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之一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6464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管理之一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管理之一讲解(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ESIGN MANAGEMENT 设计管理基础 2014/11 我们期待着设计管理不再被忽视,而 是作为竞争战略和管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前任院长 约翰麦克阿瑟 第一讲 现代设计与现代管理 1,什么是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 1966年开始在美国被提出 但是设计本身尚处于 从手工活动转为企业运作的转型期 设计企业更是年轻的企业 并无太多的管理经验的积累. 1966年英国率先设置设计管理奖, 而有关设计管理的定义 也是由英国设计师率先提出: 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 寻找最合适的设计师,且尽可能地 使该设计师能在同意的预算中 准时解决设计问题. 但这显然不

2、是令人满意的解释. 设计管理在近四十年中持续不断地发展. 2,设计管理为谁而来? 设计师这个名词在1980年代以来变得 十分流行,因为设计正在用以取代“ 创造力”的概念。 日本是最工于设计的民族, 日本的设计创造了许多奇迹 日本学者认为,“设计管理”一词是日本 首创,而日本产品具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 因素是掌握“设计管理”的优势 3,我离管理有多远? 管理: 是提高效率 的路径 也是使工作产生 乐趣的旋律 4,我会成为? 设计人? -策划人? 管理人? 设计人: 提供和创造解决方案的人, 所谓“设计的执行者” 策划人 指厘清思路,提出概念和方案的人, 所谓“设计的思想者” 管理人 指指派人选,协

3、调控制的人, 即所谓“设计的决策者” 设计人与策划人 往往没有绝对的界限 但是管理人是 提高设计执行能力 履行设计职责 的重要职位 5,什么是设计的现代性? 二十世纪人类文化最突出 的变化,就是现代设计的 崛起 奥登伯格 十英尺晾衣夹 1974年 国家大剧院一番争论之后,2000年6月悄悄开工;国家大剧院将备 受世界瞩目,不仅仅是因为两代中国人四十多年的梦想成真,还因为它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载入史册。这是当代设计空前规模运作的典型案 例。 国家大剧院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梦 幻工程揭开帷幕 设计的产业化: 在这一百年中,设计的发展出现四个方向上的宏大化趋势: 复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高技术手段

4、之多前所未有, 社会 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经济投入之超大规模前所未有,这些 因素的综合作用,就是最终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形成21世 纪最有发展前影的文化产业之一。 城市的光荣 城市的梦想 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3600平方米的超级纸屋 瑞士:“瑞士音箱”3000立方米的木料将得到再利用 匈牙利:象征的花 开放性 差异性 整合性 开放性 延展 融和 创新 铅雕“女式无袖衬衫”, 1979年 整合性 系统 结构 机制 地铁-现代城市的想像力 伦敦地铁以它的整体形象垂 名于设计史,事实上整个伦敦 地铁都是一则系统设计的神 话 CHARING CROSS地铁站因它 的壁画而闻名于世。它固执地 用圣经故事

5、装点着原本可以挂 满地铁广告的墙壁。 伦敦地铁坚持着它固执的个性 保守而矛盾,而地铁站因 此让城市呼吸到设计. 差异性 个性 叛逆 宽容 追求完美产品及 品牌形象阶段 追求心理功能产品 及高信誉形象阶段 追求绿色包装 设计阶段 追求环境亲和 设计阶段 追求理性设计 产品阶段 追求优质工艺 产品阶段 追求少量产品消费 转向非物质产品设计12 3 4 567 设计管理的需求, 恰好是设计的现代性的表现 如何确立并贯彻设计师的理想目标? 如何保证并提高设计计划的执行效率? 如何体现设计组织的系统能力? 这些问题分别构成设计管理的基本课题 6,什么是管理的现代性? 现代管理的职责,是创造良好的状态.

6、-美管理学历史与现状 弗雷德里克.W.泰勒 美国米德维勒钢铁公司的机械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1856-1915) 用科学的方法代替个人的武断 用组织的效率代替个人的负荷 用观念的革命代替物欲的驱动 管理的现代性: 计划 组织 控制 协调 两个例子: 日本新媒体艺术展 新资源:2002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节 招募志愿者: 设计节 设计学院网站 7,设计师与管理者立场的不同在哪里?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 设计者与管理者有两种不同的行为, 他们像是生活在社会丛林中的 不同行为特征的动物。 一个关于“GOOD DESIGN” 调查问卷,其中提供的关键词是这样的: 为谁设计 良好的利益 感动 设计以外的

7、东西 导向,新的生活方式 民族性与世界性 沟通 交流 满足隐藏的内心的需求 环保 接下来依据被提及的次数多少作了一个排序,排在 前三位的分别是:感动,导向与新的生活方式,良 好的利益。最后的一个工作是进行归纳。“好设计” 被界定为: 情感的(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使用者都能感受到的情 感) 未来的(提供新的生活方式的指引) 利益的(平衡企业,消费者,设计师利益的) 平等的(保有对人类的尊重,设计提供帮助,但不 使我们沦为奴隶。) 社会的(关于设计的良心) 个性的(允许设计师和消费者保持的特质) 丰富的(物超所值。对设计本身而言,成为时代的 烙印) 这是一个国内设计专业的研究者所作的社 会调查,它恰好

