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9053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馈异步发电机综述(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馈水冷异步发电机知识交流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交流内容 l双馈异步发电机的主要参数 l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义及系统组成 l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结构 l启动与开机 l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日常维护 l双馈异步发电机故障诊断与处置 l双馈异步发电机主要备品、备件 一、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基本参数 l工作制: 连续 l相数: 三相 l额定功率: 1520 KW l额定转速: 1800 r/min l转速范围: 1000-2000 r/min l中心高: 500 mm l额定功率下的效率:96.5% l额定功率因数: 1 l定子绕组连接方式:三角形 l定子电压: 690 V l定子额定电流: 1064 A

2、l定子额定频率: 50 Hz l转子类型: 绕线式 l转子绕组接线方式:星型 l转子额定电压: 419 V l转子堵转电压: 2018 V l最大转子电流: 450 A l绝缘等级: H 级 l结构型式: IM B3 l极数: 4 极 l冷却方式: 机壳水泠 l绕组温升限值: 105 K l转向: 从输出轴方向观察为逆时针 l防护等级: IP54 l重量: 不大于 6350 kg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义: 双馈异步发电机是恒频发电机的一种,发 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直接或间接与电网相连,并 进行能量交换。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组成如下页图 所示,图中省略了变压器、滤波器等构件。其 中定子通过并网开关

3、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 变频器接入电网。转子上装配有光电编码器。 二、双馈异步发电机定义及系统组成二、双馈异步发电机定义及系统组成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系统组成图 当发电机转速小于定子旋转磁场同步转速时, 发电机处于亚同步状态,此时转子通过变频器从电 网中吸收功率,定子直接馈送电能给电网; 当发电机转速大于 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时, 发电机处于超同步运行状态,此时转子通过变频器 馈送电能给电网,定子直接馈送电能给电网; 当发电机转速等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时,发 电机作为同步电机运行,转子有功几乎为零,既不 从电网吸收功率也不向电网馈送有功。变频器向转 子提供接近于直流的无功励磁电流。 当发电机转速变

4、化时,通过调整转子的频率 响应变化,可使定子电流频率保持恒定不变,即与 电网频率保持一致,实现了变速恒频控制。 3.1 定子(图片) 机座为焊接结构,内部铁芯叠压后由轴向扣 片拉紧;定子线圈为3相成型线圈,嵌线后整体真 空压力浸漆,绝缘等级H;三相绕组由电缆线引出 后固定在机座上的大接线盒内。 3.2 转子 转子为绕线式,转子铁心采用压力安装在轴 上;转子绕组为波形绕组,绕组K、L、M端头通 过轴孔引出后与非传动端滑环连接。 轴上安装有接地碳刷,碳刷装置于滑环室内 ,碳刷磨损到限后会带动微动开关给出报警信号 。 光电编码器安装于非传动端的轴头。 三、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结构 3.3 加热器 电机装

5、配有4个供电电压为220V功率为150W的电 加热器。电加热器的电源线已引至辅助接线盒中。具 体接线位置可参考接线盒盖板背部的接线图。 注意事项: 1)为了电机获得加热一致性,每干燥20分钟将电机转子转1/4。 2)每小时测量一次绝缘电阻。 4)电机正常工作时,必须断开加热器的电源 3.4 端盖、轴承 端盖采用铸造结构,轴承采用进口SKF绝缘深 沟球轴承。 3.6 滑环室 滑环室装在电机外部的非传动端,防护等级为 IP23;滑环装在轴上,刷架系统装配于滑环室内, 然后固定在非传动端端盖上,用传感器监控主电刷 和轴接地电刷的磨损,外接信号电缆固定于辅助接 线盒内。 3.7 接线盒 定、转子接线盒

6、均位于电机传动端顶部,从右 侧出线(从传动端看)。 定子接线盒出线每相3根, 用M12的螺栓紧固。 转子接线盒出线每相1根,用M16的螺栓紧固。 辅助接线盒安装在定子接线盒的的侧板上(定子 出线侧的对边)。 3.8 电器连接 发电机定子、转子三相绕组由外接电缆引出固 定于接线盒内。 加热器、注油泵、冷却风包等电源线及PT100温 度传感器、碳刷磨损报警等信号线均接于辅助接线 盒内。具体接线位置可参考接线盒盖板背部的接线 图。 定子接线盒示意图转子接线盒示意图 辅助接线盒示意图 四、启动、开机 l第一次启动之前或长时间不运行或放置之后启动前,应立即测 量绝缘电阻值。经过运输、储存或装机后,有可能

