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4520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传输网及其无线通信原理(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二章 数据通信业务 2.2 数据通信的业务(功能结构) 热点之一 移动数据业务的测试 n新型移动网络的业务质量保证 n完善的接入网络基础设施“IT” n必须的无网信号覆盖条件“运营的投入” n对等的无网接入终端移动DTE“用户的投入” 2 热点之二与其他行业的强强合作 n最新业界消息 n通信业新业务,高速终端,行业域间通信 nIT业制式升级,移动APP,定固、定制DTE n非专业的、行业内OEI的深入了解 n专业的行业 n新行业、新产业的 n评估业务需求、专业培训业、商务(广泛的技术支持、) 3 4 2.2 数据通信的业务 n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n所谓数据,是指能够由计算机或数字设备进行

2、处理的,以某种方式 编码的数字、字母和符号。利用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把数据从一 端传送到另外一端的过程称作数据传输。而数据通信是指按照一定 的规程或协议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整个通信过程 。 n数据通信业务 nDDN业务 n帧中继 nISDN业务 nATM业务 n传真存储转发 n虚拟专用网业务 n电子数据交换 数据网功能结构 (补充) 新业务? 5 数据网功能结构 -通信网的垂直分层、水平分级概述 6 数据网功能结构 通信终端切入 n数据网主要用于传输和交换用户信息,它是网 络逻辑功能的集合,要求具有严格的实时性。 n在任何时刻,任一点上的功能,表示当前信息由特 定输入端透明通过传

3、输网,到其特定输出端的一定 连接状态。 n只要不超过允许的数据误帧率,信息能基本可靠地 由输入端送到输出端。 7 管理 监控功能 SSoftware HHardware S/H 输入 功能 集合 H/S 广义 传送功能 H-S 输出 功能 集合 H/S 广义数据传送与管理功能 8 数据网络的层网(子层)划分 n多层结构 n层网:含互为相容的输入输出功能集,是节点、链路、 一组完全同类型的访问点的逻辑实体。 n特征信息:信息表达。 n输入输出端(口):接入点; n细分:(特定速率集)功能块。 n网络连结性 n从输入到输出,横跨层网,透明转移信息的传输功能。 9 连结方式 几种方式 n单向连结 n

4、双向连结(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n(适配、变换方式) n层网间需要数据接口适配器 n点对多点 n需聚合机构 10 网络拓扑 n层网拓扑描述网中节点集间的连接关系。 n一个层网可被分解成若干个子网及其连接链路。 n层网子网链路子网; n每个子网可进一步分解为用链路互连的小子网。 n一个子网为同一层网中的节点集; n子网可与层管理进程进行互操作。 n一条链路表示一个子网中的节点集与其拓扑邻接的 另一个子网中节点集之间的连接关系。 11 层网关系及其适配 入 端 部 分 出端 主体 部分 适配原理示意 接口部分 处理部分 其他 12 电信与数据网 是多协议网络 n正如ITU-T G.803建议描述

5、,电信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网络 ,对它的描述可以随考虑的目的不同而有多种描述方式。 n数据网络基于电信网络。 n构成电信网的各种功能可以分成两大功能群: n传送功能群将任何电信信息从一点传至其它点; n控制功能群实现各种辅助服务与操作和维护功能。 13 n数据传送网将用户信息双向或单向地从一点转移到其它点 。 n传送网也可以转移各种类型的网络控制信息,诸如它自身需要的以 及控制功能群需要的信令与操作和维护(OAM 一帧中有48个帧定位比特。 nB1、B2、B3为误码监测字节,其中: nB1: 再生段误码监测,偶校验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8位码 (“BIP8”码); nB2:复接段误码监测,“BIP2

6、4”码; nB3:通道误码监测。 32 补充SDH管理网 n1管理网组织模型 nSDH网络管理采用多层分布式管理。每一层都有预定量级 的网络管理能力。组织模型的低层(见图9.1)包含了提供传 输业务的SDH NE。NE中的管理应用功能(MAF)能与对等 的NE和中介装置(MD)操作系统(OS)通信并向它们提供 管理支持。 n在每个实体中经消息通信功能(MCF)提供通信过程 。 n每个实体的MAF可以只包含代理或只包含管理者,或者 代理和管理者都包含。包含有管理者的实体可以管理其他 的实体。 33 三级(NC/EM/NE) , 参图1-20 (P.26) 34 SMN、SMS和TMN之间的关系

7、nSMN、SMS和TMN之间的内部关系示于下图 。 【参考资料】 陈云志等编著,SDH&WDM设备与系统,人民邮电 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更详尽的 图示见下 页。 35 36 n在单个物理接口上可以提供逻辑上独立的管理通信。下图给出 了这种情况下在MCF中使用Q接口实现的管理通信的范例。 NE1/MO1NE2/MO2 37 典型系统 Lucent ITM-2000 下面介绍SDH综合传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nITM-2000系统由ITM-2000网络管理模块(NM)、ITM -2000子网控制模块(SC)和ITM-2000DXC管理模块 (XM)等部分组成。这几个模块分别实现网络

8、管理层和 单元管理层的功能: ITM网络管理模块(NM)实现对整个SDH网的网络管理功能 ITM于网管理模块(SC)实现对SDH ADM及终端设备的单元 管理功能 38 39 子网控制模块(SC) 网络管理 模块(NM) SNMP与TMN nSNMP (简单网络管维协议) n源于计算机局域网LAN n版本V3,v4 n多数基于UNIX, 如OpenView等 nTMN n曾经”七国八制”,1990s初期 n电信网络的运维协议 n源于CCITT和ITU 40 移动终端与 地面移动通信网 络 2G/GPRS3G 的协议过程、网 络融合 2G,3G融合,涉及的移动有关的 MAP信令应用部分(SS7)

