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679538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先进县创建汇报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创建促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打造中医特色品牌-渭源中医医院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汇报渭源县中医医院(2015年12月1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省卫计委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评审领导和专家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这既是对我们开展创建工作的检阅,也是各级领导对医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渭源县中医医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我院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将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检查指导,希望多提宝贵意见。现将我院开展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一、医院基本情况渭源县中医医院创建于1984年6月,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30829.39平方米,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康复楼、后勤保障楼、制剂楼六部分。医院编制床位350张,实际开放床位400张,设8个职能科室、23个临床医技科室和8个住院病区。核定人员编制54人,现有职工242人(在编128人,临聘11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9人),中级职称32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46人,大专59人。现有定西市名中医3名,市县级拔尖人才、领军人才3名,五级师承教育县级指导老师4名。医院拥有西门子

3、螺旋CT、飞利浦彩超、腹腔镜、鼻胃镜、碎石机、500mA双床双球管X光机、CR、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40多台(件)。2014年共诊治门诊病人122884人(次),住院病人7385人(次)。今年1-11月份共诊治门诊病人119108人(次),住院病人8771人(次),业务总收入360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1%、31.99%、24.93%。床位使用率75.8%,床位周转次数22.52次,人均住院日9.1天,人均门诊费用81.30元,人均住院费用2875.58元。二、主要创建举措(一)及早谋划,精心准备2012年以来,我院把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作为医院

4、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来抓,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创建“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从医德医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功能设施等方面入手,狠抓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了使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我院多次组织科室负责人到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市中医院、天水市中医院、通渭县中医院参观学习,学习借鉴上级医院和兄弟医院在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动员全院力量积极开展工作,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为确保我院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由院

5、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各科室主任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在全院形成“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分级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创建工作格局。(三)制定方案,把握标准按照渭源县建设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建设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印发了创建工作职责任务分解表和创建目录,对创建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员,做到内容明确、标准统一、目标一致。(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院领导班子将日常督导与持续改进作为创建工作

6、的重要抓手并贯穿于始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倡导“四动”(动眼、动口、动腿、动脑),推行“四不漏”(不漏项目、不漏措施、不漏督查、不漏整改),采取看、听、查、问、评、比等多种方式对全院专业学科建设、医疗护理质量、病历处方书写质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创建资料等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实行阶段目标任务“限时办结制”,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不走过场并达到预期效果。(五)正视问题,认真整改。医院不定期召开评析会议,认真剖析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对软件资料、运行病历、三基培训、科室管理、核心制度等方面的整改,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

7、评情况2012年以来,我院多次召开院委会和职工大会,对评审二级甲等医院进行充分酝酿,进行思想发动,及时动员安排,形成全院上下一盘棋、科室协调配合、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2013年年初,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二甲评审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和任务分解,及时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从临床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性强的医护人员8人,组成了二甲办公室,由分管医务科的副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二甲创建达标工作。同时,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进度质量和时限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并结合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

8、从医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以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积极准备,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力争使评审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健全了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交接班制度、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处方管理制度等,规范了医疗行为。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2013年5月10日至12日,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和省中医院副院长赵继荣的带领下,组织专家完成了对我院的二甲评审工作,我院顺利通过了达标评审。4、 创建工作重点(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就医环境2012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我院进行整体搬迁。新建医院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总

9、投资1.01亿元,2012年12月份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顺利搬迁并投入使用。医院搬迁后,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得到了显著提升,业务范围也有了进一步拓宽,我院住院床位由原来的240张增加至400张,开设内儿科、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脾胃病、糖尿病科、针灸科一科、针灸科二科、康复科等八个住院病区,对门诊诊室也进行了分科细化,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优势,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二)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全面推动我院各项改革、引导和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

10、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把握形式和发展趋势,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具有中医特色优势,中医药发展方向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相关项目。为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进一步夯实基础。(三)规范科室设置,优化就医流程1.规范科室名称。按照国家中管局关于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重新规范全院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导向标识标牌。2.优化就医流程。采取增设专职导诊人员,科学布局并实行分区诊疗,建立医疗支持中心等措施,以方便群众就医。3.坚

11、持依法执业,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核准科目和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符合率为100%。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通过请院外、院内专家举办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学术讲座等形式,营造学术氛围,培养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良好风尚,做到依法行医。医疗安全保障有力。(四)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中医药人才梯队1.队伍建设。医院领导班子4人,全部为中医药人员。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7人,全部为中医药人员。全院现有执业医师58人,中医执业医师35人,占全院执业医师的60.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1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7人,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63.6%。全院护理人员82人,系统接受

12、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82人,达到100%。2.人才培养。近三年来,我院选派30多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麻醉、护理、超声医学等专业,选派1人到西京医院进修学习胃肠外科专业,选派4名医疗卫生骨干赴浙江中医药大学参观学习,选派3人参加了全省健康工具包师资培训班,选派120余人参加了省内短期学术会议及各类培训班。拓宽了新业务,为医院培养了留得住的人才。同时接收大中专毕业实习生52人,卫生院进修学习28人。3.师承工作。2012年以来,我院聘请市二院原院长、影像科主任医师、退休专家宋国余每月来院开展一周的影像诊断和示教,定期邀请兰大二院专家协助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邀请省人民医院

13、外科专家协助开展腹腔镜手术,邀请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镜专家每月定期到我院指导开展肠镜诊断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院放射科、眼科、普外科和脾胃病科人员的业务水平。2010年启动全县第一批师承教育工作以来,我院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在院内确定了3名确有专长的中医药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6名徒弟,于2013年底全部验收合格出师。2014年以来,在总结第一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院又确定了在中医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3名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三年的传、帮、带,把继承人培养成医院业务骨干。4.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我院把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的有效捷径,常抓不懈

14、,制定了培训计划,每月定期开展以“西学中”、疾病诊断标准、中医适宜技术、医疗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临床业务技能。2012年以来,每月组织院内中医药骨干,对本院西医临床执业医师进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渭源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处方、渭源县中医院院内中医实用验方的学习培训,参学率达到100%。三年来,对全县各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药服务的25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针灸、推拿、蜡疗、熏蒸、中医正骨等21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6%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全院临床医疗技术人员每年开展两次全员培训,

15、保证每人掌握1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5.岗位“大练兵”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每年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2次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并进行拔火罐、刮痧、静脉输液、中药熏蒸等技术比武。并制定了处罚办法,对三次考试成绩在后三名的临聘人员实行解聘,正式人员调整工作岗位。2012年6月份选派10人参加由县总工会和卫生局举办的全县护理人员岗位技能比武,荣获“全县护理技能比武大赛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8月份选派3名康复科医师参加定西市中医推拿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全院营造了学知识、练本领、强

16、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6.人才梯队建设。2009年以来,我院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15人,大专生10人,填充了部分专业领域的空白,而且为今后医院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使专科人才梯队初步形成。目前,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已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正在逐步形成。(五)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临床科室均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本院病案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病案进行抽查,对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各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门诊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