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4560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范文00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三女学生的困惑摘要:一名女大学生被正常的人际交往所困惑。其症状与其童年的经历以及错误的认知有关。咨询者应用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帮助来访者重建认知结构,纠正原有的认知偏差和适应不良行为,逐步改善情绪症状,使学习效率和成绩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一、一般资料:毛平(化名),女,20岁,大三学生,未婚,来自农村,有一弟弟在上高中,父母健在,家庭收入一般。衣着整洁得体,说话声音柔弱,言语清晰,思维逻辑正常,表达合理,无幻觉、妄想及感知觉障碍。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小时候性格内向,做事要做得最好,凡事要争第一,对事比较敏感,上小学后交了一些朋友,尤其是有一个非常要好的男同学到家里来

2、玩,母亲知道后极力反对,说这不正经,并要求立即同他断绝来往,自己也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之后便很少与男同学交往。从小受到的主要是传统思想的教育,20岁时考上了大学。二、求助原因:不愿与同学见面,回避社交场合,否则无法继续学习,遂产生退学念头。来访者自述,经过十年苦读考进了高校的大门,到大一下学期,与人交往时心理开始紧张,不敢看人,也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不愿与男同学接触,渐渐与女同学接触也不舒服了,后来不敢进教室与同学见面,后来,如有人座到她旁边,心就“怦怦”地跳,以至无法上课,渐渐的就怕和人接触了,越来越害羞了,学习成绩下降,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对方,躲躲闪闪,讲话时间稍长一点,便出现心跳加快、手

3、心出汗、脸红、口吃,全身发抖,因心跳过快、身体发抖而到医院检查,未发现身体异常情况。自知这样没必要,但事到临头总紧张不已,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苦恼不安,因此陷入矛盾之中,自己也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主动来寻求帮助。 相关事件:大一下学期开始,某一任课男教师年轻、英俊,自感喜欢,颇难为情,认为学生喜欢老师不正经,况且自己来自农村,父母供自己上学不容易,怕学习不好,辜负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之后遇到该老师便面红耳赤,言行失措,而男老师则对她毫无感觉,后来逐渐发展到与男同学相处也不自然。咨询室观察结果:来访者外观清秀,着装整洁,说话声音低微,眼睛不敢正视咨询师,面带羞怯。躯体状况: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

4、疾病,但上大学后与人讲话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脸红、口吃,全身发抖;因心跳过快、身体发抖而到医院检查,未发现身体异常。心理测量结果:(1)做SAS量表(标准分为72分),说明焦虑症状明显;(2)做SDS量表(标准分为62分),说明抑郁情绪明显;(3)做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总分:147,总均分:1.6,阳性项目数:48 ,躯体化:1.8,强迫症状:2.1 ,人际关系敏感:1.7,抑郁:2.1 ,焦虑:2.2 ,敌对:0.7,恐怖:3.1 ,偏执:0.7 ,精神病性:0.8 ,其他:1.2。由上可以看出,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王朋最显著的是恐怖因子分值高,其次是焦虑、抑郁、强迫因子分

5、值较高。三、评估和诊断:1、诊断标准: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此案例应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不是精神病。毛平出现的核心症状是对人恐惧,社会功能影响严重,已不能正常上学,某些社交场合尽量回避,病程持续二年,通过毛平有自知力和主动就医行为同样也可排除精神病。2、考虑诊断:根据毛平的症状,考虑是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中的心理障碍神经症,可能是恐怖症。3、鉴别诊断:(1)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焦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发生,不受环境的影响,不对特殊事物或场所产生恐惧,焦虑的内容很广泛,且缺

6、乏具体内容,其发作与引起恐惧的事物或场所无关。而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时因与某一特殊物体或环境接触时才发生,焦虑继发或伴发于恐怖情感,回避恐怖的物体或环境,焦虑症状即可减轻。所以排除焦虑症。(2)恐怖症主要是情感障碍,而强迫症则以认识障碍为主。当恐怖症病人遇到特殊事物或境遇时,立即产生不安情绪,并试图回避,一旦离开,其不安情绪就会迅速减轻或消失,病人并不因为恐怖是不合理的而产生抗拒心理。强迫症则不然,当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出现时常引起病人严重的内心矛盾和反复思考,或采取仪式动作试图减轻内心的不安。即使如此,病人的内心不安情绪也不能完全消除。恐怖症一般不伴有强迫观念和仪式动作。因此不是强迫症。(3)疑病

7、症是坚信自己患有某病而伴有焦虑情绪,而恐怖症病人是害怕自己患某病而产生焦虑情绪,所以也排除疑病症。(4)抑郁是各种神经症中常见的症状,但在本案例中抑郁症状不突出、也不占主导地位且不是首发症状,所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4、诊断依据:躯体症状检查,结果呈阴性。对人恐怖,并竭力回避,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毛平认识到这种回避反应是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摆脱。自知力良好,主动要求治疗。妨碍了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进行。病程达到二年。排除精神病、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和抑郁情绪及伴发于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5、诊断结果:本案例诊断为社交恐惧症。6、病因分析:(1)社会性原因:大一下学期喜欢男老师,但因受

