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烟道余热回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5105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结烟道余热回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结烟道余热回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烧结烟道余热回收工程技术方案书天津华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五月一、总述1. 项目实施企业简介用户提供2. 设计依据,提供336烧结大烟道余热锅的设计依据。3. 设计原则3.1 采用已有的成熟技术,注重技术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2 设备选型原则:设备以国产化为主,尽量考虑设备的大型化;3.3 布置原则:考虑未来发展,合理使用场地,工艺布置和物料流程合理、通畅,尽量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3.4 整套系统工程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4. 主要设计内容余热回收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给水系统、除尘系统、烟道系统、控制系统;5. 设计概要利用烧结主抽烟道

2、内的高温段废气进行余热回收。二、系统设计方案1、工程概述钢铁冶金企业是国家支柱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些企业也是耗能大户,能耗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因此企业的节能降耗显得尤其重要。烧结工序是高炉矿料入炉前的准备工序,有块状烧结和球团状烧结两种。烧结工序能耗在钢铁企业中仅次于炼铁而居第二位,在烧结总能耗中,冷却机废气带走的显热约占总能耗的2028,而其排放的余热约占总能耗热能的49%,回收和利用这些余热,显然极为重要。余热回收主要在烧结矿成品显热及冷却机的排气显热两个方面。目前余热回收技术主要应用在冷却机的排气显热回收上。烧结机生产时,热烧结矿经过滑车在轨道上移动,通过鼓风机吹风,

3、使冷却风强制穿过料矿层,经料矿加热后,冷却风温一般温度可达300400,最高可达450左右。这部分的冷却风都可以利用其余热。烧结主抽烟道内的高温段废气热量回收有很大潜力,机尾处烟箱的平均温度为380-420(实测温度),流量为80000Nm3/h,采用热管式蒸汽回收装置回收烟气余热,在主抽烟道余热回收段加旁通管及阀门保证大烟道内排烟温度不低于130(露点温度以上)。2、工程项目基础参数2.1、自然条件地震烈度: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加速度值0.05g,建筑场地类别II类。风荷载:0.50KN/m2(n=50) 雪荷载 0.70KN/m2(n=50)2.2、气候条件:(1)用户提供当地气候

4、条件(2)、设计原始条件及要求一座144m2两座,设计参数按相同考虑,由于本工程为改造工程,空间狭窄,余热锅炉的外形尺寸设计要紧凑。a、烟气参数序号名称单位机尾备注1入口烟气流量Nm3/h80000-100000理论值2入口烟温度380-42020#、21#、22#3出口烟气温度200设计值b、蒸汽要求序号名称蒸汽备注1蒸汽压力(MPa)1.6(饱和蒸汽)2蒸汽温度()350(过热温度)3蒸汽产量(t/h) 10 理论计算值(3)、其它性能参数、烟气特性a、烟气量工况波动按20%考虑。 b、烟气成份:N2、O2、H2O,其中N2占78%,O2占21%,H2O占1%,烟气含灰量为1g/ Nm3。

5、成分为铁矿石烧结熟料,粒径为100m。、蒸汽品质钠 15g/kg 二氧化硅 20g/kg、所提供软化水水质参数:锅炉给水、锅水质量标准执行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2008)中有关规定。锅炉正常连续排污率 :2%硬度: 3e/L 油: 1mg/L 铁: 50g/L 铜: 10g/L 钠: 15g/kgSiO2: 20g/kg PH值: 8.59.2、电源动力电源:10.5kV7%/380V15% VAC直流电源:220V/24V VDC 3、设计要求及区域范围3.1、设计要求3.1.1主要执行标准及规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低压配电装置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范(HG20583-1998)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HG20546.2-1992)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HG20580-1998)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20585-1998)钢制立式圆筒形固定顶储罐系列(HG21502.1-1992)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20643-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HGT20645.

7、4-1998)钢制有缝对焊管件(HGT21631-1990)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3.1.2项目设计指标烧结大烟道余热回收系统蒸汽总产量为10t/h、1.6Mpa、350,蒸汽全部进入公司蒸汽管网。此数据为保守值,当烟气量增多或烟气温度增高时。蒸汽量会相应增加;当烟气减少或温度降低时,蒸汽量会相应减少。3.1.3项目设计原则 结合用户现场状况及项目设计目标,采取系统安全,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确定本项目的建设方案。3.1.4系统安全a、系统设计时,通过科学计算,确保生产系统正常运行;b、烟气温度在蒸发器内放热后,烟气温度降低到200度以上,保证后续设备不受腐蚀。3

8、.1.5工艺可靠系统通过省煤器、蒸发器等设备组合、系统控制部分,使烟气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确保蒸汽蒸发量的稳定可靠。整个系统工艺设计、施工严谨、紧密可靠。3.2、设计区域范围1、烟气系统:从烧结烟道取口处阀门开始,至循环烟道进口阀门止(含阀门、膨胀节、除尘器、余热回收装置、烟道等);2、汽水系统:由界区内除氧水系统的进水口开始至汽包出口法兰(含阀门);3、钢构:余热回收装置本体钢架的设计制作;4、其它:负责余热回收界区内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5、土建基础施工;6、运输、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4、余热回收工艺系统4.1、工艺组成根据现场情况,余热锅炉可采用卧式结构或立式结构。工艺上采用单压自然

