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1664648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GIS的南京市环境质量模糊评价研究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 班 级 环境科学08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评阅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零一二年五月摘 要通过对南京市环境质量数据的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GIS方法对南京市环境质量现状做了综合评价,完成环境质量专题区划图,直观地反映了南京地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研究环境质量“很好”和“一般”的地区占整个区域面积的比例,并将其与南京市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总体比较。运用基于GIS的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定性、定量与定位相结合的特点,评价结果直观清晰。最后分析了南京市生

2、态环境现状成因,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关键词:环境质量,模糊评价,GIS,南京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rough the Nanjing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data analysi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method of GIS curr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Nanjing city ma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matic map, can refl

3、ect the gene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in Nanjing are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good and general area occupies whole area ratio, 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Nanjing city state of the overall comparison. Application of GIS based fuzzy evaluation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4、of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positioning with combination of featur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learly.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Nanjing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countermeasur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IS, Nanjing, res

5、earchII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意义11.2 研究现状11.2.1国外研究现状11.2.2国内研究现状21.3 GIS和模糊评价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21.4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31.4.1 研究内容31.4.2 技术路线3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32.1 区位条件32.2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第三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53.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5第四章 南京市环境质量模糊评价64.1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64.2 环境公报数据与整理74.3 权重分配84.4 建立隶属函数94.5模糊评价结果及其可视化 104.5.1

6、 模糊评价结果104.5.2 模糊评价结果可视化的实现13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15参 考 文 献16致 谢17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同时使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和强度大大超出了地球的负载能力,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制约着人类的发展。据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现在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超出了地球能够再生资源能力的20%,在1970一2000年间陆地、淡水和海洋物种减少了40%。南京市是江苏省发展迅速的省会城市市,市区又是南京市发展规划的中心,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南京市环境的评价对科学

7、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和污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不断扩大,利害因素变化莫测,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了促进南京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探索南京市环境的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评价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 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环境质量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空前扩大,自然界越来越多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环境结构、功能和过程,因而逐步在全

8、球范围内开展了环境评价研究。在国外,环境质量评价也没有一个规范的评价体系,多是从某角度对生态环境质量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在意大利克雷莫纳省,采用非点源农业危险指数州PsAHD,利用.GIs技术,采用分级的方法评价了农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印度,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的社会系统进行评价,如ANUA对孟买市的各项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评价,并采用Delphi方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于1974 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通过的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 21 世纪议程 中都写入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994 年

9、, 由加拿大环境评价办公室 ( FERO )和国际影响评价学会 ( I A I A) 联合组织并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影响评价部长会议。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 现已有 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2.2国内研究现状自 2003 年 9 月 1 日环评法正式分布实施以来,为了更好地促进环境评价的有效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先后顺配套法规的制定、技术的准备和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随着GIS和模糊评价技术的发展,生环境质量评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这方面的技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我国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指标体系比较多,但大部分仍是定性的,小范围的,没有一

10、个统一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都是根据研究区域需要,结合评价区域的现状,并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进行的。2005年,李茂松以陕西略阳城区为例进行了基于GIS和模糊评价的城市环境工程地质质量模糊评价,通过对陕西洛阳地质背景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讲影响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综合质量的要素概括为动力地质作用,斜坡稳定性,岩土体地基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5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 , 将评价因子划 分为 3级; 根据评价 因子与人类活动特征的 相互影响关系, 将评价因子划分为 3类, 即敏感因子、重要因子和一般因子, 建立了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并确定了质量评价标准。在

11、G IS支持下, 建立了城市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评价因子数据库。利用 G IS空间栅格叠加分析功能, 采用 3级模糊综合评 判方法对 略阳城区 环境工 程地质 质量现状进 行了综合评价, 编制了环境工程地质质量现状综合评价图。1.3 GIS和模糊评价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GIS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区域环境规划管理、环境监测与空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输入、存储、管理、分析能力,不仅为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解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评价单元从行政单元到地理单元,从而可以更完整的了解环境质量的区域分异规律,便于指导资源的

12、合理利用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GIS是今天包括环境科学在内的许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模糊评价就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给出事物获得某个评语的可能性。将模糊评价方法用于信息系统效益评价,可以综合考虑影响信息系统的众多因素,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对它的评价结果,把原来的定性评价定量化, 较好地处理信息系统多因素、模糊性以及主观判断等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1.4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1.4.1 研究内容环境质量评价是对一切可能

13、引起环境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核心问题以是否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作为判别的标准,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于南京市的环境质量已有多位学者分别从环境要素单因子出发,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南京市相关环境质量作出评价杜凯, 周朝明.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J .上海管理科学,编辑部邮箱,2009年03期。但其没有考虑噪音因素的影响,且仅就单个要素进行评价,缺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同时研究方法单一,仅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数值型的评价结果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现有

14、的南京市环境质量数据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0 年环境公报R.2010,将模糊评判法和GIS的数据处理与专题制图功能相结合。评价反映了南京地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及区域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4.2 技术路线(1)本文以南京市各区和县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与分级标准,确定确定评价体系框架。(2)以南京市环境公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GIS和模糊评价法综合分析的评价方法,提取相关因子。(3)基于上述结论,构建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并计算结果,评价南京市环境质量状况。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区位条件南

15、京市是我国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地貌为宁镇山脉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