8、到传统观念的教育,认为喜欢老师不正经而自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不敢面对男教师。(2)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成长中同男孩玩是不正经错误观念和认知。对学生不能喜欢老师的现实问题有误解。对喜欢男老师的持久的偏见。上学时同男同学玩是不正经的负性情绪记忆。(3)个性特征:追求完美,内向,敏感。四、咨询方案的制定1、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商定,达成如下咨询目标:(1)改变“喜欢男老师是不正经”的传统思想的错误观念和认知为毛平喜欢男老师是正常的心理活动。(2)使毛平面对他人时不再紧张,当面交流可达10分钟。(3)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到中国常模以下。(4)提高毛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心

9、理的全面健康的发展。2、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A、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B、权利: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提出转介或中断咨询。C、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 应尊重咨询师的劳动。(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A、责任: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B、

10、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资料;提出转介或中断咨询。C、义务:介绍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准确介绍收费标准;介绍自己的业务专长。5、时间及次数: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八次。四、实施方案咨询方案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了解毛平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成长经历并协助毛平作相关的心理测验,发现问题,作出评估和诊断,与毛平商定咨询目标。咨询师:你好,今天我们有40分钟的时间来讨论你的问题,能谈谈令你困惑的事情或问题吗?也许我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来访者:我不知从何说起(谈到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泛泛而

11、谈)。咨询师:那么最困扰你的事情是什么?来访者: 我现在害怕跟同学交流,甚至是害怕看到他们,我连书都读不下去了咨询师:从什么时候开始? 来访者: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来访者谈到了童年时的那次经历,还有喜欢男老师的事情。可以看出,她谈到这些事情时候的表情是不愉快的。2、心理帮助阶段通过交流之后,我认为她的症状可通过认知领悟疗法结合森田疗法加以改变,指出其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上小学时同一个男同学要好而受到母亲训斥。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情绪在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用儿童的态度对待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怖的事物,现在已是成年人,不应当象小孩子那样认识问题、并恐惧了。同时她

12、具有性格内向、内省力强、完善欲望高、以偶然的一次挫折为契机导致病态。因此,我介绍并建议她接受认知领悟疗法和森田疗法进行系统咨询,她欣然接受,并约定每周1次,共八次,每次50分钟。(1) 让毛平理解症状的实质,不要为此担心、焦虑,首先应该改变喜欢男老师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和症状不符合成年人逻辑规律的感情,使求助者认识到其观念如儿童一样幼稚,在成年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当求助者对上述的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以后,向求助者进一步解释症状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幼年期。要以正常学习为目的去活动,让毛平明白,情绪及症状,用意志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能控制的,唯有“听其自然”,以自己

13、的力量去生活才是重要的。咨询师:你说你一见到那位男老师就会脸红心跳感觉不自在是吗?来访者:是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非常不舒服。觉得自己这样很不正经。咨询师: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正经?来访者:他是个男老师,我觉得自己对他有好感。咨询师:你现在正值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要觉得自己不正经呢?来访者:不知道。可能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比较保守。咨询师:你小时候的那次经历是不是也给你造成了影响?来访者:是的,那个时候还只是跟同学玩就被妈妈说成不正经,那现在对老师有了好感岂不是更加咨询师:那你觉得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吗?来访者:我也不知道咨询师:你有没有想过,你今天之所以见到同学就会不好

14、意思,甚至是连上课都有了困难,正是因为你这种不正确的想法造成的?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这样,你没有必要觉得自己不正经。来访者:也许吧 (2)给予环境适应心理辅导和个性调整支持。根据毛平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近期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点,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使生活外向化,逐渐养成顺应个性顺应现实的态度,从自我中心的防卫状态中解脱出来,把困于毛平自身的精神力量,改变方向使之朝向外界,使毛平摆脱精神内部冲突。指导的具体内容,根据森田疗法的原理,反复多次讲解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基础、精神交互作用、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目标是使毛平对精神自我冲突的发病机理产生“顿悟”,其后

15、以主动的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社交活动,使其在症状不知不觉消失的过程中恢复自信,要求毛平对社交中“胆怯”这一既定事实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明白这是常人均有的正常心理,明白对于症状越是想摆脱则越被其纠缠的道理,并针对其工作岗位和个性心理进行系列辅导,如与人交往羞怯,会给人留下诚实、可靠的好印象;自卑感源于自我要求高,强调顺其自然的态度,为所当为的行为是治疗的关键;并要求毛平对自己认知行为过程作笔记,以便于随时掌握其心理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指导。但在咨询中期,毛平表现出一定的阻抗,主要表现就是对森田疗法的信任感,阻抗是妨碍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把这种信息反馈给她,反馈时,诚恳地从帮助她的角度出发,并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提出她的阻抗,解释森田疗法对东方人的有效率是很高的,平时多注意对此疗法感悟,并应多阅读有关此疗法的书籍。通过不断的学习,对森田疗法的认识增进,逐步改善人际关系质量,主动开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如自然主动与同学进行交往,直至原先伴有的心跳,脸红的情况也逐步减轻直至消失。3、结束阶段毛平自述认识到“喜欢男老师是不正经”的传统想法已经改变,认为喜欢男老师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与人相处、谈话时不再紧张。再次测试SAS 量表的标准分在正常值以内,SDS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