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670331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筑工程安全施工(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 川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6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基坑支护方案-三、临时施工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四、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五、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六、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七、“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措施-八、机械防护措施-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类乌齐县重庆援藏医疗门诊大楼项目建设单位:昌都市类乌齐县卫生局设计单位:西藏昌都地区建筑勘察设计院施工单位:川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新鲁班工程监理有

2、限责任公司质监单位:昌都市类乌齐县质量监督股建设地点:昌都市类乌齐县人民医院 工程等级:二级,建筑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建筑面积:2883.20,总高:15.15m,基底面积:691.30。基坑施工专项安全方案一、 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本工程基础形式采用独立柱基础,勘察埋深为-4.2m,若考虑基础影响或不符基底地质报告与实地尺寸及埋深可另作调整。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沙夹石。二、 开挖以前施工准备工作1、 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开挖土层的地质,运输道路,邻近建筑地面障碍物,全面规划场地,准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2、 事先细读勘察工程院提供的地质

3、资料并结合实地地质状况。3、 动工前,对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办好签字手续。三、 土方开挖1、 因为工期近,工作量大,故采用大型挖机进行基础开挖,弃土全部外运。2、 基坑开挖原则:基坑的土方开挖一次性挖土至基底,为防止土体扰动,挖土至坑底24小时内必须施工好护坡工作。3、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 开挖深度应该严格按照地下结构施工图进行。(2) 严格控制开挖段纵向放坡度。该工程采用的基础,需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为180kpa,基槽挖深以槽底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300为宜,不同挖深部位可采用台阶过度。并要时刻注意及时排除流向土坡的水流以防止土体滑坡。2米1:0.5

4、1:0.51:0.51 .52-5米(3) 加强地面的排水设施管理,并在基坑周边设备挡土墙,避免地面水流入基坑,影响基坑稳定。(4) 集水井一般设置基坑四角,如有地下水、派专人24小时值班抽水。地下水需降至基础底面以下,并持续至基础施工完毕。(5)基坑要放足边坡,边坡危险部位要另加支护,支护采用锚桩加薄型钢丝网面喷水泥砂浆,操作时随时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发生险情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撤离,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再继续施工。(6)坑槽周边不得堆放物料和施工机械,确保边坡稳定,如施工机械确需在坑槽边作业时,应对地面采取加固。(7)坑边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1.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

5、过1.5m。(8)挖土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特证上岗,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施工作业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有关规定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以免破坏基底土层结构。(10)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11)清理基础采用人工清理。(12)设置专用通道供作业人员上下,严禁施工员采用其他不安全的方法进入施工现场(坑底)。(13)若夜间施工应设置不够的照明,不得在一个作业场所只装设局部照明。四、临边防护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围网设置防护,具体设置为离基坑口边2.0m处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的立杆间距2m,护栏高为1.6米,距地2

6、0 cm 处设置扫地杆加密目式围网进行封闭设置,围网绑扎必须结实严密。2、基坑四周设置警示牌,夜间设红灯警示,禁止闲于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五、检查、观测1、检查: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对基坑周边进行巡视、检查,重点对基坑护坡顶边与地面的变化(裂纹)、顶边的干湿度进行观察,发现有变化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实施有效措施,并形成记录备查。2、观测方法及时间:(1)根据沉降观测方案的要求,在基坑的周边布置基点,用水平线控制。(2)从基坑开挖到2m时开始观测,直到基坑回填完为止,观测时间一般为3-5天一次,遇到雨天、开挖到底的3天内或变形较大时要每天观测;连续一周变形稳定后,可以每半个月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3)

7、在每次观测完毕后,技术人员要及时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当达到设计预警值时,会同有关专家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原因、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基坑护坡安全。(4)沉降观测以周遍水准点为基准进行观测,第一次测量其与水准点的高差后,以后每次观测的高差减去基准高差即可。 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二、用电量计算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机械设备计划(见主要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

8、表)。1、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表序号机 械 名 称 型 号功率(KW)数量1混凝土搅拌机350L7.512砂浆搅拌机3.013插入式振动器1.544平板式振动器1.525钢筋切断机QJ-40-15.516钢筋调直机2.517钢筋弯曲机3.518木工多用机床M4442A3.529电焊BXB-16012.0110其它5.01机械总功率P1=62.5KW现场照明用电7110%=7.1KW2、负荷计算:计算公式:S(KVA)=K(P1/(COS)K1K2+P2K3S工地总用电量(千伏安)K备用系数,一般取K=1.05动力设备的效率,即各电动机的平均效率,=0.85COS功率因素,建筑工地平均取0.6

9、K1全部动力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1取0.45K2动力负荷系数,一般取K2=0.751,该工程K2=0.80K3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K3取0.6P1全工地动力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总和P2人工地照明用电量总和总用量S(KVA)=K(P1/(COS)K1K2+P2K3=1.05(62.5/(0.850.6)0.450.8+6.250.6=1.05(44.12+3.75)=50.26KVA3、导线截面选择:用电设备离业主供电点在50米以内,只需按允许电流选择导线截面即可,容许电流可按下式计算:SIS=KS总= =1.0550.26=52.77I=1000SIS/(V线COS)=100054.2/(38

10、00.6)=133.6A查表选取导线截面502铜芯绝缘线。从已有供电线路用铜芯绝缘线导线明敷到总配电箱,选铜芯电缆(三相五线),从总配电箱到各线路,分配电箱、作电设备一律按TN-S三相五线进行布线供电。三、电路布置电路布置图附后四、临时用电安全措施(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接地保护采用TN-S供电系统。施工现场每一处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在配电箱、线路中间和末端处设三处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与保护零线相连。接地电阻施工现场每月检测一次,公司每季复测一次。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 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或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材。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

11、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得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保护零线应接至每一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配电箱)。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统一标志的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得将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2.5mm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采用铜鼻子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在配电箱内应通过端子板连接,其中保护零线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同一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不得一部分作保护接零、一部分作保护接地。2、配电箱、开关箱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屏)、分

12、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所有配电箱内应在电源侧装设有明显断点的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50-75mA,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15mA;额定

13、漏电动作时间均应小于0.1S。配电箱进、出线应在箱底进出,并分路成束加PVC套管保护;配电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排列整齐,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箱内应设置铜质的保护零线端子板和工作零线端子板。固定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应大于1.3M,小于1.5M,安装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应大于0.6M,小于1.5M,有固定支架。配电箱必须采用铁板制作,铁板厚度应大于1.5mm;配电箱应编号,表明其名称、用途、维修电工姓名,箱内应有配电系统图,标明电器元件参数及分路名称。严禁使用倒顺开关。配电箱门应配锁,有防雨、防砸措施;箱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维修

14、一次。3、现场照明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应单独设置照明配电箱,箱内应设置隔离开关、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的熔断电流不得大于15A,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施工现场照明器具金属外壳需要保护接零必须使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缆,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必须作保护接零。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应大于3M,室内灯具应大于2.4M,大功率的金属卤化灯和钠灯应大于5M。在下列情况下应现场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a.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2.4M的;b.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根据环境应为24V或更低电压);c.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的。在一个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