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52304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教学导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游基础教案-第七章-中国主要民族民俗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课题第七章 中国主要民族民俗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礼仪及禁忌。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能力目标:通过掌握少数民族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讲解中国少数民族情况,并能够在旅游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接待服务。教学重点1、分清民族和民俗的概念,了解中国民族民俗的概况。2、了解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传统节日主要礼仪和禁忌。教学难点中国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传统节日主要礼仪和禁忌知识的掌握。旅游产品中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活动的运用。教学

2、方法教授法 演示法 讨论法 归纳法教学课时2245教具准备教材 教案 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论古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风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即使是一个民族也会有不同的分支,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们每一个旅行者在饱览大好河山风光的同时想必更希望了解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这一章带来的民俗文化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一、民族和民俗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1、民族概念:广义: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或在习惯上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3、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如中华民族、大和民族、阿拉伯民族等)。狭义:指人类在原始社会崩溃、阶级社会确立时期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蒙古族、维吾尔族等)。2、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是指一个民族历代相沿承袭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内容涉及生产劳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节日、礼仪等)。3、民俗的分类方法:物质系统: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风俗。分类 行为系统:岁时节令方面的风俗。方法 观念系统:信仰方面的风俗。4、民俗四大特性:社会性和集体性民俗四大特性 类型性和

4、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传布性二、中国民族民俗概况1、族称和人口民族的名称,简称为族称。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与中国、华夏相通,兼有族名、国民等多重含义。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2、中国人口的分布状况东南密、西北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3、语言体系: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大语系。除了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各自的语言。文字: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4、中国民俗的特点:(1)鲜明的民族性 (2)一定的阶级性(3)落后的封建性(4)原始的神秘性(5)广泛的实用性5、民俗的旅游价值(1)能够为人们的文化渴求提供多项选择。(2)

5、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3)了解观赏,大多数也可直接加入体验,并从中获得文化享受。(4)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旅游工作者应该尊重其“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权利,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第二节 汉族一、汉族概况(一)、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外,在东南亚和北美州有较多分布。它因汉朝而得名。汉族即华夏,又称诸夏或单称华、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原之人。古人常以夏与蛮、夷等对称。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之祖。汉族没有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和儒家思想等。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6、,人们的功利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逐渐式微。(二)、汉族语言文字1、汉族的语言简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2、汉语方言主要分七大方言,即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方言。3、现代汉语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台湾叫国语,新加坡等地叫华语,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书写:正体字、简化字。(三)汉族服饰 1、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2、衣冠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汉时期,并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的主要标志。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3

7、、汉族袍服的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补充材料:汉族传统服饰,简称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为汉装、华服。属于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末期,华夏民族(汉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字、汉服由此得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

8、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

9、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四) 汉族饮食1、饮食结构: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2、食品形式: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3、烹饪方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二、主要传统节日节日名称过节时间主要活动春节从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过小年或交年、扫尘

10、、祭祀灶神和祖先、吃年夜饭、守岁、贴门神和春联、放爆竹、拜年、闹元宵等。清明节(聪明节、踏青节)阳历4月5日前后禁火寒食、扫墓祭祖、插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吃蛋等习俗,并与传统的寒食节合而为一。端午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沐兰节、端阳节、重五节)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龙舟竞渡、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系香袋、插菖蒲、挂钟馗像、采草药等。中秋节(团圆节、女儿节、仲秋节、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祭月、赏月、赏桂、观潮、饮桂花酒、吃月饼、吃团圆饭。重阳节(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第三节 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

11、克族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简介一、满族分布地区:东北三省,辽宁为主宗教信仰:先信萨满教,后信藏传佛教特色民居:“口袋房,曼子炕”传统服饰:旗袍、马褂、船形布鞋、旗头。饮食习惯:糕点:饽饽、萨其玛。爱吃白煮猪肉、酸菜熬白肉、粉条,白肉血肠、火锅、酸汤子。宴席设八大碗的“满洲席”;逢年过节吃饺子、除夕夜吃手扒肉等 。主要禁忌:(1)室内西面的炕不可以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2)满族爱犬、敬犬、忌打狗、杀狗。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颁金节是满族“族氏”之日。二、蒙古族分布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名称含义:“永恒的部落”宗教信仰:早期信

12、萨满教,后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特色民居:蒙古包(亦称毡包、包)传统服饰:蒙古袍、腰带、皮帽、蒙古靴 江格尔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历史巨著蒙古秘史文化艺术: 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 乐器马头琴、古老的喉音艺术“呼麦”、蒙古族长调民歌饮食习惯:(1)“白食”(奶制品); “红食”(肉食)。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2)有饮红茶,饮奶茶的习惯,能饮酒,有豪饮的习惯。传统节日:白节(春节)、祭敖包、那达慕大会(意为“娱乐”或“游戏”)“马背上的民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爱赛马著称。跳牧马舞、马刀舞,乐器是马头琴。“男子三项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主要礼仪:崇白尚九。(1)敬客。弹酒礼(

13、2)献哈达。(3)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见老人要问安,对小孩不可斥责或打骂。主要禁忌:(1)禁食驴、狗、白马及自己死亡动物的肉。(2)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对迎面狂吠的牧羊狗仅可以呵斥,不可以打。(3)进包禁忌。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进后包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客人不能坐西炕(西面是供佛的方位),也不要坐在门槛上。(4)解手须至蒙古包南方较远处,不可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冬天不要到包的北、西侧乱踩,因为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5)办丧事时忌红色、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

14、黄色。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大声喧哗及乱摸宗教器皿,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三、朝鲜族分布地区:东北三省,吉林为主宗教信仰:儒家思想 传统乐器:伽倻琴文化艺术: 传统舞蹈: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 著名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特色民居:瓦房和草房,外墙多为白色,门窗为推拉式。传统服饰:喜欢苏白色,有“白衣民族”之称。短衣长裙。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面穿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现多改穿制服或西服;女装一般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饮食习惯:主食一般是大米、小米及各种用大米做成的糕、冷面、松饼等。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宁无菜肴也要汤”之说。名菜主要有狗肉火锅、铁锅里脊、冷面、打糕、朝鲜泡菜、酱生肉萝卜块、生拌鱼、大酱汤等。传统节日: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