7、有潮气进入 ,而造成电阻值降到最小绝缘电阻以下。 l用1000 V兆欧表测量定、转子绝缘电阻: l最小绝缘电阻 冷态:(约20) Risk=10M l如果测量值达不到要求的最小值,不要启动电机,应对绕组进 行干燥。 l使用电机自带加热器进行加热(注意加热器使用方法)。 l开机运行时,如有可能先进行空载运行,检查是否运行平稳。 电机所必需的维护包括: a. 轴承维护(含润滑) b. 滑环和电刷维护 c. 清洁电机和附件。 5.1为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轴承要求定期润滑。 润滑脂牌号:Shell Albida EMS2 如因某种原因没有所要求的润滑脂,使用其他 等级相当的润滑脂,需确定两种油脂的相容

8、性和新 油脂加注量。加注时要严格保证润滑脂的清洁。 加油部位及周期: 传动端 (润滑点1)每运转3500h 加注 100g 。 非传动端 (润滑点2)每运转3500h 加注 100g 。 五、日常维护 自动注油系统(P22344036972)出厂设置为每6 小时加油1个冲程(0.18cm3)。建议第一次接完电源 线后对其设置参数及运转情况进行检查。 手动加油时需携带以下加油装置: a. 润滑油枪 (含G1/2锥形润滑头) b. 2个G1/2再润滑嘴G1/2 加油顺序: a. 电机运转时将一定数量的新润滑油脂 (相同等级)压入。 b. 从集油器中排除废油。 注:不能超过指定的润滑脂量;否则会导致

9、轴承温升过高、漏油等故障 。 附:自动注油器相关参数 lP1 及P2分别为暂停时间的时与分。0.4(4分)-59小时59 分 lP3 为每周期的循环次数(1-5) lP4 为外部故障显示的监控继电器输出信号(NO、 NC) l每冲程出油量为 0.18 cm3(出厂默认设为最大) lPP 设定的暂停时间 lrP 剩余的暂停时间 lAC 自动启动润滑循环的次数 (最大9999) lUC 手动启动润滑循环的次数 (最大9999) 5.2 电刷维护 检查周期:运行后一周,然后每隔6个月 电机静止时检查电刷状态,逐个取下并检查电刷。 a.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刷摩擦面光洁。 b. 检查电刷的同时要检查滑环

10、状态。 c. 更换所有损坏和磨损的而不能正常运行的电 刷,并用同一型号的新电刷代替。 检查电刷高度 a. 书面形式记录下电刷的磨损量,此值用于比 较。 密切注意电刷磨耗和剩余高度(=新电刷高度 的1/3) b. 如果电刷已达到或接近达到此磨损值,更换 同型号的新电刷。 c. 如果电刷监控系统反馈,请更换所有电刷。 已经检查并重新安装到正确位置的电刷必须 能在刷握里活动自如,电刷不能咔哒喀哒响,如 有响声,取下电刷检查刷握。 检查脏污的滑环组件,尤其是滑环、刷握 、连线、绝缘和刷架,如有必要应进行清洁。 检查电刷压力 如果电刷的压力达不到要求,更换损坏的刷 握 5.3 更换电刷 新电刷必须是规定

11、的型号和尺寸 a. 将电刷磨出滑环面的弧度(在电机外预磨) ,以保证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积。 b. 将电刷装入刷握,检查电刷导向和运动。 c. 用砂纸带包住滑环 (纸带宽度=滑环宽度+两端余量约200mm) d. 按电机旋转的方向将电刷按组排列预磨, 按电机旋转方向拉纸带。 为加快预磨速度,开始用粗纤维,大砂粒的砂纸来 粗磨,然后用细砂纸进行精磨,电刷接触面不得少于80% 。 e. 磨完之后,用软布仔细擦净刷面。 f. 用刷子小心刷掉磨掉的碎屑。用手指触摸电 刷,以确认没有异物。 g. 完成磨校之后,仔细清除电刷刷件,滑环和 滑环组件表面碳粉。 4.4 检查刷握 检查周期:6个月 检查刷握是否紧