9、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烟气余热产蒸汽,实现余热回收。系统由蒸汽发生器、省煤器、汽包、上升管、下降管、汽水管路、除氧器、电控系统、钢架等组成。4.2、工艺流程烟气系统流程:来自烧结大烟道的混合烟气380-420(1区20#-380,2区21#-400,3区22#-420)左右,先经蒸发器、在进入省煤器,烟气温度降到200左右从余热锅炉下部排出,经原进风管道,经烟道连接实现烟气余热利用。水汽系统流程:外来104的除氧水,经水给泵补入省煤器后进入蒸汽聚集器,然后通过下降管进入低压蒸汽发生器,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后形成汽水混合物通过上升管进入蒸汽聚集器;在蒸汽聚集器内蒸汽与水分离产生1.6MPa过热蒸汽外

10、输用于生产。如工艺流程图(另附):4.3、余热锅炉辅助系统疏放水系统-锅炉本体范围内的各设备、管道的最低点设置疏、放水点,确保各下降管、省煤器、蒸发器等的进出口联箱疏、放水的畅通。放汽系统-在系统的最高点,设置放气点,当上水和启动时,排去锅炉内空气和不凝结气体。排污系统-在汽包的盐段设连续排污,在水系统的下联箱设定期排污,排去适量的锅炉污水以确保蒸汽品质。在锅炉下部配置的定期排污扩容器。事故放水-当锅炉汽包水位高于紧急水位时,打开电动事故放水阀,防止汽包满水。蒸汽放散-当设备故障时,中蒸汽能够通过锅炉的集汽箱实现紧急快速放散蒸汽。紧急放散系统和安全阀的排汽配置消音器。汽水取样系统系统配置汽水取

11、样分析装置。包括取样口至取样冷却器间管道、阀门等以及汽水取样器。汽水组合式取样系统包括以下几点:给水取样:PH值、电导率、O2低压炉水取样:PH值、磷酸根、电导率中压炉水取样:PH值、磷酸根、电导率低压过热蒸汽取样:电导率、SiO2给水系统系统设置了中、低压和除氧给水系统,由电动给水泵完成。5、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5.1、系统型式采用单压、自然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烧结烟气余热产生蒸汽,实现余热回收。5.2、余热回收系统组成本系统是该项目中的核心部分余热回收产出1.6Mpa、350过热蒸汽并入管网。由蒸发器、省煤器、汽包、以及上升管、下降管。设备辅助系统包括汽水管路、除氧器(含内件)、定排、连排

12、、取样、加药、水泵、仪表系统、钢架等组成。 余热回收设备集中放置,设备顶部平台上设置一台汽包,并设置除氧器。5.3、余热锅炉系统设计5.3.1锅炉烟气进口至出口,烟气阻力小于1000Pa。5.3.2系统正常排污量不超过锅炉给水流量的35%。5.3.3锅炉疏放水系统确保能在一小时内将整台锅炉的水以重力放空。5.3.4管道、阀门及附件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符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5.3.5负责提供锅炉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接口设计,并提供锅炉接口清单表。5.3.6锅炉设有水压试验接口,提供试验方法和详细说明(包括试验用水的水质和水温)。5.3.7供测量烟道及余热锅炉本体各段温度的测量元件。5.3.8在

13、符合设计条件及正常投运时,保证达到以下运行性能:、锅炉在设计工况参数下能达到额定值。并保证长期安全运行,所有附件及配供的测控设备均能正常投运。、主蒸汽额定汽温偏差为5,在可能运行的条件工况下,各段受热面的金属壁温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锅炉从启动到最大连续负荷范围内,水循环安全可靠。、锅炉露天布置,采取可靠的防雨,避雷措施。、锅炉设计在定压运行下有良好的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在变负荷运行时,锅炉应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以适应系统或控制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偏差。、锅炉设计有有效的停炉保护措施,并提供有关设备及系统。5.4、系统计算产出的热工性能参数(单套)序号项 目热侧废气冷侧水备注1流量Nm3/h8

14、0000-10000010000kg/h2进口温度/380-4201043出口温度/210350过热4设计压力MP常压2.05工作压力MP常压1.66、系统主要设备及用途6.1烟气循环系统管路6.1.1、烟道部分包括:热烟气管道、余热锅炉过渡烟道、余热锅炉烟气通道、余热锅炉出口烟道、低温烟气管道。热烟气管道、低温烟气管道和余热锅炉出口烟道均采用钢制密封壳体形式,采用外部保温结构,保温层外部设置彩钢板保护层。 余热锅炉过渡烟道、余热锅炉烟气通道采用外加强-内保温的一体化护板结构,由内衬钢板、绝热层、外壳体以及支撑钢结构组成。内衬板为搭接结构,可以在热态下很好地吸收膨胀。6.1.2、柔性膨胀节所有的膨胀接均采用非金属柔性膨胀节,用以吸收本系统热态运行时所产生的向上及向后的双向位移量,这种膨胀节具有万向补偿和避免产生由热膨胀引起的推力的功能,同时具有吸收膨胀量大、隔震、减噪、结构轻巧、自重轻等优点。非金属柔性膨胀节的使用寿命为4年。6.2烟气管道阀门在烟气管道上设置电动翻板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