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914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讲解(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 -核心部落QC小组 2009年12月 QCQC小组简介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核心部落QC小组成立时间2009年1月 小组口号至善网络,永不止步!小组人数8人 课题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09年1月-2009年11月 活动课题 序号姓名性别文化程度部门小组分工 1钟柱明男硕士网维中心组长 2方玮女本科网维中心活动协调 3朱巧华女本科网维中心技术攻关 4龙涛男本科网维中心技术攻关 5耿容男本科网维中心方案实施 6刘继聪男硕士网维中心方案实施 7项莉萍女硕士网维中心成果整理 8白晓剑男本科网维中心成果整理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移动交

2、换中心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SC是GSM网络的核心,它控制所有 BSC的业务,提供交换功能及和系统内其它功能的连接。 小区全球识别码 CGI是在所有GSM PLMN中用作小区的唯一识别,CGI=MCC(移动 国家号460)+MNC(移动网号)+LAC(位置区识别码)+CI(小区 编码) 基站控制器 (Base Station Controller),是基站和MSC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 站和MSC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 网络切入失败率:=(网络切入失败次数/切入申请总数)100,网 络指网络话务最忙段,考核周期:月。 位置识别码 LAI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

3、 其结果如下: LAIMCC(移动国家号460)MNC(移动网号)LAC(位置区号码) MSC BSC CGI LAI 网络切入 失败率 选择课题选择课题 网络切入失败率网络切入失败率8%8% 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 目前 状况 选择 课题 公司 要求 月份网络切换次数网络切换失败次数网络切入失败率平均值 08年10月1926562374012.32% 12.18% 08年11月1953162291411.73% 08年12月1978932471412.49% 未达标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设定目标设定目标 活动目标设定为:网络切入失败率 8%8% 可行性分析(一)可行性分析(一)

4、序 号 厂家 网络切换次 数 网络切入失败 数 网络切入失 败率 1爱立信18663022303 11.95% 2华为16672520407 12.24% 3中兴14297116991 11.88% 4西门子8942011653 13.03% 5其它119 14 11.76% 6合计58586571368 12.18% 比例相当 无法针对厂家采取有效措施 按不同厂家设备类型的切入失败比例1 可行性分析(二)可行性分析(二) 序号项目忙时切入失败次数 累计切入失败次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MSC相邻数据错误 15559 15559 69.70%69.70% 2BSC无线信道拥塞3019

5、 18578 13.52%83.23% 3客户手机终端故障1626 20204 7.28%90.51% 4多局切换引起1393 21597 6.24%96.75% 5MSC寻址错误697 22294 3.12%99.87% 6其他29 22323 0.13%100% 症结 MSC相邻数据错误是导致网络切入失败率不达标的症结 按切入失败原因类型分析失败比例2 可行性分析(三)可行性分析(三) MSCMSC相邻数据错误减少相邻数据错误减少60% 60% 12.18%*(1-69.7%*60%)=7.09% 网络切入失败率降低网络切入失败率降低 目标实现目标实现 7.09% (小于8%) 可行性分析

6、(四)可行性分析(四) 结论:小组成员认为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结论:小组成员认为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针对症结,小组成员共找出8 8个末端原因 要因确认(一)要因确认(一)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项目 人数培训覆盖率考核平 均成绩 维护人数21100%90.55 培训人数21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1 未按要求进行 培训 是否按照既定培 训计划参加岗位 培训 检查本部门 的培训记录 1、维护人员参加培训的 覆盖率为100%、且培训 的考核优秀合格率80% 白晓剑OMC3楼2009-1-21 要因确认(二)要因确认(

7、二)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2 没有考核制 度 查看是否有考核制 度, 切换数据日常 修改是否可控 查看记录, 统计分析 1、有局数据操作核查 考核制度; 2、切换数据日常修改 的差错率基本为0。 项莉萍OMC3楼2009-1-21 操作内容考核细则执行情况 MSC相邻数据设置标准核心网局数据配制规范(编号GMCCDG200705)已严格执行 MSC相邻数据设置流程核心网局数据配制流程(编号GMCCDG200706)已严格执行 检查月份 MSC相邻数 据数据差错次 数 未按标准导致 差错次数 未按标准差

8、 错率 2008年10月3412.94% 2008年11月3512.86% 2008年12月3100.00% 有局数据核查考核制度 要因确认(三)要因确认(三) 交换网 元 网管交互时 延(秒) 交换网 元 网管交互时 延(秒) DGJMSC0.03DGWMSC0.03 DGKMSC0.04DGXMSC0.03 DGMMSC0.03DGYMSC0.02 DGOMSC0.03DG27MSC0.02 DGPMSC0.02DGFMSC0.03 DGQMSC0.04DGGMSC0.03 DGRMSC0.02DGIMSC0.03 DGSMSC0.03SZS030.07 DGBMSC0.02SZS220.

