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8689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性与文学形式的演进导致文学形式演进的诸因素中,人性的发展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致说来,文学形式的演进有些是直接与人性的发展相联系的,有些则是间接的联系。以直接联系的来说,如通俗小说、南戏、杂剧等本是适应城市平民的享乐要求而产生的,而这种享乐要求的形成,固然有赖于城市生活(包括工商经济)的

2、日益发展,同时有赖于人性的发展,把人们on个长期艰苦生活里形成的抑制享乐愿望的特点逐渐改变。再如对人物性格的描绘趋向细致,这固然有赖于较高的艺术功力,但更有赖于随着人性发展而来的个性的丰富。倘没有丰富的个性,人物性格的描写就不能细致;而作家在这方面的功力,是只有在有了丰富的个性可供他描摹以后,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至于风格的多样化,也是如此,刘勰的文心雕龙把作品风格分为八类,司空图诗品光是诗歌的风格就有二十四类。这主要不是刘勰的分辨力不如司空图,而是由于人性的发展,作家的个性差别越来越明晰,所以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就人性的发展与文学形式演进的间接联系来看,则审美意识与文学观念是主要的中介。文学

3、艺术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文学应给人以美感,从而文学的形式也必须服从美感的需要。但人的审美意识是经常在变化的,今天认为美的事物,过些时候有可能被认为不美。因此,文学形式的演进必须顺应审美意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取决于人性的发展。四言是诗经的主体,但从东汉起,四言诗在诗歌中的主体地位就逐渐被五言诗所取代。从今天来看,五言比四言至少有三个优点:一、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这也就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所说的“(五言)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例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类漂亮的诗句,用四言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四言诗当然也有写得美的,如“昔我往矣,

4、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它的美在于这些诗句所组成的整个境界。二、四言的句式大抵以两个字为一组,每句两组,显得较为单调、板滞。五言的句式则既可由两组组成,也可由三组组成。因组合方式繁多,在同一首诗中可不断变换,故有灵动之致。三、五言诗的句子组合方式不断变换,得以与感情的起伏转折相应,因而能适应多种感情的表达需要。四言诗句式单调、板滞,其能适应的多为庄重、舒缓的感情;苍凉、怅惆、轻微的感伤或喜悦也还可以,因为那都不属于浓烈、激动、明快、尖锐一路,多少可与庄重、舒缓相通。除此以外,就难免有些扞格。四言是诗经的主体,可见这种句式以及与之相应的音节组合在诗经时代是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能引起人们

5、美感的。而汉以后,则人们普遍认为五言诗更能引起美感,在四言诗向五言诗演进的过程中,审美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节选自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导论,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性的发展和文学的演进的联系既有直接的联系,又有间接的联系。B导致文学形式演进的因素众多,但人性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C刘勰和司空图的差异,说明了人性发展而来的作家个性的丰富。D通俗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的演进就是适应城市平民的享乐要求的人性发展而产生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是人性影响文学形式演进的接见联系的重要介质。B文学艺术是与美联系在一

6、起的。文学都应给人以美感,因而文学的形式也必须服从美感的需要。C人的审美意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表现生活的文学形式的演进也必须顺应审美意识的变化。D诗歌由先秦的四言道东汉的五言的形式的演进,与人性的发展是相吻合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的风格是作家个性的表现,作家群体的个性越丰富,呈现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就越多样化。B四言诗的句式大抵以两个字为一组,每句两组,组合方式就显得较为单调、板滞。C五言诗因其组合方式繁多,在同一首诗中可不断变换组合方式,所以显得比较灵动。D钟嵘在诗品序里肯定了五言诗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方面更为详尽的优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

7、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著作郎、直史馆,加左拾遗。五年,亲拜左补阙,知制诰。未几,迁都官郎中,入为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赐第丽景门。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涂炭,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灾,上则彗孛,观者恐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注,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

8、苍生之幸也。”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同列多其直谅。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真宗即位,进左仆射。咸平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国朝以来三入相者,惟赵普与蒙正焉。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陛辞日,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大中祥符而后,上过洛,两幸其第,锡赉有加。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

9、:“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太祝。”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赠中书令,谥曰文穆。(节选自宋史卷二六五列传第二十四)注贶(kung):赠,赐。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B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C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

