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9647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第03章讲解(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光接收机光接收机 3.13.1光接收机简介光接收机简介 3.23.2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 3.33.3放大电路及其噪声放大电路及其噪声 3.43.4光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光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 3.53.5光接收机的组成模块光接收机的组成模块 3.1 3.1 光接收机简介光接收机简介 3.1.1 3.1.1 光接收机的组成光接收机的组成 光接收机分为直接检测接收机和相干检测接收机 直接检测接收机分为模拟和数字光接收机两种 数字光接收机框图 输入电脉冲 激光发送机 光脉冲衰减和畸变 的光脉冲 光纤 Pin或雪崩 光电二极管 包含光检测器噪 声的电流脉冲 放大器和 滤波器 电压脉冲和 放

2、大器噪声 判决电路和 脉冲再生器 再生的输出 电压脉冲 信号处 理设备 3.1.2 3.1.2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光接收机主要的性能指标是误码率(BER)、灵敏度以 及动态范围 。 误码率是码元被错误判决的概率,可以用在一定的时间 间隔内,发生差错的码元数和在这个时间间隔内传输的 总码元数之比来表示 。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为:在满足给定能的误码率指标条 件下,最低接收的平均光功率Pmin。在工程上常用dBm来 表示,即 3.1.2 3.1.2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接收机的最低输出光功率(用dBm来描述)和最大允许 输入光功率(用dBm来描述)之差(dB)就

3、是光接收的 动态范围 Pmax和Pmin为保证系统误码率指标条件下,接收机允许的 最大接收光功率和最小接收光功率。 3.2 3.2 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 光纤通信中对光电检测器最重要的几点要 求如下: 在所用光源的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响应度 ; 较小的噪声; 响应速度快; 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与光纤尺寸匹配; 工作寿命长 3.2.1 PN3.2.1 PN结的光电效应结的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使物 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 象叫做光电效应 。 加反向偏压后光电二极管及其能带结构 3.2.2 PIN3.2.2 PIN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 1 1 原理与结构原理与结构 PIN光电二极管的原理和结构 2 2

4、 光电二极管的波长响应(光谱特性光电二极管的波长响应(光谱特性 ) (1)上截止波长 光电效应必须满足条件 hvEg 或 c是真空中的光速, 是入射光的波长,h是普朗 克常量 即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某个临界值,才 会发生光电效应,这个临界值就叫做上截 止波长,定义为 (2)响应波长的下限 设x = 0时,光功率为p(0),材料吸收系数 为 经过x距离后吸收的光功率可以表示为 3 3 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 常用量子效率和响应度衡量光电转换效率 当入射功率为P0时,光生电流可以表示为 w1是零电场的表面层的厚度,w是耗尽区的 厚度 量子效率表示入射光子能够转换成光电流 的概率 要提高量子效率,

5、可采取如下措施: 尽量减小光子在表面层的反射率,增加入射到光电二 极管中的光子数; 尽量减小中性区的厚度,增加耗尽区的宽度,使光子 在耗尽区被充分地吸收 光电转换效率也可以直接用光生电流Ip和入射光功率p0的 比值来表示,称其为响应度 4 4 响应速度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常用响应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 时间)来表示 。 影响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3点 (1)光电二极管和它的负载电阻的RC时 间常数 结电容与耗尽区的宽度w及结区面积A有关 (2)载流子在耗尽区里的渡越时间 下图为漂移速度与电场强度关系 若想使载流子能以极限漂移速度渡越耗尽区,反 向偏压须满足 V EsW (3)耗尽区外产生的载流子由于

6、扩散而产 生的时间延迟 5 5 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 暗电流是指无光照时光电二极管的反向电 流 。 3.2.3 3.2.3 雪崩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 1 1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APD载流子雪崩式倍增示意图(只画出电 子) 2 2 APDAPD的平均雪崩增益的平均雪崩增益 平均雪崩增益的定义为 IM是雪崩增益后输出电流的平均值;Ip是 未倍增时的初始光生电流 光电二极管输出电流和反向偏压的关系 平均雪崩增益也用一较简单的式子表示为 3 3 APDAPD的结构的结构 光纤通信在0.85m波段常用的APD有拉通 型(RAPD)和保护环型(GAPD)两种 另一种在长波长波段使用的A