9、08 DGTMSC0.03SZS240.07 DGUMSC0.03SZS390.06 DGVMSC0.04SZS400.08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3 未按要求及 时优化 切入失败率高 的时段是否设 备负荷高。 核查核心网设备维 护记录表,现场设 备负荷健康检查。 交换切换设备日常 运行负荷要求60 (正常运行需求) 耿容OMC3楼 2009-1-22 要因确认(四)要因确认(四) 交换网元网元类型软件版本交换网元网元类型软件版本 DGJMSCMSCR12DGWMSCMSCR12 DGKMSCMSCR1

10、2DGXMSCMSCR12 DGMMSCMSCR12DGYMSCMSCR12 DGOMSCMSCR12DG27MSCMSCR12 DGPMSCMSCR12DGFMSCMSCR12 DGQMSCMSCR12DGGMSCMSCR12 DGRMSCMSCR12DGIMSCMSCR12 DGSMSCMSCR12SZS03MSC-SR12 DGBMSCMSCR12SZS22MSC-SR12 DGTMSCMSCR12SZS24MSC-SR12 DGUMSCMSCR12SZS39MSC-SR12 DGVMSCMSCR12SZS40MSC-SR12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

11、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4 软件没有 及时升级 在网管上检查软 件负荷情况及软 件更新及时性 现场检查软件 版、检查软件 升级记录 根据CC08设备运行指 导书(2007版),软 件版本R8(系统正常 运行需求) 朱巧华OMC2楼2009-1-22 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五) 结论:该末端因素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5 数据标准没 有及时梳理 检查是否有根 据局数据标准 进行配制核查 检查日常维 护数据核查 记录 网络割接数据配置标准- GMCCDG200705,局数据标 准更新周期为1次/年

12、白晓剑OMC3楼2009-1-22 月份MSC网络割接次数 MSC相邻数据错误 次数 割接后数据CGI错误 的次数 差错比率 2008年10月67343294.12% 2008年11月59292793.10% 2008年12月64313096.77% 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六) 检查月份 MSC网络割接 次数 提交的网络割接 工单数 按时完成工单的次 数 数据修改及时 率 2008年10月67676698.51% 2008年11月595959100.00% 2008年12月64646398.44%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13、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6 无网络割接 管理规范 检查是否有网络 割接规范,规范 是否被有效执行 检查规范文件,核对 网络割接记录及数据 修改操作记录表 网络割接规范规 定,收到网络割接工 单后,数据修改的时 间1个工作日 刘继聪OMC3楼2009-2-4 要因确认(七)要因确认(七) 结论:该末端因素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 完成地点 完成时间 7 无数据核查 管理工具 是否按照检查 规范进行操作 执行 检查日常维护数 据核查记录 根据东莞局数据操作 核查规范,要求数据 核查响应时间60分钟 龙涛OMC2楼2009-2-6 手工数据核查时间测量表

14、手工数据核查时间测试直方图 要因确认(八)要因确认(八) 序 号 温度 序 号 温度 序 号 温度 122.71622.54622.1 221.517234720.4 322.61821.94822.9 421.319234923.1 521.82022.55022.7 623.22123.55122.4 1422.529235922.5 1522.33020.96021.7 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结论:该末端因素不是要因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地点完成时间 8 机房运行条 件未达要求 检查机房运行 温度 现场测量 机房运行温度在15 30度之间 方玮 OMC3楼 综

15、合楼10楼 2009-2-10 要因确认(九)要因确认(九) 经过小组成员逐一确认,得出要因有2个: 制定对策(一)制定对策(一) “无数据核查管理工具”分析图 无数 据核 查管 理工 具 成立专项数据核查团队 数据核查项目代维外包 自行开发数据核查工具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为了选出经济性好、可实施性强,效果明显的对策,小组成员对每个要因 进行分析,选择最佳对策。 制定对策(制定对策(二二) 成立专项数据核查团队1 试验实施: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所有数据配制核查由朱巧华、方玮二人负责跟进,平均每天约占用 正常工作时间4小时,经10多天(2月17日到2月28日)实验,统计试验数据如下: 测试日

16、期 局数据修 改次数 人工核查数据总耗时( 分钟) 平均每次人工核查 所耗时长(分钟) 考核基准值 (分钟) 实验负责人 2009-2-1731956560朱巧华 2009-2-1842887260朱巧华 2009-2-1921386960朱巧华 2009-2-2032046860朱巧华 2009-2-211646460朱巧华 2009-2-2232107060朱巧华 2009-2-2332137160方玮 2009-2-2442726860方玮 2009-2-2521266360方玮 2009-2-261696960方玮 2009-2-2742807060方玮 2009-2-2842526360方玮 合计34231168 制定对策(二)制定对策(二) 2月17日到2 月28日,所 有局数据朱 巧华、方玮 负责进行核 查 实验实施 实施后比实施前 数据核查时间 缩短了近5分钟 ,有一定效果 ,但核查耗时 68分钟离基准 时间60分钟还 有一定差距。 实验效果 实验小结 优点: 可实施性强,有 一定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