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0765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6 大小:1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6页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6页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6页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6页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讲解(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研究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工程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本可达到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图1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2人工湿地剖面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表流湿地沉水走廊表流湿地跌水成都活水公园公园湿地占地2000平方米,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00立方米,被污染的河水(一般等于或低于五类水质)从府河泵入厌氛沉淀池,经物理沉淀及厌妞徽生物分解,从厌暇池出来的水经水流雌塑流入兼级池,经兼氛徽生物进一步降解流入两套位物塘、植物床群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培植有各种水生动植物群落的5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水的污染物质在流经这个系统过程中经吸附、过浦、级化、还原及徽生物分解作用而逐步降解为可供动植物群

3、落生长萦殖的荞分,从处理系统出来的水经过几个流水塑依顺序进入3个鱼塘。为确保水中洛解权能满足鱼类生长的裕要,分别设2台回流泵,便鱼塘的水部分回流入植物塘进一步充权,使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要求,从鱼塘出来的水部分可泵回公园作绿化和景观用水,其余流入戏水池,再回流府河中。每天活水公圈的流可达200立方米。二、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的生态净水系统流程清晰。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方米的厌氧沉淀池,经过沉淀后的水依次流经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整个净水系统和带状公园用地紧密结合,主题鲜明。前处理系统:厌氧池兼氧池把低于V类水质标

4、准的府河水泵入厌氧池中进行预处理。在氧氧池中经物理沉淀作用比重大于水的悬浮物沉到池底从排污管排出比重小于水的悬浮物浮于水面由人工清除部分可溶解的有机污染物经厌氧生物作用降解或被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排入大气.从厌氧池流出来的水经水流雕塑一路吸收空气中的氧流入兼氧池。有机污染物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机物。人工湿地植物塘床系统浮萍塘水白菜这是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的核心部分。它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等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它们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

5、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凤眼莲水葵睡莲参考资料:成都活水公园人工湿地三种植物净化效能的比较研究养鱼塘当污水经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后再次经水流雕塑充分曝气充氧水中溶解氧含量大大增加水质可全面达到类水质即达到了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可作为公园绿化和景观用水。养鱼塘系统养殖着观赏鱼类和水草。这些鱼多以各种藻类和微生物为食同时也排出鱼粪等有机污染物促进藻类植物生长。流水在这里通过曝气沉淀生物降解和逐级过滤确保达到类水质标准。这个系统养殖的鱼类水草在供人们观赏的同时还可以起直观的生物监测的作用。戏水池戏水池是为游人提供戏水亲水活动的场所。碧澄透彻的清流吸引和诱惑着人们去亲水戏水.“爱惜水保护水把清水送

6、还自然”人们在这里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进入府河处水景至此,原来被上游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经过多种净化过程,重新流入府河。每天,活水公园的流量可达200m3。该流量当然不足以改变整条河流的水质,却足以让游人在顺“鱼”而下途中,亲眼目睹“死水”被渐渐激活,逐步净化,最后变为“活水”的过程,其对人们的环境生态观念的影响是深远而成功的。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一、世博园区后滩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的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

7、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它吸取农业文明的造田和灌田智慧,再用和再生场地内的工业建筑和材料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形成低碳和负碳城市景观,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创立了新的公园建造和管理模式。它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理念。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是未来上海市的公共绿地。上海世博会园区位于上海市中心,跨黄浦江两岸布局,而后滩公园位于园区西南角,黄浦江之东岸,东界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

8、为狭长的滨江地带,延黄浦江的岸线长约1.7km,总面积约14h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设计,2009年10月建成并于2010年5月正式开放。后滩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的功能。针对场地的诸多挑战,后滩公园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的肌体,设计一个活的系统,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服务,包括生产和吸收碳排放、调节自然过程、净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提供乡土物种栖息地、和传承文化、审美启智等,为2010上海世博会提供一个展示生态文明的独特场所。设计特色: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

9、与6大问题做出对策。4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

10、生态系统。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设计师利用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的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本着节约资源、会后尽量少的改动原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会后的利用,在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铺装场地等相关方面进行会时与会后的弹性设计。处理流程:

11、取水过滤蓄水沉淀梯田生态净化土壤生态净化重金属净化病原体净化营养物净化植物综合净化水质稳定调节砾石生物净化清水蓄水梯田生态净化蓄水沉淀土壤生态净化重金属净化病原体净化营养物净化水质稳定调节砾石生物净化清水蓄水在经过湿地生态系统的逐级净化后,当地水质由劣五类变成了三类水。功能区域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系统逐级净化黄浦江水在江水流经湿地的过程中,要经过滴瀑水墙、梯地禾田这两个精心设计的“阶梯”。滴瀑水墙的上端是一条渠,渠内流淌着黄浦江水。水顺着滴瀑水墙往下,形成了“滴瀑”的天然效果。浑浊的江水经过滴瀑水墙的初步净化后,会在梯地禾田得到进一步的净化。禾田里种植了各种作物

12、:菖蒲、水芹、水葱、茭白、水稻、芦苇、千屈菜一派田园风光。土壤吸收了水中的各种物质,净化水质。此后,黄浦江水在园内流淌1.7公里,在此过程中,河中由沉水植物组成的“水下森林”起到了生态修复作用。它们能在水下完成光合作用,从而给水体充氧,让水流保持活力和清澈。内河净化湿地带滨江芦荻带梯地禾田带昆明滇池环湖截污工程江川人工湿地实验工程建设时间:2003年12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能力:1000m3d占地面积:1000m2达标要求:GB3838-2002II类水要求目前状况:课题验收结束,实际达到III类水要求,部分符合II类水要求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及设置玉溪市九溪人工

13、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8年5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蓝藻水)处理能力:100000m3d占地面积:150000m2达标要求:地表IV类水要求,部分满足III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出水达标这个工程之所以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玉溪市城区人口的生活用水和改善抚仙湖水质,解除星云湖水对抚仙湖水质的威胁。工程是目今为止,国内外面积最大的填料型人工湿地光碎石填料就达15万立方。工程继续秉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负荷高效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约每一平方米土地。工程出水除磷和氨氮外,均达到了地表3类的标准,其蓝藻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工程效果是有的

14、,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工程所使用的土地均为农田,为租用,而工程的性质也仅为临时性工程,估曰20年。想想合约到期后的退耕恢复问题,每一个设计师和建设者都应该沉思。庆幸的是,最新出来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提出了,尽量不占用农田或者尽量利用废弃土地建设人工湿地的意见,该当为此而欢呼者,毕竟,农田是为人生存的基础所在。九溪人工湿地进水经过前端表流湿地处理后的九溪人工湿地进水一级生物塘(氧化塘)系统,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蓝藻用于曝气的跌水系统九溪人工湿地出水九溪人工湿地水平潜流系统中生长繁茂的花叶芦竹生长繁茂的象草系统生长繁茂的风车草和花叶芦竹系统云南城投福保塘湿地公园建设时间:2008年10月;工程工艺

15、:湿地公园+表流湿地;污水类型: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能力:3000m3d;占地面积:80000m2;目前状况:正常运行。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在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同时,满足湿地“自然之肾”的功能要求,该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圳沙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2001年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局建成了沙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000m3d,占地面积2万m2,经预处理以及一级、二级人工湿地处理,出水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标准。占地问题人工湿地处理负荷比较低以沙田为例处理每?水需湿地面积,如果考虑前处理按总占地面积计算则占地污水这是很大的工程造价如果只考虑一二级人工湿地

16、的投资其造价是便宜的工程造价元是可以完成的但是人工湿地往往位于河边或海边所以必须考虑防洪或防潮问题否则洪水一来泥砂必然堵塞填料层使湿地无法运行另外预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一来其工程总投资和一般二级深度处理工程造价基本持平如果有很好的可利用的自然条件投资将大大降低上海梦清园上海梦清园位于上海市苏州河畔,占地面积8.6公顷,是2004年完成的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期重点项目,园内引入苏州河水,通过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其完成净化,再向外排出。上海梦清园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实例。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翠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风景旅游区内,是第一批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1)根据湿地公园特点,翠湖湿地公园在功能分区上主要由为湿地游览区(167.6公顷)、湿地保护区(24.1公顷)、湿地展示区、湿地观鸟区、滨河游览区、湿地农乐区、湿地休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