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58379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例、》教育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人民币(例、)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例4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2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每种面额人民币的认识。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袋课前实践活动: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察认识爸爸妈妈皮夹里的人民币,找找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特点,认识不同

2、面值人民币正、反面上的图案,颜色,认识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汉字和数字等。家长还可以上网查找一些关于人民币的设计、质地和发行历史等知识讲给孩子听,丰富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设计意图: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真的人民币而不是模拟人民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以及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与商品交换的作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情境图师:星期天,玲玲陪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妈妈要买好多菜,咱们和玲玲一块儿帮着妈妈付钱,好吗?1复习小面值人民币出示:1元师:妈妈买青菜花了1元钱,可以怎样付钱呢?出示:师:妈

3、妈买了萝卜花了1元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呢?2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出示:师:妈妈买了1条鱼,付给店家这样两张钱,你知道这条鱼多少钱吗?出示: 带领学生认识面值5元和1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结合课前实践活动说一说对5元和10元人民币的认识。出示: 猪肉20元 鸡肉50元 螃蟹100元师:妈妈还买了猪肉、鸡肉和螃蟹。妈妈买菜花掉的钱小朋友们认识吗?说说怎么辨认这些钱?图片呈现妈妈付钱的纸币 带领学生认识面值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结合课前实践活动说一说对20元、50元、100元的认识。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大家族里,面值较大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

4、开展课前实践活动,学生对大面值的人民币已经较为熟悉,能顺利完成对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妈妈买菜的情境也使学生感受到“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单位。】二、教学互动,探究新知(一)学生自主开展认识人民币活动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还可以把你知道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告诉给组里其他小朋友。学生的学具袋里应准备好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从中取出模拟人民币,小组合作再认一认,说一说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使学生能多渠

5、道的获取课内外的知识,人人参与,丰富对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二)购物活动:逛书店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买好菜,妈妈回家做饭去了,我们和玲玲一块儿到书店去逛逛吧!1出示书店情境图:师:书店里有趣的故事书可真多呀! 60元2角 14元8角 36元 14元5角 40元 92元2分组活动:用模拟人民币摆出正好的钱数。要求:2人为一组(同桌互助),一人先根据书价用学具袋里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正好的钱数,同桌再帮他数一数,看看摆出来的钱数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在他的表扬卡上画一颗五角星。然后再互换,依次摆出所有书价格的钱数。比一比,看看谁得的五角星多。分组活动结束后,再集体汇报不

6、同的摆法。【设计意图:通过模拟付钱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人民币。由于同样的钱数可以通过不同的面值人民币的组合得到,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经历了想一想,摆一摆,数一数等操作过程,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活动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3比一比,什么书最贵?什么书最便宜?师:你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发现在比较价格时,可以先看元,再看角。【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及单位间关系的认识,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兑换活动:去银行1出示银行示意图师:小朋友们去过银行吗?到银行除了可以存款和取款,还可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2简单兑换师:老师做顾

7、客,小朋友们做银行工作人员,请你们帮我换一换钱,好吗?你们现在正在银行工作,小心不要出错了,你们能行吗?教师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提问:我搭公交车需要把这5元钱换成1元1元的,谁能帮我呢?学生在课桌上摆出5张1元的模拟人民币,教师巡视。【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元币之间兑换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需要。】同桌开展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先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共同完成教材例4。要求一边换,一边填写结果。出示教材例4完成后集体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换。再出示教材P54“做一做”可以先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数一数,再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换。【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

8、数,说一说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同时加深学生对百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五题要求:学生在课桌上摆出应付的钱,再同桌互相检查摆出的钱数是否正确,完成后再集中交流。学生会有不同的摆法,教师让学生说明理由,只要摆放的钱数正确就给予表扬。【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学具币,通过购物付钱的形式,提高对人民币面值辨认的熟练水平。】(2)完成练习十二第六题先带领让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由学生独立算出给出的钱数有多少,再判断能买到的是哪样物品。【设计意图:借助购物付钱的形式,通过数一数,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

9、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加深学生对百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目的。】2拓展提高(1)应找回多少钱这盒巧克力8元,玲玲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玲玲多少钱?豆豆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这把小剪刀3元,毛毛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一个棒棒糖5角钱,东东买了2个,他给售货员阿姨1元钱,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设计意图: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能够借助最熟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并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加深对百以内数概念的理解。】(2)有一些1元和5元的人民币,老师需要10元,可以有几种拿法?先让学生

10、分组讨论,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把结果有序的呈现出来。第一种:2张5元第二种:1张5元,5张1元第三种:10张1元【设计意图:通过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在例举所有取法时,指导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3教材P56“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知道用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是多少,会读出这些价格。课后实践活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块儿逛超市,去看看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牌,记住几样商品的价格。【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表示商品价格的另外一种常用的方式,知道用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是多少钱,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使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