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75735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复习:针对案例简答部分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该求助者的(心理、躯体)主要症状是什么? 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参考:在案例中找具体的词语):焦虑、烦躁、有内心冲突、回避行为、易激惹、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痛苦、紧张、恐惧、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下降、意向下降、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洗涤、检查)、幻听、被害妄想、精神易疲劳、易兴奋、烦恼、记忆力减退等;该求助者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参考:在案例中找具体的词语):疲惫感、睡眠差、失眠、身体疼痛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等。二、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进行病因分析)?1、生物原因:(1)性别(2)年龄、是否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3)是

2、否有家族疾病史(4)是否有身体疾病。2、社会原因:该求助者有负性生活事件:照考试案例抄一-二句话家庭教养方式: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社会支持系统:该求助者未得到理解关注和正确指导等)人际关系:缺乏交流沟通、人际接触不良等。3、心理原因:该求助者在认知方面存在认知错误: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在情感情绪方面,求助者被情绪困扰,不能自己解决;行为模式,该求助者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问题,没有解决办法。个性特征: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三、咨询师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1、该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其测试结果;2、婚姻家庭资料,家庭中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等;3、以

3、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个性特征的特点;5、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6、对未来的希望;7、早年回忆,又无负性情绪记忆;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9该求助者娱乐活动;10、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11、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12、求助者的疾病史、13、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家族史和心理咨询史、出生情况。四、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可能)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对该案例的诊断是: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诊断依据:如果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没有幻觉妄想等。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

4、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 协调一致等。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行为不偏离正轨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心理症状:生理症状:行为症状:3、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属于生活中事情,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冲突是常形的;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

5、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反应对象被泛化)。4、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5、如有心理测验,就写上:“心理测验及相关结果支持本诊断”如果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心理症状:生理症状:行为症状:3、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没有现实意义且不带有明显的道

6、德色彩;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3个月,未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精神痛苦时间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心理冲突的内容出现泛化;3、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小于6分且大于4分/(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4、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五、对该求助者需要做那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7、。2、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反应不强烈,情绪尚未泛化,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病程小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反应强烈,内容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大于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而该求助者(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

8、题。4、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特征,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5、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心因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且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地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6、与恐惧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的症状是对疾病

9、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症状,因此排除恐惧性神经症。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S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求助者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2、S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求助者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3、EPQ(艾森克人格问卷):了解其人格特征;4、MMPI(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探寻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作精神病的鉴别诊断;5、SCL-90(项症状清单):了解求助者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6、UPI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七、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那些资料整理?(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情绪情感表现(情绪低

10、落)、意志行为,如自制能力、言行一致等、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等。2、生理功能:如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3、社会功能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受影响。八、请对该求助者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1、婴儿时期:围产期、出生时的情况,包括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是否顺产。2、童年生活:走路、开始说话的时间;与大多数儿童比较,有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现在对当时情景的回忆是否完整;童年身体情况,是否患过严重疾病;童年家庭生活、父母情感是否和谐;童年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少年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有无挫折发生;少年期最

11、值得骄傲的事和深感羞耻的事是什么;少年期性萌动时的体验和对待;少年期有无严重疾病发生;少年期在与成人的关系中,有无不愉快事件发生,有无仇视、忌恨的事或人;少年期的兴趣何在,有无充足时间做游戏,与同伴关系如何。4、青年期:青年期最崇拜的人是谁;爱情生活状况(有无失恋等);最喜欢读的书籍;学习(包括升学)有无挫折;就业有无挫折;婚姻是否受过挫折;有无最要好的朋友,朋友的状况如何(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法律意识)。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他的评价。九、对本案例的确诊诊断的一般特点(程序)是什么?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就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

12、是否为精神病。2、根据求助都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4、最终做出诊断。十、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针对严重心理问题)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或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行症状,与精神病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问题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华;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十一、如何对该求助者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如神经症性心理问题)1、根据

13、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是否主动求医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神经症或重症精神病(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欲望,且主动求医)。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的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十二、案例的咨询目标有哪些?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主要有:1改变该求助者认为错误认知和错误评价。2改变该求助者的情绪。3改变该求助者精神紧张的情绪。4改变

14、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状况。5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6结束语: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十三、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评价?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是可行的;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操作的;5、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6、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

15、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是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要求。十四、制定咨询目标时应把握什么原则?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十五、与该求助者制定咨询目标时,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有效的?1、具体或量化的。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目标是应该受到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目标。2、可行。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难达到。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3、积极。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4、双方可以接受。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若双方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