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55596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落实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地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新课标理念 学习生活中地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无论什么东西不可单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才可学,这样一个学生学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就立刻消失掉了。”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有两个这样的故事:其一是: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小女孩,随父母到印度洋沿岸来玩的时候,发现海水涨落的异常现象,立刻想到这和她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讲过海啸的现象一样。她就把可能有海啸的事告诉了妈妈,结果小孩这么一个很普通的知识救了100多人;其二是: 2005年末受江西地震影响,我国湖北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正在上!课时(恰遇地震

2、来袭)集体恐慌拥挤出逃,前面有人跌倒了,后来者仍继续前行,造成百余名学生受伤我们为前者的能够联系生活的成功的地理教育大声叫好,为后者因缺乏基本生存知识而导致的伤害感到悲哀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强调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生活走向社会,从地理走向社会”作为基本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必须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与地理事物入手,变课本语言为生活

3、语言,拉近地理与生活的距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成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一部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进一步进行研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听说过的、新鲜的、有趣的事例特别感兴趣。如果选取其

4、中与地理课程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情景,必然会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日期变更时,可以探讨“一般哥哥比弟弟大,会不会有弟弟比哥哥大” 的情况呢?再比如,在讲天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去年南方冰冻天气时的情景,讨论从生产、生活、交通、旅行等各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我们可以先讨论这样的问题“寒假和暑假,昼夜长短有何不同?正午时影子长短有何不同?”,由于这些内容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能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借助生活经验

5、,理解地理概念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的提炼与延续,课本中的地理知识都能在学生生活中找到“影子”,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影子”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建立清晰的地理概念,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经验。例如,在讲解沙尘暴天气时(必修3),我们南方的学生很少见难以体验理解,我就以“久旱不雨后,大卡车经过农村土马路时的情景”为例分析探讨(久旱不雨-降水少,蒸发强;大卡车经过-多大风,产生动力原因;农村土马路-有物质来源,灰 沙,),由于大部分学生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能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 再如,分析青藏高原缺氧,用顺口溜“天大地大不如反应大,爹亲娘亲不如氧气亲

6、” 例如,讲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后,让学生焚烧废纸,看到许多细小灰烬上升漂浮的事实来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再如在学习大气垂直分层后,让学生在登山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来说明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如在学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类似急性子)。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类似慢性子) 三、关注日常生活,培养地理情感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十分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

7、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发生作用,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与服饰、地理与饮食、地理与住房、地理与交通等方面的关系,使其能够阐述其中蕴涵的地理背景和原理,这将有助于学生体会地理的价值,培养热爱地理的情感。在讲述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师生探讨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地分析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我国南北方在住房上“南尖北平”、饮食习惯上“南米北面”、古代交通上“南船北马”。在引导学生分析归

8、纳这些问题的地理背景时,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地理思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空间观、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四 创设生活问题,提升地理能力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多创设生活问题情景,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实际问题,尝试迁移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在应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地处涟源城乡结合部,每每一阵干旱之后焚烧农作物秸杆(杂草)或垃

9、圾的情况比较严重,浓烟滚滚刺鼻难闻,据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探究课题:“为何焚烧现象严重” “为何焚烧后浓烟难散”“焚烧有何危害和如何解决”。因为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学生积极性较高,通过查阅资料、或参观、或访问等方式积累材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有的小组还写出了较好的小论文。我让活动小组的学生把所写的环保小论文、通过校园广播站对广大学生作宣传教育。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在收集与整理资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再比如:探讨“在野外迷失方向怎么办?”“地震发生时怎么办?”“在野外发生泥石

10、流怎么办?” “如何有效在火灾中逃生”通过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问题,学会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五、拓展生活经验,锻造思维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青少年学生是这些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最积极的接受者,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浏览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也因此成为学生生活知识的重要来源。电视、网络媒体的应用使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信息的更新越来

11、越迅速。其中地理信息是不可或缺、甚至是大量存在的。上课时,可以通过师生回忆有关的电视内容、阅读剪报或网络下载内容等方法,把相关的生活知识引进地理课堂;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收集文本、图片、多媒体等资料,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有关生活知识与课堂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式探索。例如,今年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小林村造成毁没性影响,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台风形成机制原理,有何危害,如何防治,台湾小林村为何此次如此受重灾,台湾为何多台风地震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素材多为考生常见,很多试题情境源于生产实践,贴近生活实际。例如2008年宁夏卷的最大亮点就是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12、,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突出人文精神。因此,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与地理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如一段格言所说:我听见了,都忘记了;我看过了,都记住了;我做过了,都理解了。事实也在不断告诉我们,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做到在学习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活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学的地理课堂保持永久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