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137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和管理讲解(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指标 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 HRHRCO/SVCO/SV BpBpPAP/PCWPPAP/PCWP CVPCVPEF/EDVEF/EDV SpOSpO 2 2 SvOSvO 2 2 /DO/DO 2 2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 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保证全身脏 器的充分灌注和供氧,有助于疾病的顺利 恢复 即便是暂时性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也可 能引起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潜在的致 命性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本原则 使心排指数大于2.2Lminm2 保持理想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同时保持理想的氧供需比例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 心排血量 前负荷 后负荷 心

2、肌收缩力 组织氧供和氧耗 心肌供氧与耗氧的比例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 心排血量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组织氧供和氧耗 心肌供氧与耗氧的比例 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 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每搏输出量=LVEDVLVESV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心排血量 前负荷 前负荷是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舒张末期心 肌纤维长度 评估左室前负荷常用的方法:超声心动图,或肺 毛细血管楔压(PCWP) PCWP通过Swan-Ganz导管测量 心排血量 高血压病或主动脉瓣狭窄可导致心肌肥厚和僵硬 ,这类患者术后为了保持充分的心室充盈,需要 较高的充盈压力 扩张的、容量负荷过重的心脏

3、顺应性高,较低的 压力即可使LVEDV保持较高水平 用中心静脉压(CVP)评估前负荷:对心脏能正常 患者,能较好估计左心充盈压;对于有病变的心 脏,使用这种方法评估前负荷则不够精确 1 Stewart RD, Psyhojos T, Lahey SJ, Levitsky S, Campos CT.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use in low-risk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nn Thorac Surg 1998 ;66:1306 11. 2 Schwann TA, Zacharias A, Riordan C J, Dur

4、ham S J, Engoren M, Habib RH. Safe, highly selective use of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s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n objective patient selection method. Ann Thorac Surg 2002 ;73:1394 1402. 心排血量 后负荷 后负荷是指心脏收缩期左室壁的张力,它取决于 体循环压力(BP)和体循环阻力(SVR),心脏在 等容收缩期后必须克服BP和SVR才能射血 SVR可以通过SwanGanz导管测量数据而计算出

5、 来,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降低SVR,增加搏出量, 通常需要同时补充容量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心排血量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是在前后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心肌内在 的收缩力量 增加前负荷、降低后负荷或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都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 通常用心室射血分数(EF)来评估心肌收缩力, 常用测定方法:经胸或经食管心脏多普勒,经胸 生理阻抗和脉搏波形分析等 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 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心 率 心脏的速率(HR): 成 人: 60-100 bpm 儿 童: 80-140 bpm 婴幼儿: 100-160 bpm 心 率 心率增快的原因: 血容量不足 疼痛、躁动、焦虑 低心

6、排综合症 药物影响 缺氧 体温增高 胃肠胀气和尿潴留 心 率 心率减慢的原因: 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手术创伤) 药物作用(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等) 缺氧、酸中毒 迷走神经兴奋 心 律 心脏的正常节律: 窦性节律 常见心律失常: 房早、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 心 律 心脏的正常节律: 窦性节律 常见心律失常: 房早、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 心 律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肌缺血、缺氧 高钾、低钾血症 心脏手术的创伤 药物影响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 心排血

7、量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组织氧供和氧耗 心肌供氧与耗氧的比例 组织氧供 氧向组织转运的过程必须依靠血流动力学 的支持 氧转运量取决于心排血量、血红蛋白(Hb)水平和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 氧转运量=CO (Hb SaO2)1.39+PaO20.0031 1.39代表每克血红蛋白携氧1.39ml 0.0031代表氧溶解系数 组织氧供 转运至组织的氧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不是 溶解状态,因此,术后氧转运降低的一个主要原 因是血细胞比容下降 Hb每升高10gL可使血氧含量增加1.39,而动脉 氧分压增加100mmHg只能增加氧含量0.3 氧饱和度必须维持在接近100,并维持理想的

8、心 排血量,才能达到满意的供氧 一旦动脉氧饱和度在95-100,提高氧流量和 动脉血氧分压没有更大的益处 组织氧耗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反映组织的灌注和氧 合程度 从Swan-Ganz导管的肺动脉开口抽取血液标本 SvO2出现10的改变而血流动力学可不发生变化 ,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SvO2的变化趋势可以 对心功能状况和组织供氧做出估价 组织氧耗 SvO2下降通常反映组织氧供减少、或氧利 用增加,提示心排血量降低 同时须注意,其他影响氧供需指标的持续 性变化也可能影响SvO2,包括:寒战、发 热、贫血、氧流量改变和肺泡氧交换的效 率等 组织氧耗 S

9、vO2正常值 68%77% SvO2 68% 心排出量减少或氧耗量增加 SvO2 60% 开始失代偿 SvO2 50% 出现无氧代谢和酸中毒 SvO2 40% 机体代偿能力已到达极限 SvO2 30% 提示患者濒临死亡 血流动力学监测内容 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测定 SvO2SvO2 热敏导丝热敏导丝 接头接头 热敏电阻接头热敏电阻接头 球囊球囊 球囊充气阀球囊充气阀 输注端口输注端口: : VIPVIP 远端远端 近端近端 (bolus)(bolus) BackformBackform 热敏导丝热敏导丝 距离标志距离标志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 在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末年代末7070年代

