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665353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

2、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下列有关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内部所有的区位特征完全一致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没有相似性 D. 同一类区域面积相等【答案】B【解析】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有相似性,A错。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B对。不同区域之间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有相似性,C错。同一类区域面积不一定相等,D错。点睛:区域有一定的特性,区域内部表示为相似性,区域之间表现为差异性,区域没有各种性质完全相同的。2.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由于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下列有关两地区的耕作制度及其成因的描述,正

3、确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是因为降水丰沛B. 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纬度高,热量不足C. 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是因为纬度低,全年高温D. 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是因为水源充足【答案】B【解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由于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是因为热量丰沛,A错误。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纬度高,热量不足,B正确。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是因为纬度低,积温高,作物生长期长,C错。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热量不足,D错。3. 长江中下游

4、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的原因是 ( )A. 雨热同期的气候 B. 黏重的土壤 C. 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 地势平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由于红壤土质黏重,不利于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B对。两地都是雨热同期的气候,地势平坦,A、D错。与农作物品种单一关系不大,C错。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原因。4.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规模大 B. 机械化程度高C. 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 粮食商品率极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长江下游平原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5、,A.B错。水稻种植业是自给农业,粮食商品率低,D错。经济发展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C对。考点: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5. 遥感的优点有 ( )探测范围大 获得信息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成本低,效益高A. B. C. D. 【答案】A【解析】遥感的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快、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均是其优点。遥感信息受地面限制小,而不是不受地面限制。故答案选B项。点睛: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遥感平台越高,视角越宽广,可以同步探测到的地面范围就越广。(2)时效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时效性强。(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获取的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

6、、人文信息,且数据来源连续,具有可比性。(4)经济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局限性:许多电磁波有待开发,还需发展高光谱遥感以及与其他手段相配合。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和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GIS技术具有查寻、存储功能,是地图的延伸,比地图更方便迅速,对。RS技术没有查寻信息功能,不是地图的延伸,错。GPS技术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对。GIS技术可以分别处理RS

7、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对。C对。【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及功能。7. 北斗导航系统可用于 ( )交通运输 搜索营救 调度指挥 导弹发射A. B. C. D. 【答案】B.8. 如果将GIS用来检测森林火灾,可以 ( )A. 预测、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 预测森林火灾的所在地点C. 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 及时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最常用于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密不可分,遥感是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本题

8、可以通过遥感获取某一区域森林火灾图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森林火灾图像、天气状况,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从而制定灭火方案;故答案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 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A. 干旱的气候条件 B. 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 人口激增 D. 过度放牧10. 在荒漠化的发生

9、、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 人类活动 C. 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 气候变异【答案】9. A 10. B【解析】试题分析:9.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干旱植被覆盖率低,风沙危害大,易产生荒漠化,所以干旱的气候条件本身就有荒漠化的威胁,而CD项为人为因素不是自然特征,故选A。10. 荒漠化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对荒漠化起决定作用,故选B。【考点定位】荒漠化的因素【名师点睛】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1.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0、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11. 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沙化 C. 裸岩 D. 次生

11、盐渍化【答案】D【解析】11.试题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地表聚集,使土壤含盐量上升,产生次生盐渍化,故选D。【考点定位】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环境问题12.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 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C. 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 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恢复荒漠区自

12、然植被。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3. 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A. 为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 B. 大量水分被带离热带雨林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 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与热带雨林关系 D. 热带雨林储存了大量的水分,破坏了当地的水平衡【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为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A对。热带雨林气温高,多对流雨,当地的降水丰富,水汽被带走少,B错。水汽有约50%来自海洋,50%来自雨林,C错。热带雨林储存了大量的水分,涵养水源能力强,维护了当地的水平衡,D错。点睛:热带雨林的降水,水汽有约50%来自海洋,50%来自雨林

13、。多对流雨,降水丰富。热带雨林储存了大量的水分,涵养水源能力强,维护了当地的水平衡。14.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热带雨林区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植体内,所以植被一旦破坏,生态系统很难恢复。所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陆地生态系统。点评:本题考查陆地生态系统。指出森林其中的热带雨林系统,学生要明确在热带雨林气候中常年多雨,所以要掌握雨水的淋刷作用很强,土壤中养分流失,从而得出答案。难度适中。世界森林日,也被称为“世界林业节”,是在1971年欧洲农业联盟大会上,由西班牙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而提出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目前全球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原因主要包括 (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水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