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4618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讲解(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形式美的追求,几乎是任何艺术学科的共同的 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 每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和目的,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 会化的生活活动,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创造。 关于形式美 一张小小的邮票 一种药品的包装 一套服装的款式 一辆汽车的造型 一座房屋的设计 一个公园 一座城市的环境规划 关于形式美 关于形式美 形式美的内涵 1.广义: 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表现为具体 的美的形式。 2.狭义: 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音)及它们的组合 规律(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所呈现 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是对美的规

2、律的总结,概括普遍性的美的规律,诸如黄金分割 、对称、均衡、和谐等。 平面与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 想习俗,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等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 审美和追求,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型 设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往往使大多数人对规律性的东 西,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 的,而是人类社会从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积累的.比 如: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 形式美的诸要素 形式美的规律 平面构成以形式美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 力,是因为它从自然形态中有意识地提炼加工,突出对象 形式中美的本质特征

3、,将它概括、单纯、使形态比生活本 身更强烈、更鲜明。 1、对称与平衡 2、对比与调和 3、节奏与韵律 4、统一 5、比例 一、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 是在差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 鲜明对比中看到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调和 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如传 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使 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对照。把质或

4、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 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对比。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 暗冷暖,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 少,距离的远近疏密,图地的虚实黑白轻重,形象态势的动静等多方面的因素 来达到。对比手法对于海报、橱窗设计、展示设计等作用与第三者的视觉为第 一要求的设计来说,具有更强大的实用效果。 现实生活中你有可能用到 这样小的吸管、杯子、冰 盒吗?我是没有体味过。 但海报卖的也不是这些东 西,而是MINI罐装百事可 乐。 如果直接拿正常百事罐 装和MINI装对比,很难把 MINI的手感表达出来,那 么我们就加上些夸

5、张,把 常态的吸管、杯子、冰盒 都变的如拇指般大小,再 想想童话故事里可爱的拇 指姑娘,这样的百事还不 马上掏钱搞定。 关公PK 秦琼这么夸张的段子,你 还不竖起耳朵来听听吗? 以非常态对比常态 ,引发心理联想,通过 对比引发 联想 和上一 个对比背后的 联系 要 区分开 下面一则广告也是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做 了一个心理上的对比联 想 这则广告高明的运用了人的心理反射,虽然对未上 市的MINI装没有直接的手感,但捏起一支订书针肯定都 有感觉,把吸管夸张到订书针的大小,那么自然对MINI 装的百事也有的一个心理的感觉。(这则广告背后的联系 更多:1.本身的饮料并未出现,而是以周边用品为主角,

6、2.背景采用了百事的蓝色,在观看的潜意识中,加深对百 事的印象,3,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人心里对小东西的感 觉,投射到MINI装百事的上面) 位置对比,有点儿潜规则的味道了,主角放中间,配角靠两边,最配的隐在云中和踩 在脚下。 方向、重心、位置的对比我想也是可以化作一类的。 右面美国派海报,细看之下 从人物到标题再到演职员名单都是倾斜的,甚至整个画面都是倾斜的,各个元素的重 心不稳定,恰恰暗示了这部电影中隐晦的元素。 我们最后看一个包含了颜色质感面积位置方向表情发型服饰字体的超级对比大海报-NANA。 色调的明暗、冷暖 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方圆 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 数量的多少、疏密 距离

7、的远近 图地的虚实、黑白、轻重 形象态势的动静 对比 色彩、色调对比 颜料三原色 对比 形状对比 大 小 方 圆 粗 细 长 短 对比 方向对比 同一元素方向的变化,同时加入渐变 对比 数量对比是指元素的多少 在形象上表现为疏密不同 数量对比 对比 距离对比 对比 对比 图地的虚实、黑白、轻重 对比 形象事态对比 静 动 对比 对比 对比 大与小的对比 点、线、面 实例应用 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 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1)同种元素的组合。 (2)类似元素的组合。 (3)不同元素的组合。 调和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 同数量的