10、初,年代初, H.J.C.Swan H.J.C.Swan 和和William GanzWilliam Ganz医生发医生发 明了一种顶端带气囊的漂浮导管明了一种顶端带气囊的漂浮导管 右心导管检查Swan-Ganz导管 右心导管检查 气囊漂浮导管类型: 双腔气囊漂浮导管 Swan-Ganz三腔漂浮导管 Swan-Ganz四腔热稀释漂浮导管 五腔热稀释漂浮导管 右心导管检查 目的: 及时发现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判断某些心衰、休克或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病人 的病因 对心功能不全病人病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进行 判断 高危病人术中、术后的监测和处理 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病人的术前评估 对一些药物和其它

11、治疗措施进行疗效观察 右心导管检查 适应症: 严重创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源性休克 肺心病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等 右心导管检查 监测仪器: 心电血流动力学监护仪 压力传感器及其配件 心排血量测量仪 右心导管检查 术前准备: 操作间消毒,紫外线照射30min 静脉穿刺包、利多卡因、肝素冲洗液、无菌手套及口 罩帽子等 气囊漂浮导管的准备 病人准备 多取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 刺 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调试,固定压力转换器使 之与患者心脏中轴线水平同高,然后校正零点 右心导管检查 手术方法: 在常规无菌操作及局麻下,穿刺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置入 导丝和鞘管 拔出导丝后,将已准

12、备好的导管插入静脉内,向近端缓缓 推进至20cm时,即将端孔管与压力转换器相连接进行压力 监测,并同时向气囊内注入CO2气体1.5ml 然后在压力监护下继续缓缓插入导管,由于气囊的漂浮作 用,使导管顺血流向前推进,依次可监测右房压、右室压 、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楔压等图形 然后抽空气囊气体,观察此时压力是否为肺动脉压图形, 反复试验数次,证明导管位置妥当后即固定导管 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测压: 右室压(RVP) 2030/06mmHg 肺动脉压(PAP)2030/612 mmHg 脉动脉楔压(PAWP)515mmHg 右心导管检查 需要监测PAWP的患者主要有: 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应

13、用扩容治疗时监测PAWP可准确估计 前负荷,及时补充血容量 实施各类大手术和一些高危患者,可预防和减少循环衰 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ARDS并发左心功能衰竭时 对循环不稳定,应用正性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和扩血管 药物治疗的患者,通过监测PAWP可指导治疗,观察疗效 对急性心梗患者,根据PAWP、CI以及超声多普勒等检查 可综合判断心脏功能,评估近期和远期预后 区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右心导管检查 PAWP升高的结果: 18mmHg 很少发生肺充血 20mmHg 开始出现肺充血 2125mmHg 轻至中度肺充血 2630mmHg 中至重度肺充血 30mmHg 急性肺水肿 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

14、查的紧忌征: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为机械瓣或存在感染性心内膜 炎 右心房或右心室内有血栓或肿块 有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先天性心脏病 有严重心律紊乱的患者 有出血性疾病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右心导管检查 漂浮导管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 气囊破裂 导管扭曲、打结和折断 导管脱落和移位 静脉损伤 心律失常 肺动脉破裂致肺出血 血栓形成致肺梗塞 感染:静脉炎、心内膜炎 右心导管检查 影响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 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参考零点) 导管端与左房水平相应的位置 气囊问题 呼吸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呼吸机对血流动力学监测值的影响 测压管路通畅与否 血流动力学监测内容 右心导管检查

15、 心排血量测定 心排血量测定 每搏输出量(SV) 是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成人一般在60 80ml,平均70ml 心排血量(CO) 是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泵至周围循环的量, 正常值为48L/min 心排指数(CI) 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排血量,正常值为 2.54.0L/minm2 心排血量测定 心排血量的测定方法: 有创性心排血量测定法 容量置换测定法(Fick氏法),染料稀释法,温 度稀释法,连续温度稀释法心排血量测定,连续动 脉波形分析测CO(PiCCO) 无创性心排血量测定法 心阻抗血流图(ICG),放射性核素CO测定,超声 多普勒CO测定 心排血量测定-温度稀释法 心排血量测定连续温度稀释法 心排血量测定 根据导管的型号,所用液体种类、温度和容量设定计算常数 如果使用大瓶抽取冰水法,应将温度探头与注射液体一起放 入同一冰浴桶中,使其温度达到一致 测定前,应使监护仪上显示的注射液温度保持稳定,且4 在注射前,应使注射液在室温下停留的时间最短 在启动测量程序后,需用力推注冰注射液,在尽量短的时间 内推注完毕 一般需测量45次,并取3次比较接近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如 测量值差异较大,则应追加测量 操纵仪器者与推注测量液者应配合默契,按下测定指令后应 尽快注入液体 心排血量测定 测定心排指数的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