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62012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刊特稿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 李少军 ? ? 内容提要: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概念, 体现的是政治语境的互动关系, 指国际行 为体为改变其他行为体的行为而施加的影响或施加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 体现为强制方式还是非强制方式, 最终都是要使他者的意志发生改变。判断行为 体互动是否是权力关系, 有两个维度, 一要看行为体是否具有政治意图, 二要看互 动结果是否体现了权力的影响。由于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可能把权力作为目的, 也可能作为手段, 因此在权力政治中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 权力政治? 硬权力? 软权力 权力似乎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永恒主题。用鲍德温 ( David Baldwin)的话

2、来 讲, 大多数有关政治的界定涉及权力, 而大多数国际互动都是政治的或有政治后 果, 因此这样说并不令人意外, 即从修昔底德到今天, 在有关国际互动的讨论中, 权力一直处于突出的地位。 ? 然而, 尽管人们讨论再讨论, 但有关权力的适当界 定, 在国际学界却仍然是个争论问题。 ? 检索国内学界近年来的有关研究, 探讨 ? 软权力 ?的文章不少, 但直接辨析?权力?概念的却几乎没有。也许人们觉得这 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 但鉴于它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人们对它众说纷纭的解 释状况, 作进一步的讨论还是有必要的。 辨析?权力?概念, 涉及的问题的很多。其中包括: 怎样区分行为体的政治 互动与非政治互动

3、? 权力主要指强制力的功效, 还是亦包括说服与影响力? 怎 样理解 ?软权力?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目的还是手段? 权力表现的是属性、 关 ? ? David Baldw in ,?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W alter Carlsnaes ,Thomas R isse and Beth Si mmons eds . ,The H 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Press ,2002,p . 177. 美 罗伯特? 基欧汉编: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 郭树勇译, 北京: 北

4、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 304页。 系还是结构? 权力发生作用与观念有怎样的关系? 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 讨论的是一个概念, 即权力究竟是什么? 一? 政治与非政治 在政治学领域, 韦伯 (Max Weber)对权力的界定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韦 伯认为, ?权力意味着行为体在社会关系中居于这样一种地位的可能性, 即哪怕 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 不管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 ? ? 达尔 ( Robert A.Dahl)对权力的理解与韦伯大体一致, 即最好把权力理解为 A 让 B 做原本不会做之事的能力。 ? 达尔的这种权力概念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韦伯 与达尔的界定,

5、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阐释, 即只要 A有能力改变 B的行为, 那就 说明 A具有权力。 ? 就国际互动而言, 按照上述界定进行解释是很容易理解 ? 权力 ?的内涵的。 在行为体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必然与他者发生关系。由于存在目标的 差异与利益的冲突, 行为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运用自己的能力改变他者的行为。 说得确切些, 在一些场合, 国家需要其他行为体做原本不会做的事, 或是不做原 本会做的事, 例如停止冲突, 减少军备, 签署条约, 改变外交立场等。如果行为体 运用能力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那么就表明了其权力的存在与作用。在这里, 权力 的涵义与政治学的相关界定是一致的, 即 ?权力 ?是

6、指国际行为体为改变其他行 为体的行为而施加的影响或施加影响的能力 ( capacity)。 对权力作上述界定, 有一个基本的讨论前提, 即行为体对他者行为的改变, 是就政治语境而言的, 或者说是就政治互动而言的。如果行为体是进行非政治 互动, 那就与权力无关。正如爱德华 ? 卡尔所指出的, ?在某种意义上, 政治总 是权力政治。通常, 人们使用?政治? 的时候, 并不是指国家所有的活动, 而是指 2欧洲研究?2011年第 2期? ? ? ? M ax W eber , T 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 ew York :The

7、 Free Press ,1947, p . 152 , 转引自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 isse and Beth Si mmons eds ?, The H 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 . 180。 Robert Dah, l?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V o. l 2,June 1957,pp . 202- 203, 转引自 W alter Carlsnaes ,Thomas R isse and Beth Si mmons eds . , The

8、H 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2002.p . 177 。 此种解释可参见 Bruce Russett , H arvey Starr and David K insella ,World Politics :The M enu for Choice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98页。 那些涉及权力冲突的问题。 ?例如, 国家间进行经济交易, 当一方提高报价或是 给予另外的好处时, 就可能做成原本做不成的生意。事实上, 在国际互动中, 行 为体之间的各种非政治互动是很普遍的。在这种互动中, 行为体即使让他者做 了原本不会做的

9、事, 也不涉及权力。所以, 厘清权力的概念, 首先应当作政治性 的限定, 即只有行为体出于政治意图进行互动, 才可能发生权力关系。 进行互动的政治属性的判断, 主要根据行为主体的意愿。由于行为体进行 国际互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 因此互动的性质就决定于人的主观意图。 行为体如果是出于政治目的改变他者的行为, 那么互动就具有政治属性, 反之则 是非政治的。例如, 一国停止向他国供应天然气, 如果是为了迫使他国补交欠 费, 那就是非政治的, 如果是为了迫使他国改变对外政策, 那就具有了政治属性。 在政治互动的范畴, 行为体与他者的关系有可能具有权力意义, 但未必都具 有权力意义。根据前边讨论的

