极 进行调整,如图8-53所示为火 花塞间隙示意图。火花塞间隙 的调整如图8-54所示。 三、无分电器电子 点火系统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取消 了分电器的机械配电方式, 因此完全消除了分电器的缺 陷,进一步提高了点火性能 ,降低了点火能量的高压传 输损失,提高了点火系统的 可靠性和耐久性。目前常用 的无分电器电子点火方式有 各缸单独点火和双缸同时点 火两种,如图8-55所示。 图8-55 各缸单独点火与双缸同时点火示意图 1、单独点火方式: 单独点火是指一个火花塞配一只点火线圈,将点火线圈及功率晶 体管作为一体直接安装在火花塞顶上,这样不仅取消了分电器,而且 也不用高压线,因此,彻底消除了分电器和高压线所带来的缺陷,点 火性能最好,但结构和点火控制系统复杂,如图8-56所示。 图8-56 单独点火无分电器式微电脑点火系统方框图 2、双缸同时点火方式: 双缸同时点火是指一只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汽缸点火,如图8-57 所示。这种方式要求共用一只点火线圈的两个汽缸工作相位相差 360曲轴转角,这样当一缸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另一缸必然在 接近排气行程上止点,若此时点火,两个汽缸的火花塞将同时跳火。 图8-57 双缸同时点火点火系统原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