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8919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作业设计考试卷答案概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充完整设计封面(3分)窗体顶端窗体底端0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2015年10月27日设 计 人审核意见同意设计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10-27 09:19单位欢喜岭采油厂.作业二大队审批意见同意设计审批人审批时间2015-10-27 09:19单位欢喜岭采油厂.作业二大队一、设计依据及施工目的(填空改错每题一分共77分)1. 设计依据: 依据(地质设计)及(工程设计)要求,编写施工设计。 2. 施工目的: 稀油补层 二、施工准备 (一)、队伍准备: 205 队 (二)、设施准备 按照小修作业现场设备设施配套要求配备。 (三)、管材准备 类型 序号 规格 钢级 长度(m) 油管 1

2、 60.3mm平 J55 600 2 73mm平 J55 1100 抽油杆 1 16mm H级 10 2 19mm H级 700 3 22mm H级 450 4 25mm H级 290 (四)、修井工具 1.443(I)特种强闭泵1台 2. 60.3mm筛管1节2m 3.110mm可拉式泄油器1套 4. Y221-78封隔器1台 作业队提供: 5.80mm通井规1个 6. 73mm冲砂笔尖1个 7.GX-G127弹簧式刮削器三、施工步骤、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施工准备 搬上,按照中油辽字【2013】182号文件小修作业指导书第三部分“小修作业设备设施及现场规范”开工准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3、。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执行( SY5727-20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1. 作业时,通井机应正对井口摆平,地基坚实。2 .值班房、工具房、发电房距井口及储油罐不应小于25m,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面对修井机侧前方30m以外摆放。3. 排液用储液罐应放置距井口(25) m以外。4 井场应设置逃生路线标志、(紧急集合点)和(风向标),设有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5 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应符合SY/T 52252005中4.1.1的规定。6井场应平整无杂物,无(积水)和油污。7 所有设备应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安装,做到“(平、稳、正、全、牢。)8 设备部件、(附件)、(安全装置)、护罩等应齐全、完好,不得

4、缺损、(变形),且固定牢靠。9设备运转部位转动灵活,各种阀件应灵活可靠、安全保险;设备油水应符合要求,保证油、气、水路畅通,不(渗)不(漏)。10 所有紧固件、连接件应紧固可靠,销子应有(锁紧保险装置);紧固件螺纹外露部分要涂抹(润滑脂)11井架倾斜角度不大于3.5 ,天车、游动滑车、井口在同一垂线上,井架上下体锁锁块、锁销到位,(护正器)工作正确。 12 井架应安装有(防坠落装置),并用(引绳)固定在方便摘取之处。13 立、放井架及井口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14 风力大于等于(5)级或夜间、大雾天气时,不应起落或伸缩井架14井架绷绳应使用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绷绳无打结、断股1

5、5绳卡安装方向应符合U型环卡在(辅绳)上的要求。卡距为绷绳直径的(68)倍,卡紧程度以钢丝绳变形1/3为准16按要求配备防碰装置,防碰天车装置灵活好用,防碰距离应不小于(2.5m),定期检查防碰装置的完好性17抽油杆吊钩应符合SY/T52362000中第4章的规定,保险销灵活好用,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缠绕(2)圈,用(4)个绳卡卡牢,并定期检验18活绳头按设备设计要求固定牢靠,游动滑车处于最低位置时,保证滚筒上余绳不少于(15)圈。19 压动力钳吊绳、尾绳应根据其型号选用(9.5mm15.5)mm的钢丝绳,每端各用3个以上绳卡卡好,卡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吊绳通过(滑轮)调节,

6、滑轮满足负荷要求,(保险销子)齐全20.液压钳应悬挂在合适位置尾绳拴牢,并配备(扭矩仪)压井:执行SY/T 5587.3-2013标准。1、 按施工设计的要求,准备好泵注设备,井控管汇,装置,管阀,管件,储液及废液回收装置,固定出口管线,备压井液、隔离液。2、 本井压力系数为0.94,选用压井液为热污水,密度1.0g/cm,温度60以上,用量30m,洗压井方式为反循环洗井,深度H:1456.66m。洗压井时防止污染油层,井内返出液体进站。 3、 压井前控制泄压至稳定状态4、 按施工设计要求使用节流阀控制进口排量,循环压井泵压不超过油层吸水启动压力,并考虑出口装置的综合性能,泵注压井液过程连续进

7、行,排量符合设计要求,控制进出口排量平衡,进出口密度不大于0.02g/cm.5、 压井的进出口管线应使用钢制硬管线,管线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安装,循环管线和管阀配件符合安全规定。6、 压井作业人员不得靠近高压管汇7、 施工过程中的液体应回收,气体应处理。8、 出口的流体,气体应监测按SY/T6227的规定执行,9、 施工现场高压区应有警示标示,按SY5727的规定执行。10洗井开泵时应注意观察泵注压力变化,控制排量由小到大,同时注意出口返出液情况。若正常洗井,排量应控制在400-500L/min。 11 压井憋压时应停泵处理,不应强行憋泵,并分析原因。若井漏失严重,应采取有效堵漏措施再进行施工。