10、权力概念, 权力关系的形成还要看互动的结果, 即 是否产生了实际效用。只有改变了他者的行为, 才表明行为主体拥有权力。例 如, 美国出兵占领伊拉克就是典型的具有权力政治意义的事件, 而小岛国在气候 变化问题上同排放大国进行斗争, 因为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而不具有权力互动的 意义。 基于以上讨论, 我们看到了区分权力互动与非权力互动的两个维度。政治 性是第一个维度, 即只有在政治范围内, 行为体的互动才可能涉及权力关系。这 一点构成了权力政治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 权力政治就无从谈起。在政 治的范围内, 区分权力互动与非权力互动还有第二个维度, 即行为体能够改变他 者的行为。这一点构成了权力政治

11、的充分条件。没有这个条件, 行为体的政治 性互动仍然不能说是权力政治。有了这两个维度, 思考权力关系时就可以把非 政治性互动排除在外, 同时也把没有实现权力关系的政治互动排除在外。 从行为体改变他者行为的过程来看, 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方式, 即强制方式 与非强制方式。行为体通过威慑、 威逼甚至使用暴力的手段进行互动是属于强 制方式, 而进行说服、 吸引、 诱导等则属于非强制方式。行为体运用强制手段改 变他者行为, 这本身就是具有政治目的的行为, 因此所构成的互动都具有政治 性。与之不同, 行为体运用非强制手段改变他者行为则存在复杂的情况, 可能有 3?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 ?英 爱德华?

12、 卡尔: ? 20年危机 ( 1919- 1939) ? 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 北京: 世界知 识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98页。 政治目的, 也可能没有政治目的。有政治目的的互动具有政治性, 但是否具有权 力意义, 还要看能否实现这样的目的。没有政治目的的互动, 从理论上来讲是与 权力无关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互动也可能产生意外的政治影响, 从而构 成更复杂的情况。 结合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 对非强制性互动的属性进行判断, 可 以区分出下列四种情况: 表 1? 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 有明显的政治后果无明显的政治后果 有明显政治意图 ( 1)实现了政治意

13、图, 具有权力 政治意义。 ( 2)没有实现政治意图, 未体现 权力政治意义。 无明显政治意图 ( 3) 政治结果并不是意图的体 现。 ( 4)互动没有政治属性。 ? ? 注: 作者自制。 对于这四种情况, 可做如下解释: 情况 ( 1): 行为主体具有通过非强制方式改变他者行为的政治意图, 而且达 到了目的。这种互动既具有政治性, 又体现了权力的作用。例如, 西方国家鼓动 颜色革命并达到目的, 就属这种情况。中美通过乒乓外交打开交往的大门, 也属 这种情况。 情况 ( 2): 行为主体虽然具有通过非强制方式改变他者行为的政治意图, 但 未达到目的。这种互动具有政治性, 但未能体现出权力的作用

14、。例如, 力图说服 他者改变行为但他者未接受说服, 就属于这种情况。 情况 ( 3): 行为主体没有通过非强制方式改变他者行为的政治意图, 但互动 产生了连带的或意外的政治影响。例如, 国家间普遍存在的经济互动, 从形式上 来讲, 是通过非强制手段进行交易, 而且行为主体大多没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不 过, 这种互动的发展会导致国家间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而这种相互依赖发展到一 定程度就会成为稳定双边关系的政治 ?压舱石?, 从而成为政治互动的一个重要 影响因素。就中美关系来说, 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美国购买中国的产品, 中国积 累的贸易顺差有很大一部分又购买了美国债券。这个过程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但

15、同时也构成了双方政治互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欧洲研究?2011年第 2期? 情况 ( 4): 行为主体没有通过非强制方式改变他者行为的政治意图, 互动也 没有产生其他政治结果。这种互动不具有政治性, 也不存在权力的作用。例如, 纯粹的经济、 文化交流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这四种情况中, 对情况 ( 1)、 情况 ( 2)和情况 ( 4)进行政治性与权力意义的 判断都是清楚的, 唯有对情况 ( 3)的判断比较麻烦。就上述事例来讲, 行为体最 初的互动意图并不具有政治性, 其后来产生的政治影响乃是互动演进过程中的 产物, 与最初的互动意愿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会形成政治影响, 是出自行为体 后来的

16、认知。说得确切些, 只有当行为体出于政治意愿看待并运用这些结果时, 这种原本不具有政治属性的因素才具有了政治意义。如果这样的结果在互动中 发挥了政治效用, 改变了他者的政治行为, 那么它就具有了权力的意义。在这 里, 关键的因素是行为主体在非政治互动中产生了原本没有的政治意愿, 从而使 得非政治的互动变成了政治互动。显然, 当行为主体具有政治意愿之后, 这种互 动就变成情况 ( 1)了。基于这样的推论, 我们可以把情况 ( 3)看做是情况 ( 1)的 变体, 即行为主体的政治意愿是在非政治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以上几种情况, 我们可以用国际救援为例进行解释。如果 救援附带政治条件, 而受援国被迫接受这样的条件, 那么互动就构成了成功的干 涉模式, 这属于情况 ( 1)。如果救援附带政治条件, 但被受援国拒绝, 那么所构 成的就是失败的干涉模式, 这属于情况 ( 2)。如果救援不附带政治条件, 受援国 接受了这样的援助, 在这个过程中援助国的形象得到改善, 并在事后得到了政治 回报, 使得双方形成了新的政治关系, 那么所构成的就是非政治互动演进为政治 互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