12、固,并检查刷架盒的内表面。 检查底边和滑环面之间的距离=2.0+0.5mm。 检查压杆,看其是否正常起作用。 5.5 滑环维护 检查周期:6个月 滑环是电接触面,正常运行时会留下电刷的刷 痕,滑环的表面质量反映出电刷的运行特性。 电机静止时,目测滑环面。 如果滑环的径向跳动超差,要求重新磨滑环, 要求Rz10表面粗糙度。 在运行时间(约500小时)之后会出现小刷痕, 小刷痕不会影响到滑环的安全功能。如果表面有烧 结点,大面积烧伤或烧痕,滑环径向跳动超差,必 须重磨滑环。 如果出现小污点,需按旋转方向来重磨滑环。 此磨具必须与滑环的实际弯曲面一致。 尽可能不要磨掉光泽层,光泽层可保证在现有 的运

13、状态下接触良好。运行时滑环的最大径向跳动 量如下: 速度范围(r/min) 允许的经向跳动量(mm ) 超过1000 0.05 磨削时要注意滑环最小直径。 初始直径:320mm 最小直径:310mm 注意:当滑环直径小于最小直径时,必须更换滑环! 六、故障诊断与处置 6.1 温度传感器读数不正常: 一般原因是温度传感器引出线的接线螺栓松动 或 线接错。 6.2 三相电压或电流不平衡 : 一般原因是主接线盒内的连接螺栓个别没有紧 固 或导线接触面不干净。 6.3 绝缘击穿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处理 : a、电机发生异常情况,短时电压过高。 b、绝缘电阻低,原因为线圈不洁、过热、过 潮、环境温度过

14、低、绝缘老化等。 6.4 电机振动大 : a、安装不良。 b、电机转轴弯曲。 c、电机转子平衡不良。 6.5 轴承故障 A、电蚀 现象 :表面可看见斑点,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斑 点 是由细小凹坑簇集而成,继续发展就可导致波纹状表 面。 原因:电流流经轴承,就会产生电火花,从而溶 融 轨道表面。 解决办法 : 通过调整接地电刷的压力或采用绝缘轴承避免电 流 流动。 B、剥离: 现象 : 轨滚道表面被剥离,表面发生剥离后非常粗糙。 原因 :辗压疲劳。剥离常常是因为过载而过早 发生,而过载是由不正确操作导致,轴和轴承座精度 太低,安装误差,异物侵入或生锈等引起。 解决办法 : a. 找出载荷过重的原因

15、。 b. 检查工作环境并且尽量采用承载能力大的轴 承。 c. 增加润滑油的粘度和改善润滑系统以形成润 滑油膜。 d. 减小安装误差。 C、变色: 现象:轨道表面变色。 形成原因: 过热导致变色,变质的润滑油在表面沉积。 解决办法: 涂一层有机溶剂后,可以除去润滑油中的沉积。 用砂纸打磨都不能除去的粗糙面就是生锈或是腐蚀 ,如果能完全除去,那就是过热导致的回火变色。 D、 崩蚀: 现象 :崩蚀是因轴承粘住而发生,装配崩蚀造成 的痕迹沿轴向,此外崩蚀还可发生在滚子端面以及引导 档边,在回转方向上,轨道表面以及滚动接触表面的划 痕。 形成原因: 装配和移动过程损坏,径向负荷太大以致接触表 面 无法形成持续油膜,或异物侵入,预压力太、大,滚 动 体产生滑动或润滑条件差。 解决办法: a. 改进装配工艺。 b. 改进工作条件。 c. 正确预压。 d. 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和润滑系统。 e. 改善密封效果。 E、摩擦损伤和摩擦侵蚀 : 现象:摩擦表面生锈有红色和微粒,部分形成凹陷 。 在轨道表面,被作为摩擦腐蚀的凹坑相对滚动体是等距 离形成的。 形成原因 : a. 振动载荷施加在接触的部件上就会产生较小振 幅 的震荡,润滑剂会被挤出接触面,且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