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8896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石油地质学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石油地质学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石油地质学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石油地质学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概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油气水的组成和性质 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族分和组分:根据石油对吸附剂和有机溶剂选择性吸附和溶解的性能:饱和烃、芳香烃、非烃、沥青质等四种族分;油质、胶质、沥青质三种组分。3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碳和氢,其次是硫、氮、氧。 4烃类:指全部由氢和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相连成链状;无支链者称正烷烃,有支链者称异烷烃;密度、熔点、沸点均随相对分子量增加而升高;相对密度小于1,几乎不溶于水。 2)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 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低

2、碳数(C21)正烷烃多。 年代老、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 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石油:正烷烃常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3)环烷烃:相对密度、熔点、沸点都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高,但相对密度仍小于1。 4)芳香烃: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的特殊碳环苯环的化合物。属不饱和烃。单环芳香烃具特殊气味,有毒,比水轻,不溶于水,但溶于汽油、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5石油的非烃组成: 1)含硫化合物:多数情况下,以硫化氢,硫醇,硫醚,噻吩及其同系物等形态出现。根据含量分:高硫石油,S2%;低硫石油,S0.5%;含硫石油。我国多属低硫石油。 2)含氮化合物:碱性氮化物

3、:多为吡啶、喹啉、异喹啉和吖啶及其同系物;非碱性氮化物:主要是吡咯、卟啉、吲哚和咔唑及其同系物。 动物血红素和植物叶绿素都属卟啉类化合物。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要,石油有机成因证据之一。 3)含氧化合物:氧在石油中均以有机化合物存在,分酸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前者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有机酸;后者有醛、酮等,含量极少。 环烷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石油烃,易生成各种盐类,碱金属的环烷酸盐易溶于水,在与石油接触的地下水中常含这种环烷酸盐,可作为找油的一种标志。 6石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颜色变化大,从无色到黑色;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2)相对密度:20时石油的质量与4时同体积水

4、的质量的比值。一般在0.751之间。影响因素:胶质、沥青质含量大,高分子含量大,溶解气含量大,则密度大。API度和波美度与密度在数值上相反。 3)粘度: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内摩擦力的大小。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受温度影响极大);压力增大、环烷烃及芳香烃含量高、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高的,粘度大;溶解气含量高,粘度低。 4)荧光性:石油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石油中只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荧光色随不饱和烃的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加深。芳香烃呈天蓝色,胶质呈黄色,沥青质呈褐色。勘探中常用荧光性来鉴定岩样中是否含石油。5)旋光性:大多数石油具有将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

5、度的能力。且多为右旋。几分之一到几度之间。 6)溶解性:烃难溶于水,溶解度(除甲烷)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7天然气的概念:广义,自然界中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 8天然气的产状:依其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气水合物;依其分布特征可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依其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1) 气藏气:有商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 2) 气顶气:呈游离态与油共存于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3) 油溶气:含量高时,应回收。为湿气 4) 水溶气:分高压和低压,高压水溶气在降低压力下,会强烈排气。为湿气 5) 煤层气:煤层中吸附和游离状

6、态的天然气。 6) 固态气水合物:水与天然气结合形成的白色固态的结晶物。 7)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形成凝析气。为湿气9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以烃类为主,烃中又以甲烷为主。 干气:甲烷95,蓝色火焰;湿气:,重烃气5黄色火焰。 10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1) 相对密度:标况下,单位体积天然气与同体积空气的质量之比。一般0.50.7 2)粘度:随温度和压力增加而变大,随分子量增加而减小。 3)蒸气压力: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最低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对分子量越小,蒸气压力越大。 4)溶解性:天然气和水互溶性差,而与石油具有较强的互溶能力(10倍)。

7、5)扩散性: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 11油田水的概念:广义:油气田范围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2油田水的来源主要有4种:沉积水(沉积物堆积过程中保存在其中的水)、渗入水(大气降雨渗入地下空隙和渗透性岩层中的水)、深成水、转化水。 13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硅酸盐二氧化硅碳酸盐硫酸盐差。 4)溶解作用:增大孔隙。 5)破裂作用:构造裂缝和成岩过程导致的破裂,对孔隙度的影响很小,在特定情况下对渗透率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五、碳酸盐岩储集层 1岩石类型:石灰岩 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 生物灰岩 礁灰岩 2主要储集空间: 1)原生孔隙

8、:粒间孔隙、粒内孔隙、生物骨架孔隙、生物体腔孔隙等。 2)次生孔洞:晶间孔隙、溶蚀孔隙(孔径2mm) 3)裂缝:构造裂缝 成岩裂缝 风化裂缝 压溶裂缝 巨缝2cm,微缝2mm。 3储层类型:孔隙型储层 溶蚀型储层 裂缝型储层 复合型储层 4 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1)各类浅水、高能沉积环境:形成的沉积物结构较粗原生孔隙发育。 2)生物礁环境:有利于发育生物骨架孔隙。 3)潮坪环境:有利于形成晶间孔隙和鸟眼孔隙。 5成岩(后生)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1)溶蚀作用 石矿物成分:岩石的溶解度递减顺序: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含泥灰岩泥灰岩 岩石结构及构造: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但粗粒碳酸盐岩粒间、晶间孔隙发育,水溶液可较容易地通过,易进行溶解作用 地下水的溶解能力:主要取决于CO2含量及其运动性。地下水含CO2较多,且水能流动时,则溶蚀作用加快;反之,则会使碳酸盐矿物被沉淀出来,堵塞孔隙或胶结岩石。 地貌:溶蚀带多发育在河谷、湖岸附近。 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溶蚀作用最为活跃。 构造因素:不整合面、古风化壳等使孔、缝发育,为溶蚀水的运动提供了良好通道。2)白云化作用:白云石取代方解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