10、嘉其无隐D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彗孛”指彗星和孛星。古人认为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B古人席地而坐,和对方说话时离席起立,以示敬意,这种行为叫做“避席”。C“陛辞”是指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D“陛下”原指站在阶下的侍者。“陛”乃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辞。“殿下”“阁下”皆此类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蒙正固执己见,因为皇帝不同意他

11、推荐的出使朔方的人选,他就上书反对,并且经常把皇帝置于尴尬的境地,惹得皇帝很不高兴。B吕蒙正敢于提醒皇帝,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蒙蔽,要看到皇城外还有冻饿而死的百姓,这让同僚们非常佩服。C吕蒙正质朴淳厚、宽宏大度,既敢言,又有雅量,威望非常高,宋立国以来,能够三次为相的,除了赵普以外,就是吕蒙正了。D吕蒙正退休之际,依然不忘国政,向皇帝辞别之时,还专门进言,殷殷寄语。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经过洛阳,还两次到他家里看望慰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5分)(2)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2、(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宫词二首(其二)杜牧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不是恩。银钥却收金锁合,月明花落又黄昏。【注】监宫:大监。须朝:朝见皇上。却:又。8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9这首宫怨诗,全诗无一“怨”字,前人评价为“怨意自深”。请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宫女之怨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 , ”两句诗,从植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的景象。(2)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抒发了词人怀念古国,感慨今昔巨变之情。(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告诫“后人”如不以史为鉴,将重蹈覆辙。乙

13、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走关系戴希叔叔忽然打来电话,说婶婶的侄子刘学林开的一家农资零售店突遭宗龙派出所查封,问题可能不小!请谢青无论如何全力帮忙,使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谢青一头雾水,叔叔便告诉他,是有家生产假化肥的私营企业,被宗龙派出所查封,私企老板一拘留就供出了他的销售网点。刘学林因销售过该私企生产的假化肥,所以宗龙派出所顺藤摸瓜查到了他。“原来是这样!”谢青叹道,“叔,您要我做什么?”“我让

14、刘学林直接跟你说吧!他说得更清楚些。”叔叔就把电话递给刘学林。“是这样的,”刘学林接过电话,“谢哥,请你帮忙找找关系,千万不要处理我”“干吗呀?”谢青追问。“你看你看,现在假冒伪劣已成过街老鼠,你还销售这害人的玩意儿干吗?”“也不是害人玩意儿呵,只是使用后没有肥效而已!”“农民花血汗钱买你的化肥,施在田间地头却没有肥效,不能促农作物增产、助农民增收,难道还不是害人吗?”“可我卖得比别人少多了!现在都卖假货,假货成本低、便宜,真货就没人买啊!”“唉,你看你!”感觉谢青心里不爽,刘学林赶紧把电话递回。“谢青啊,他是你婶婶的亲侄儿。没办法,你还是得豁出去,帮好这个忙。要不,我陪学林他们来一趟?”叔叔

15、接过电话说。谢青努力压抑住心中的不快,尽量语气平和地说:“不用不用,叔,这打老远而来很劳累的。您放心,我会尽力!”“那你一定千方百计,用心帮好这个忙哦!”叔叔叮嘱。谢青嘴上在说“一定一定”,心里却想敷衍了事。自己是区的教育局局长,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却要把手伸向司法部门,给卖假化肥者开脱罪责,烦人,也不是那回事啊!谢青没有想到,叔叔对他也不放心,还是陪着刘学林他们,气喘吁吁,摸黑赶来了。谢青心头一紧。客客气气把他们迎进家门,给他们递过烟倒过茶后,谢青下意识地说:“如今僵尸肉、地沟油、工业明胶做的猪耳朵假食品、假药品、假日用品假冒伪劣泛滥,几乎人人受害。百姓恨之入骨,政府正在严打”“道理也是这样,”叔叔接过谢青的话,“到底是亲戚,不是外人啊,哪能忍心看着他们遭罪而无动于衷?这个忙啊,你能帮得帮;不能帮,削尖脑袋也要帮!”“这”谢青面露难色。于是,在叔叔期盼的目光里,当着刘学林的面,谢青弓腰屈背,打了无数个电话,讲了一箩筐好话,转了三十三道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联系上了宗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