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51846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育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9 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

2、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

3、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五、教学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六、教学处理针对学生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七、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

4、教室。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文化、风光)和资料。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多啦A梦,调动学生积极性。2. 印象日本:说到日本,同学们对日本这个国家了解多少、印象如何?(生答略)我们就跟随多啦A梦一起深入地了解日本这个国家。3. 要走进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大屏幕展示“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使学生读图得出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4. 日本不仅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和中国相望,是一个群岛国家。5. 通过读图和填图,认识日本领土的主体部

5、分-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并了解本州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6. 对比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两岛国,比较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曲折(日本),情景思考,假如你是一豪华海轮的船长,在海上突遇暴风雨,应选择哪个港口靠岸避风?通过讨论是学生认识到海岸线曲折的意义: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7. 读日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零散。并介绍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8. 日本最著名的山地-富士山,通过文字介绍和欣赏四季富士山美景。9. 富士山虽然风景迷人,但却是一座活火山,(文字介绍富士山火山的爆发历史),世界火山博物馆:图文

6、介绍阿苏火山和有珠火山,及日本火山现状-共有200多个火山,其中活火山80多座,类型齐全。并通过视频短片使学生感受到火山爆发时的壮美。10. 火山爆发时地动山摇,经常伴随着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大屏幕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1. 就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爆发了特大级地震,图片展示地震后、海啸后、福岛核电站泄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地震地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12. 列表展示1995年阪神地震、2011年仙台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是学生通过数据进一步感受到灾难带来的损失。13. 同样是特大级地震,

7、为什么日本死亡人数要远远少于中国死亡人数?引发学生思考得出原因:两国民居的不同和防震意识强度的不同。14. 疑问:中国真的远离地震吗?再次给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使学生得到答案。15. 分组讨论: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沉着应对?通过学生合作回答和老师的补充是学生学会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16. 游戏:通过FLASH游戏展示地震发生时在家庭中、在户外、在野外、在商场、在影院五个场景中,采取哪些措施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17.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8. 板书设计 纬度位置:北温带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北部 领土组成:四大岛为主体日本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