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71374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讲座稿[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讲座稿昌黎汇文二中 赵丽云 (一) 核心概念界定1. 生涯(career)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包括工作、职业、生活、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内容,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其工作或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national Career Decelopment Association)定义其特点为延续(time extended)、创造(working out)、目的(purposeful)、生活模式(life pattern)。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的角色的整个过程,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美国生涯

2、规划大师Super等人认为生涯发展可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弱5个阶段。2. 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以人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及相关角色的选择与发展,包括对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其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事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生涯规划观念认为:每项职业对社会都有独特贡献;事业是生命的重要部分,人有寻求生命意义和方向的动力,即理想;要求我们回顾过去、探索现在和将来,重建信心,制定目标;通过规划不同的生命角色才能迈向多元的人生目标;生命意义和目标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实现;探索自己、了解

3、自我定位和需要;规划事业时要考虑社会环境的操纵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生涯规划的技巧可以从适当的辅导中学习。3. 生涯规划教育(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包含自我发展、生涯探索、生涯管理三项内容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教育。由于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小学到大学持续贯穿于所有学生全方位生命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实现生涯发展的目标。4. 狭义的职业规划(career/job planning )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它随着个人价值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4、变化而动态发展。 (二) 生涯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始于20世纪 6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它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企业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普遍欢迎。在学科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目前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主要有: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1.职业-人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经典性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金森教授提出。1909 年帕金森在其所著的选

5、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它特征。二是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职业-人匹配主要分为两大类型:(1)因素匹配。比如,需要较强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与掌握该特殊知识技能的择业者相匹配 飞行员、药剂师等职业;劳动量大、强度高、时间长、条件差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工地建筑者、环卫工人等职业。(2)特性匹配。比如,具有独立、创造精神的人适合做科研工作,富有想象力、理想化的人适合做艺术家,原则性强的人适

6、合人事、调查等工作。帕金森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2.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职业性向)理论 霍兰德(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他明确提出

7、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由此他指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性向理论,指出决定个人选择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性向”:实际性向、调研性向、社会性向、常规性向、企业性向、艺术性向。1实际性向这种类型的人真诚坦率,较稳定,讲求实利,害羞,缺乏洞察力,容易服从。他们一般具有机械方面的能力,乐于从事半技术性的或手工性的职业,如运动员、管道工。装配线工人等。这类职业的特点是有连续性的任务需要却很少有社会性的需求,如谈判和说服他人等。2调研性向这种

8、类型与创新型几乎相反。这一类型的人为了知识的开发与理解而乐于从事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工作。这些人思维复杂,有创见,有主见,但无纪律性,不切实际,易于冲动。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较多认知活动的职业,如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数学家和大学教授。在商业性组织中,这类人经常担任的是研究与开发职务及咨询参谋之职。这些职务需要的是复杂的分析,而不必去说服取信于他人。3社会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喜欢为他人提供信息,帮助他人,喜欢在秩序井然、制度化的工作环境中发展人际关系和工作。这些人除了爱社交之外,还有机智老练、友好、易了解、乐于助人等特点。其个性中较消极的一面是独断专行,爱操纵别人。社会型的人适于从

9、事护理、教学、市场营销、销售、培训与开发等包含着大量人际交往活动的职业。4常规性向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结构性和规则性的职业,如会计和银行职员。这一类人容易组织起来,喜欢和数据型及数字型的事实打交道,喜欢明确的目标,不能接受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些人可以用这一类的词语来表述他们:服从的,有秩序的,有效率的,实际的。如果用不太客气的话说,就是缺乏想像,能自我控制,无灵活性。这种个性类型的人最适于从事事务性的职业,如会计、出纳员、银行职业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5企业性向这种类型的人与社会型的人相似之处在于他(她)也喜欢与人合作。其主要的区别是企业型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他人(而不是去

10、帮助他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这种类型的人自信,有雄心,精力充沛,健谈。其个性特点中较消极的一面是专横,权力欲过强,易于冲动。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语言活动的职业,如管理人员、律师。6艺术性向这种类型与传统型形成最强烈的反差。他们喜欢选择音乐、艺术、文学、戏剧等方面的职业。他们富有想像力,直觉强,易冲动,好内省,有主见。这一类型的人语言方面的资质强于数学方面。如果用消极一些的语言描述,这类人是感情极丰富的、无组织纪律的。具有这种性向的人会被吸引从事那些包含着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职业,如艺术家、广告创意人员。实际上,每个人不

11、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性向,而是可能为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霍兰德认为,这种性向越相似,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霍兰德假定大多数人可以归为六种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型。而工作环境类型也可以分为这六种。因此,可以用霍兰德的理论来考察人和环境之间的匹配性。霍兰德还设计了一个名为自我定向的问卷来测试个人的类型模式。霍兰德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I Preference lnventory)和自我导向搜寻表(Self-directed Search)两种职业兴趣量表,作为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霍兰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

12、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由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和职业生涯层面理论组成。这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 (1)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舒伯(1953)将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了职业生涯阶段理论。l 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出生至14岁。孩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发展自我概念,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且经过不断的尝试,修饰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自我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l 探索阶段

13、该阶段从15岁至24岁。青少年在这一阶段通过学校生活与闲暇活动,开始研究自我能力及角色,并进行职业上的探索。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确定职业偏好。l 确立阶段 该阶段从25岁至44岁。就职以后的人发现真正适合于自己的领域,并努力试图使其成为自己的永久职业。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生活统整、稳固并力求上进。l 维持阶段该阶段从45岁至65岁。人们主要是保持现有的职业位置,按既定方向工作,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l 衰退阶段该阶段为65岁以后。由于生理及心理技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逐步退出职业

14、劳动领域。(2)职业生涯层面理论1980年,舒伯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并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即生涯彩虹图。1.纵贯一生的彩虹生活的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成人后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略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个个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

15、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如果发展的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由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以上图为例,半圆形最中间一层是儿童的角色,也是为人子女的角色。这个角色一直存在。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的照顾,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陪伴父母,赡养父母。第二层是学生角色。一般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加强,20岁以后大幅度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但在3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又出现

16、,特别是4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几乎占有全部的生活空间,但几年后就会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这是由于在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所以重回学校来充实自我。学生角色在35、40、45岁左右回升,正是这种现象的反应。第三层是休闲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稳的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这是和退休有关的缘故。在现代生活中,平衡工作与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第四层是公民。这个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第五层是工作者角色。一般在25岁以后,人就要开始参加工作,从此以后,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