9、及原理 2G3G的信令互通原理 nCome From NUPT References 41 “会话” 结束 开始- 用户PDU 请求 (如拨号) “握手” Req.Resp. MAP寻址认证 “握手”协议 过程 Req.Resp. 移动终端MS 接入“消息”协议过程 . MAP 42 MAP信令过程 43 信令接入的传输控制层TCAP 44 45 46 47 48 49 50 7#信令监测系统 -互联互通示意图 51 From Paper (in chinese) 2G,3G,4G的不断演进 52 2G 3G/IP/MobileIP 4G GPRS 基础网络设施 53 2.3 多媒体 通信业务

10、 54 通信业务及其类型 1.分配型业务 2.交互型业务 l会话型业务 l消息型业务 l检索型业务 通信业务对网络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传输带宽 2.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3.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和广播式通信 4.支持对称和不对称连接方式 5.在一次呼叫过程中可修改连接的特性 6.呼叫过程中可建立和释放一个或多个连接,多个 连接间应保持一点的同步关系 低速(CS型)高质量编码H.264 n编码特点(简介) nGOP的灵活设置 n1x4,3x3,4x1等 n3类质量选择:基本型、增强型、分层数据 n可选速率 nGOP有关 55 56 2.3 多媒体通信业务 n多媒体指多种媒体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

11、都存在紧密联 系,具有同步性与协调性。 n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 集成性 n多样性体现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再现过程; n交互性和集成性体现在所处理的文字、数据、声音、图 像、图形等,是一个有机整体。 n可控性体现在,使用者对信息处理的全过程能进行完全 有效控制。 定义 57 2.3.1 多媒体通信业务及其特点 由视频、图像、音频、数据等多种媒体组成。从不同的角度 ,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业务类型。 n1、多媒体通信业务及其类型 n由业务的应用形成来划分:分配型业务、交互型业务。 n(1)分配型业务 n广播业务不由用户参与 n可由用户参与控制型广播业务,信息体(如帧序列)

12、循环提供给用户 图文电视、远程教学、电子广告、 新闻检索、软件发布等 58 n会话型业务 n以实时(非存储转发)端到端的信息传送方式,提供用户和用户或 用户和主机之间的双向通信 n消息型业务 n经存储单元,用户和用户之间的通信(转发)。如存储转发、信 箱、或消息处理功能(如信息编辑、处理和变换) n检索型业务 n如面向公众使用、根据用户需要向用户提供 (2)交互型业务 新业务 定义 可视图文、图形图像检索、 文件检索、数据检索等 59 2、多媒体通信业务对网络的要求 n(1)传输带宽要求、信息压缩措施 n数据量大;压缩以损失原始数据信息量为代价,业务质量有一定影响;对通信 网的传送能力要求高。

13、 n(2)实时性要求 n除与信息编解码有关外,还与网络速度、通信协议有关。 n如 n语音传输最大可接受延迟 0.25s n分组交换分组间最小延迟应小于 10ms n实时性影响因素:采样、编码、数据包组装、传输、缓存、解析包、译码、在 用户终端上的表现(可靠、保序)等;所以传输管理较复杂。 n(3)点到点、点到多点和广播式通信(单播与多播) n(4)其他 对业务的 时间粒度 定义 60 2.3.2多媒体通信技术规范与标准 n不断有新技术出现,如WebTV。标准化的有: n1、MPEG-1标准VCD n1.52.0Mbit/s数字存储媒体 n2、MPEG-2标准DVD n完整标准体系 n第一部分

14、系统。说明系统编码层,定义复接结构、实时同步方法 n第二部分 视频。说明编码格式,图像重建的解码处理过程、实现方法 n第三部分 音频。说明编码表示方法 n第四部分 一致性测试。说明检测编码流特性的过程,上述三部分的测试方法 61 62 nMPEG-2标准 n数据码流类别 n传输码流 TS(Transport Stream) n节目码流 PS(Program Stream) n传输码流包大小 n130192个字节范围 n传输码流包头部:4字节 (可加密/使用密钥原理) n码流复接 (见图2.6, MPEG-2 系统层简要框图) n(其他见补充) MEPG2的典型应用 n视频通信与视频终端 n传输

15、终端 n单机终端 (模块通信) 63 Mpeg-2 终端 nDVB-T, DVB-S, -X nipTV,CATV nH.264等 64 65 n3、MPEG-4标准 范例:基于ARM的MPEG4视频解码器 66 表2 优化前解码过程的特征信息 各单元名称各单元所占时间比例/% IDCT40 逆量化,逆扫描和逆预测24 数据分析和变长解码14 Easy ARM2200开发板 (ARM7TDMI的体系结构, 15fps的MPEG4视频解码 ) 67 n4、多媒体信息交换标准 n在多媒体系统中,多媒体信息的产生、处理、存储、传输以及重 现涉及许多环节。 n多媒体信息交换标准 - MHEG(Multimedia Hypemedia information coding Expert Group) n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编码小组,涉及编码表示、存储、LAN接入、远 程通信网或广播网等操作的服务与应用。 新型Web视频标准 n与支持Video业务的新HTML语言 nHTML5 68 69 本章小结 n通信系统与物理媒介、传输网结构、交换方式 有关 n范例SDH TMN介绍 n媒体编码技术、应用技术的核心模块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