8、应证了英国一个研究小组发 现的,设计师通常会将“好的设计”定义为 创造力或设计意像;而管理者则倾向于定义 为为公司获取利润和为市场所接受的. 国际研究更倾向于承认: 设计师与管理者因为不同目标、教育、思考模式 的因素,而缺乏了解及造成沟通上的困难 “管理者对于利润、扩展、长期计划、员工发展 等较有兴趣,而设计师则关心短期计划及产品品 质。管理者被训练成客观性、使用分析技巧以及 处理人的问题; 相反地,设计师被训练的重点在于物,且对 于不熟悉的观念、视觉资讯以及在模糊的问题上 更为主观。” 特征 管理者 设计师 目标 长期 短期 利润/回报 产品/服务品质 生存 改革 组织持久性 建立个人专业

9、重点 人 物 系统 环境 教育 会计 手工艺 工程 艺术的 言辞的 视觉的 数字的 几何学 的 思考风格 连续性 整体的 直线的 侧面的 分析 综合 问题导向 解决导向 行为 悲观的 乐观的 适应性的 创新的 修养文化 一致性 多样性 谨慎的 实验的 管理者 与 设计师 之间 的 行为特征 对比 8,建立设计管理职能的可能性? 研究者指出: 并不是所有的设计与管理者 都在如表所指的这种差异, 而且正是这种差异使得 设计师与管理者具有彼此互补的可能性。 他们互相需要,只要缺少一个, 彼此间就会出现功能上的缺失; 如果他们需要, 如何改变他们的相互间的了解 以及在这些不同观点下如何实现相互沟通,

10、将是设计管理的重点之一。 对于现代人的行为而言,管理意味着什么? 就象从马路时代进入了铁路时代 两条轨道:制度 + 规则 = 组织 两个轮子:沟通 + 协调 = 控制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 应当让设计者来管理管理者? 还是相反? 我个人的看法是: 企业是领导风格的组织化体现 一个设计师领导的企业 会像设计师本人的行为那样 充满活力和不确定性 一群管理者领导之下的设计师 则会倾向于用设计智慧 使企业制度更稳固更完美 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已经涉入设计事务, 他们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 这种人被研究者称为 “沉默的设计师”或“隐形的设计师”; 而另一方面, 设计师通过学习 管理知识而成为管理者的例子

11、, 更是时常可以见到 今天, 设计管理者(DESIGN MANAGER) 这个名称 在通常的意义上,已被界定为 “设计组织和设计项目的管理者”. 我认为, 这是一种双重智慧的挑战 设计管理者是负责设计专业协调的人 设计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体现在负责设计 专案的组织与例行行政工作。 设计管理者的角色为协调者、激励者、传 达者、翻译者和催化者。 设计管理者的出现是设计专业成熟的标志 9,学习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必要: 设计专业要学一点管理 管理专业要学一点设计 英国有关研究者认为,设计力未被充分发挥是“管理 方面的问题”,而非设计问题;他们以英国工业界 在制造业外销市场的表现为例,其不良的因素在于

12、英国的管理者未能充分地运用设计的潜在贡献;设 计是必须被管理的,“卓越的设计并非是靠运气, 是需要实践与前瞻的企划;亦需认真地去执行与达 成的,设计管理的改善将产生较佳的设计,较高品 质的产品与较大的竞争力。” 设计需要管理。换言之,在组织内需要一管理 者专职负责设计事务, 1983年的SIAD设计管理 研讨会指出,将设计的专业认知纳入管理功能 的一部分且为管理所认同,是属设计专业成长 的一部分。 “你不能期待管理者突然地变成完全了解所有 设计的视觉化观点”.-Martyn Rowland “如果设计要让管理者更热中及了解设计,设 计师则必须对涉入管理作准备”.- Robert Heron “

13、让设计接近董事会”: 日本SONY、CANON、HONDA以及PHILIPS、3M公司的 最高执行部门、公司董事会每个月均会视察设计 部门以及审视每一个产品的设计;公司会评选最 佳的设计使其进入生产及市场,变会指派一高阶 人员为产品倡导者,使产品能够成功地设计、生 产与进入市场。 日本的设计管理强调了这种大企业运 作的结构特征,它被定义为:是为图 谋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而将设计 部门业务体系化的整理,以组织化、 制度化程序进行的管理。 对于中国设计而言: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设计的智慧 缺乏的是组织与规则的意识 没有管理的中国设计 犹如夕阳下的牛车,充满诗意, 却缺乏强劲的动势 进入管理通道的中

14、国设计 才能获得新干线一般的速度与效率 10,本课程学习的要求 本课为设计管理基础。 课程以初步了解设计管理的认识来源,了解设计过程 中影响创造与创新的管理要素;了解设计与生产、市 场、及相相关营销策略管理间的相关性;了解设计程 序及设计法规等相应的设计商务概念以宗旨。 进一步地,本课程针对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培养 其逐步具备下列能力: 设计策划能力; 设计决策能力; 设计规范能力; 执行控制能力; 设计评估能力 评价研究方法能力; 选择设计师能力等。 其中未涵盖设计组织,且不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表 现与执行能力为目标。 复习题: 1,如何评价设计师与管理者的不同职业立场? 2,设计管理课程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