7、PD的结构称 为SAM (Seperated Absorption and Multiplexing)结构 4 4 APDAPD的过剩噪声的过剩噪声 APD的过剩噪声系数为 在工程上,为简化计算,常用过剩噪声指 数来表示过剩噪声系数,即 3.3 3.3 放大电路及其噪声放大电路及其噪声 放大器输入端的噪声源放大器输入端的噪声源 放大器噪声包括电阻热噪声及有源器件的 噪声,其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高斯函 数 对随机噪声,m = 0: 3.3.3 3.3.3 场效应管和双极晶体管的场效应管和双极晶体管的 噪声源噪声源 1 1 场效应管的噪声源场效应管的噪声源 场效应管的主要噪声源有两个 : n栅漏

8、电流的散粒噪声 n沟道热噪声 (1)散粒噪声 散粒噪声其功率谱密度为 e0为电子电荷, C,Igate是场效应管的栅 漏电流 (2)沟道热噪声 功率谱密度为 gm是场效应管的跨导;是器件的数值系数,对Si FET, ;对GaAs FET, (3)输出瑞的总噪声功率 当Rb足够大时,上式中的第一项可以忽略,因此 得到 2 2 双极晶体管的噪声源双极晶体管的噪声源 (1)散粒噪声 功率谱密度为 Ib是晶体管的基极工作电流 (2)基区电阻的热噪声 基区电阻的热噪声在输入端作为串联电压噪声源 ,谱密度为 (3)分配噪声 功率谱密度为 将集电极回路里的噪声源等效到输入端, 可等效为一个串联电压噪声源,功

9、率谱密 度为 对双极晶体管,有下列关系存在 双极晶体管放大器输出端的总噪声功率为 3.4 3.4 光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光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 灵敏度计算的一般方法灵敏度计算的一般方法 0码被误判为1码的概率 : 1码被误判为0码的概率 : 总误码率BER : 1. 1. 灵敏度的精确计算灵敏度的精确计算 总噪声包括放大器的热噪声和光电检测器 的噪声。 放大器噪声的概率密度: 光电检测器的噪声概率密度: 总噪声Z=X+Y的概率密度: 2 2 接收机灵敏度的高斯近似计算接收机灵敏度的高斯近似计算 高斯近似,即假设APD光电检测过程的概率密度 函数也是高斯函数。 在高斯近似下,放大器和均衡滤波器输出端

10、的总 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依然是高斯函数,其方差为 两噪声方差之和 对0码 对1码 当判决电平为D时,“0”码误判为“1”码的 概率为 令 ,对上式进行变量交换 同样“1”码误判为“0”码的概率为 令 ,上式变换成 如果接收的随机脉冲序列中“1”码出现的概 率等于“0”码出现的概率,总误码率为 为使总误码率达到最小,一般令E01=E10 只需使 Q值和误码率的关系 3 3 影响光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光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1)灵敏度与放大器噪声的关系 bmax与z的关系 (PIN光电二极管作检测器) (APD作检测器,工作在最佳雪崩增益) 放大器噪声的大小与最佳雪崩增益有关 (2)接收

11、机灵敏度与比特速率的关系 对比特速率较高的系统,接收机灵敏度与 比特速率的关系为: 当用PIN光电二极管作检测器时,比特 率增加倍频程,灵敏度大约下降4.5dB ; 当用APD作检测器(设x0.5),且工作 在最佳雪崩增益时,比特率增加倍频程 ,灵敏度大约下降3.5dB 。 (3)灵敏度与输入波形的关系 输入 脉冲时,放大器的噪声最小,灵敏 度最高;发送RZ码时接收机的灵敏度比 NRZ码要高。 (4)消光比对灵敏度的影响 消光比引起的灵敏度的恶化量 残余光使消光比不为零 (5)激光器和光纤系统的噪声对灵敏度的 影响 激光器和光纤系统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几 种 激光器的量子噪声 模式分配噪声 模式噪

12、声 反射噪声 眼图眼图 “眼图”上可 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 ,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另外也可以用此 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 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眼图 的 “眼睛” 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 “眼睛” 张的 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 间串扰越大。 眼图对于展示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 息:可以从中看出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强弱,有助于直 观地了解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评价一个基带系统的性能 优劣;可以指示接收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 小结小结 光接收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光电检测器(光电二极管、APD) 性能指标:量子效率、响应速度、暗电流 噪声分析和光接收机灵敏度 噪声处理 光电二极管、APD噪声 灵敏度高斯近似分析 作业: P.136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