8、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 容易得到统一。 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 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 方形、形状接近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 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 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 实例应用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 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 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 调整它们之间的

9、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 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实例应用 二、对称与均衡 在造型的基础能力中,对称与均衡的 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对称指以一条线 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均衡 又称为平衡、适称,在这里均衡不是 物理学的概念,而是从视觉上看所能 达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 对称: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 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 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移动对称 扩大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 对称图形。 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服装效果图中的人体 建筑中的对称

10、(2)中心对称: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 中心对称。 公司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造型设计 瑞士 无气轮胎. 实例应用 (3)旋转对称: 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 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 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 反转对称。 反转对称 回旋对称 公司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 的规则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实例应用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公司标志设计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实例应用 2、平衡: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

11、,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等状 态时,称为平衡平衡.在图案构成设计中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 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的平衡.在生 活现象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的运动,鸟的飞翔,兽的奔驰,风吹草动 ,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我们的眼睛,在心理上感受到 一种物理的平衡(比如空间、重心、力量等)。 平衡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 谨、庄重”的感受,而平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呈现“稳”的感受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 根据

12、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 来判断视觉的平衡。在面上常以中轴线、中心线、中心点 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 平衡 平衡的构图,其形状、方向、位置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确 定的程度,以致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在这种情形 下,也就可以在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呈现出来。 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 平衡 平衡 三、比例与分割 1、比例 在平面构成中,比例是指图形或画面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面积长度等 的数量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是图形相互比较的尺度表现。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 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均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

13、的一种表现。 在自然界中可以发现很多物体都有自己的比例,例如松树上的松果,大海里 的贝壳,互生及对生的花叶、串状的花朵等等,一般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最 能引起人的美感。在生活中,书籍、报刊等设计物,大多采用这种比例。比 例美是人们视线的感觉,不同的比例分割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如端庄、朴素 、大方等。一般情况下,比例关系越小,画面越有稳定感,比例关系越大, 画面的变化越强烈,不容易形成统一。 中国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的就是比例关系 。 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对各种景 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合理安排。 比例: 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

14、彼此之间包 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比例 比例 黄金分割是指一条直线(或矩形)被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割点(或线)将较 大的部分与较小的部分分割成一定的比例(如图1 )。具体的比例公式是: AC/BC=AB/AC(AC为长边,BC为短边),其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 AC/BC1.618 1.618 黄金分割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与设计中。早在埃及设计金字塔的时候就开始使用黄 金分割。 古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对黄金分割甚感兴趣,他提出人身体 的各个部分就是以确定的黄金比例分布的。 头部:肚脐:脚部=1.618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 设计中也应用了黄金分割 图5

15、那么具体如何得到黄金分割点C呢?这里 我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1、首先画一个参考Y轴(纵轴),如图6 所示。A点位于Y轴上,水平画出AB直线 ,长度任意。 2、以A为中心,AB为半径,画一个圆, 得到与Y轴相交的X点(这里只取上方相 交点,当然你也可以取下方相交点,那 么下面的 画法也要跟着变了,这里就不 一一列出)。即AXAB。 3、取AX的中心点Z,即AZZX。 4、连接ZB,并以Z为中心,ZB为半径绘 制一个圆,得到与Y轴相交点Y(下方相 交点)。即ZBZY。 5、最后,以A为中心点,AY为半径绘制 一个圆,得到与AB相交的C点,此时AC AY。C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节奏 本是音乐中音响节

16、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 语在构成设计上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节奏 韵律 韵律原指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均称为间 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几句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 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作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 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会加强魅力 的能量。 韵律 韵律 课后思考练习: 主题作业:体会形式美法则在生活与设计中的应用实例,以节奏和韵律为主 题做构成作业二幅。 1)尺寸要求:20CM*20CM 2)时间要求:8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