8、 12 正常压井施工过程中,井场施工人员严禁横跨压井管线。 13 压井合格标准:进出口排量一致、密度一致,返出物无气泡,停泵无溢流。 3.起抽油杆:执行SY/T 5873-2005标准。 起出25mm光杆+25mm杆21根+22mm杆61根+19mm杆33根+开闭器+19mm杆42根+16mm杆10根+44mm活塞,并将实际起出的抽油杆数量与工程地质设计的数量进行核对。记录抽油杆弯曲、磨结蜡等异常情况。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卸负荷后,挂上抽油杆吊卡缓缓试提,如果抽油杆遇卡,在抽油杆额定负荷范围内上下活动,直至悬重正常无卡阻现象,再继续缓慢提升,若没解卡,进行倒扣起杆。 2)安装抽油杆刮油

9、器,防止井内液体污染环境。 3)选用与井内抽油杆规范相匹配的抽油杆吊卡,防止杆吊卡弹出伤人。 4)起抽油杆时,随着悬重的降低,逐步加快提升速度,提升速度应不超过(15m/min),平稳操作,各岗互相配合。 5)提放抽油杆时,人工拉送至抽油杆滑道上,并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每十根一组摆放在抽油杆桥上,抽油杆两头不准落地。 4.起泵管:执行SY/T 5587.5-2004标准。 起出油管挂+73mm平96根+泄油器+73mm平10根+防卡接头+60.3mm平48根+44mm3I泵+60.3mm平1根+筛管1节+60.3mm平2根+导锥,检查、核实,将实际起出的油管数量与工程设计的数量进行核对。并记录

10、油管、抽油泵磨损、结蜡等异常情况。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 试提,检查顶丝的退出情况和防喷装置的打开情况。试提时应缓慢提升,专人观察地锚、指重表。如井内管柱遇卡,在设备、管柱允许的安全范围内以及各级指挥人员允许的权限内上提活动管柱。 2) 起管柱时挂好吊环,井口操作人员后撤2.0米,给出起管手势后,操作手方可匀速上提,注意指重表变化。 3) 起出油管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每10根一组摆放在牢固的油管桥上,并按顺序丈量准确,做好记录。 4)下放油管过程中吊卡月牙朝上,起放油管使用小滑车和丝扣保护措施,防止损坏丝扣。 5) 起出的抽油泵与活塞统一摆放在泵架上,妥善保管,整体回收。 6) 起井下工

11、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提升速度不超过5m/min,防止碰坏井口、工具。7. 油管的规格、数量和钢级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不同(钢级)和(壁厚)的油管不能混杂堆放。8. 清洗油管管体及内外螺纹,检查油管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孔洞和(螺纹损坏)。不合格油管有明显记号并单独摆放,不准下入井内。暂时不下井的油管分开摆放9. 丈量油管使用(10)m以上的钢卷尺,丈量三次,累计复核误差每1000m应小于或等于(0.2m)10.有自溢能力的井,井筒内修井液应保持常满状态,每起(10根15根)油管灌注一次修井液。11.根据动力提升能力、(井深)和(井下管柱)结构的要求,管柱从缓慢提升开始,随着悬重的减少

12、,逐步加快至规定提升速度12.油管滑道要(顺直)、(平稳)、(牢固),起出油管单根时,应放在小滑车上顺道推下。13.起油管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油管和井下工具有无异常,有无(砂)、(蜡堵)、腐蚀及(偏磨)等情况。14.应对起出的油管或工具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标识、隔离或更换5.换井口操作规程:执行标准SY/T(5587.9)-2007 把原井的井口换成试压合格的KY21/65采油井口四通。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换井口装置时井口无油气水外溢现象,井筒内灌满修井液,使井筒保持稳定。 2)检查新换井口装置,完好.清洁,有试压合格资料,钢圈槽.钢圈匹配.完好,无损。 3)清理井口周围杂物

13、.井口周围具备换井口装置的操作空间,便于人员操作.撤离。 4)换井口装置后手轮方向符合采油要求,井口螺栓受力均匀,螺杆出头一致。 5)严禁敞口更换大四通,更换大四通时原井大四通上应安装快速防喷井口,更换的新大四通应与采油树整体安装。 6.探砂面:执行SY/T 5587.5-2004标准 下60.3mm笔尖+60.3mm油管550m+73mm油管,探砂面,有砂执行冲砂工序,无砂则起出冲砂管柱执行下步工序。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下探砂面管柱限速,当管柱下至油层上界30m时,下放速度5m/min,以悬重下降10-20kN时连探两次,确定砂面位置。 2)探砂面管柱丈量计算准确,油管内无堵塞物。

14、以内的井深误差小于或等于0.3m7.冲砂: 执行SY/T 5587.5-2004冲砂作业标准 用探砂面管柱冲砂,冲砂液为热污水,密度为1.0g/cm3,温度60以上,冲砂方式为正冲砂,冲砂至1566.26m,并充分循环洗井。然后上提管柱至原砂面以上50m,沉降2h后回探砂面,如有砂则继续冲砂,直至冲净为止。回探砂面合格后起出井内全部管柱。 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冲砂前应装(封井器)并(试压),调试合格。连接好进出口管线,不刺不漏,合理布局冲砂池,水泥车.罐车位置。 2) 管柱下端可直接笔尖或(水动力涡轮钻具)等冲砂工具,冲砂工具应根据(井况)、(历次冲砂井史)合理选择。冲砂罐要将进口出口隔离,砂量多时应及时清砂冲砂出口进冲砂池. 3) 冲砂尾管提至离砂面3m以上,开泵循环正常后,均匀缓慢放下管柱,边下边冲砂,冲砂时排量应达到30 m3/h以上的排量。 4) 每次单根冲完必须充分循环,洗井时间不得少于(15min),控制换单根时间在(3min)以内。 5) 作业机手.井口操作.(泵车)各岗位密切配合,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