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75695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浙科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案例片段一: 日本试种出一种奇特的“方形西瓜”。它的培育方法是: 当西瓜结果实后,使用方形的模壳把西瓜置于其中,成熟 后即呈正方形。它皮青翠、瓤鲜红、汁甜芳香。 通过技术手段,对于生物的一些可遗传变异, 人们进行有条件的选育新品种的生物学技术。 育种 breeding 案例片段二: 黄皮西瓜质地比较细 ,口感更加沙脆,汁多 、皮薄、糖份高,比一 般西瓜好吃。这种西瓜 是2006年的新品种。 每公斤售价高出普通西 瓜近一倍。 一、概念: 利用物理、化学因素 诱导生物发生变异,从变 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 程。 二、原理: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三、方法: 诱发突变

2、 人工选择 四、优点: 五、缺点: 点滴收获之1:诱变育种 提高“变频”、短时间改良性状、 增强抗逆性 有利个体不多(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工作量大。 诱变育种 案例片段三: 希望获得早熟抗病的优良品种。 早熟不抗病 (AARR) 晚熟抗病 (aarr) 第1年第2年 第35年 P F1 F2 A_R_ A_rraaR_ aarr AArr 杂交育种 早熟不抗病 AARR 晚熟抗病 aarr 早熟不抗病 AaRr 需要的早熟抗病品种 多次 一、概念: 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 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 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 新品种。 二、原理:基因重

3、组 三、方法: 杂交 自交 选择 纯合化 四、优点: 集“优”、简便、技术含量低 五、缺点: 育种时间长 点滴收获之2:杂交育种 第1年第2年 第35年 P F1 F2 A_R_ A_rraaR_ aarr AArr 杂交育种 早熟不抗病 AARR 晚熟抗病 aarr 早熟不抗病 AaRr 需要的早熟抗病品种 多次 单倍体育种 第1年第2年 第35年 P F1 F2 A_R_ A_rraaR_ aarr AArr 杂交育种 早熟不抗病 AARR 晚熟抗病 aarr 早熟不抗病 AaRr 需要的早熟抗病品种 案例片段四: 希望短时间获得早熟抗病的优良品种。 花药离体培养 植株 P 早熟不抗病 A

4、ARR 晚熟抗病 aarr F1 早熟不抗病 AaRr 配子AR AraRar ARAraRar AARR AArraaRR aarr 秋水仙素 需要的早熟抗病品种 第1年 第2年 幼苗 一、概念: 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 用秋水仙素处理的育种方式。 二、原理: 染色体畸变 三、方法: 四、优点: 缩短育种年限、 排除显隐性干扰 五、缺点: 技术复杂、成本高 点滴收获之3: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aarr 单倍体育种 植株 P 早熟不抗病 AARR 晚熟抗病 aarr F1 早熟不抗病 AaRr 配子AR AraRar ARAraRar AARR AArraaRR 秋水仙素 需要的早

5、熟抗病品种 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 六、单倍体植株特点: 小、弱、一般高度不孕 案例片段五: 自古以来,西瓜都 是有种子。在炎热 的夏季,当人们大 嚼味甜多汁的西瓜 以消暑解渴之际, 却不得不频频地吐 出西瓜子,实有厌 烦之感。因此,人 们早就渴望获得无 子西瓜,以除美中 不足。但是,这种 奇想能够实现吗? 想一想: 1、第一年所结的果实果皮、种皮 、胚分别含几个染色体组? 2、第二年所结的果实果皮、种皮 、胚分别含几个染色体组? 3、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 4、两次传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第一年 第二年 案例片段三: 一、概念: 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 是二倍体或者多倍体,获 得

6、多倍体的育种方式。 二、原理:染色体畸变 三、方法: 杂交 秋水仙素处理 四、优点(多倍体植物): 五、缺点(多倍体植物): 点滴收获之4:多倍体育种 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只适用于植物。 六、应用: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案例片段六: 西瓜感染了病毒后,就会出 现病毒病。叶色黄绿斑驳, 叶面凹凸不平,果实发育不 良或形成畸形果。发病较轻 时,形成的果实较小。发病 严重时可造成田块绝收的现 象。目前市场上还缺乏对病 毒病有特效的药物,那么应 该怎么办呢? 一、概念: 基因工程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 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 基因(外源基因)

7、转移到其他生物物 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 状的技术。 二、原理:基因重组 三、方法: 四、优点: 五、缺点: 点滴收获之5:转基因技术 可按人的意愿改造生物,目的性强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六、应用: 抗虫棉、转基因“向日葵豆”、 “转基因超级绵羊”、“转基因超级鲤鱼” 技术复杂,操作要求精细,难度大。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原 理 常 用 方 法 优 点 缺 点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 杂交 用物理或化学 方法处理生物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秋 水仙素处理 纯种 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 子或幼苗 使位于不同个 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 体上 提

8、高变异频率 ,加速育种进 程,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供 试材料 明显缩短育种 年限 技术复杂,需与 杂交育种配合, 只适用植物 各种器官大、 营养成分高、 抗性强 只适用于植 物 育种时间最长 几种主要育种方法的比较 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 (R)小子(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子 (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已知西瓜的染 色体数目(2n=22)根据西瓜的育种流程图回答: (1)图中过程所用的试剂为 ,通过途径培育无籽 西瓜的方法叫做 ,所结西瓜果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分别为 、 。 (2)通过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 , 施用的时机和部位是

9、。 瓜农用生产的 无籽西瓜比用更受消费者青睐,原因是 。 如果能解决手续繁杂的问题,瓜农们也乐意采用途径生产的优良 品种的无籽西瓜,其优点是 。 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GGgRRrEee 绿皮红瓤无子 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未授粉的雌蕊柱头 多倍体植物糖类和蛋白质等营 养物质和含量有所增加 省去制种的麻烦 (3)种子公司用品种甲作母本、品种乙作父本,通过途径制 得杂交种F1,待其播种开花后彼此相互授粉,结出的瓜比亲本个 大、味甜、品位高、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将此瓜所 结种子(即F2)留下,来年再种的结果是产量、品质大大下降,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这些种子胚的基因型在理论上 有 种。 杂种优

10、势 性状分离 27 (4)通过细胞融合途径形成杂种体细胞时,要使 用 和 两种化学物质。由该杂种细胞形成杂种 植株利用了 原理,使用了 技术。 若由杂种植株去获得单倍体植株,需使用的方法是进 行 培养。 (5)为确认上述植株是否是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检查根尖 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辨明染色体数目。此时应该准备的试剂 是 、_和 ,观察的最 佳时期为 ,看到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条。 纤维素酶聚乙二醇 组织培养 花药离体 植物细胞全能性 95%酒精 15%盐酸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 有丝分裂中期33 (6)通过途径形成的F1的胚乳细胞用组织培养的 方法理论上也能形成西瓜幼苗。对它的根尖镜检, 应 该找到 个染色体组,其中 个来自母本, 个来自父本。由它结出的西瓜有籽还是没籽? 。 3 2 1 没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