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51116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技士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知识病理解剖的意义:收集病理教学机科研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病理资料的积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和发现死者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找出主要病变,分析判断直接死亡原因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验证临床诊断的正确性及治疗效果,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形式,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与统一。病理解剖室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及靠近地面的墙壁用水冲洗干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照射剂量不小于9000Uw-s/cm2。室内温度不低于20度,相对适度不超过50%,照射2030分钟。必要时喷雾2%过氧乙酸8ml/m2密闭消毒30分钟。解剖器械的消毒 清水冲洗干净,浸泡在1

2、:1000苯扎溴铵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小时、10%甲醛水溶液中24小时。个人防护 戴橡胶手套,外再戴薄质纱手套,戴上口罩、帽子,穿手术衣,外戴塑料围裙。固定 将组织浸入某些化学试剂,是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意义是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使抗原物质不发生弥散和抗原性丧失。 作用: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保持细胞内特殊的成分与生活状态时相仿、便于区别不同组织成分、有利于切片、固定剂的不良影响(影响常规染色、固定造成物质损失、组织皱缩)。固定剂的选择 细胞内物质与固定剂的关系: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糖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固定剂。Mas

3、son染色,甲醛升汞、Zenker液、bouin液。嗜铬细胞,含铬的固定液。细胞内糖原,用Carnoy液。 固定液的量(组织块总体积的45倍) 穿透力(23mm/24h或0.5cm的多孔疏松组织) 时间(固定24小时后保存于70%乙醇。一般324小时) 特殊固定(制备1um厚的半薄切片,先用戊二醛固定再用饿酸进行二次固定) 固定容器(相对大些,防止组织与容器粘连产生固定不良。瓶底垫一棉絮,使固定液均匀渗入组织块。轻轻搅动,利于渗入。)单纯固定剂 甲醛(40%甲醛气体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渗透力强,固定均匀,组织收缩小。固定保存大体标本。 甲醛色素:甲醛氧化产生的蚁酸在组织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

4、棕色的甲醛色素。类:醛类,甲醛,戊二醛,多聚甲醛,丙烯醛,已二醛,丙二醛等。类:氧化剂类,四氧化锇(奥酸),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类:蛋白变性类,甲醇,乙醇,醋酸等。类:其他,氯化汞,苦味酸等。 重铬酸钾:橘红色结晶,有毒性,1%3%水溶液。固定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苦味酸:黄色结晶体,强酸易燃易爆。沉淀一切蛋白质,穿透慢,组织收缩明显,组织无明显硬化。 升汞:针状结晶。5%7%饱和水溶液。固定蛋白质。 醋酸:保存染色体。 铬酸:三氧化铬的水溶液。0.5%1%。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饿酸:四氧化饿,淡黄色结晶,1%2%的水溶液,脂类。 丙酮:酶组织化学的各种酶的固定。 三氯醋酸:无色易潮解的结晶体

5、。蛋白质沉淀。 乙醇:80%95%,糖原的固定。(1)B-5固定液淋巴组织(2)Bouin氏固定液外科活检标本、结缔组织染色(三色较佳)(3)Carnoy氏液胞质和胞核,染色体固定佳(4)Miiller氏液媒染和硬化神经组织(5)Orth氏液胚胎组织、神经组织、脂肪组织(6)PFG液肽类抗原的固定,免疫电镜研究(7)PLP液和PLPD液富含糖类组织的固定(8)Rosman液糖原固定好(9)Zenker液固定多种组织,使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较清楚,常用三色染色(10)4%多聚甲醛-0.1mol /LPB 适用光镜免疫组化(11)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氯化钠液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12)甲醛-钙液

6、脂肪组织和组织化学染色(13)乙醇-甲醛液皮下组织肥大细胞(14)乙醚-酒精液细胞涂片(15)中性缓冲甲醛液免疫组化(16)中性甲醛液常用(40%甲醛120ml、蒸馏水880ml、磷酸二氢钠4g、磷酸氢二钠13g。)组织的脱水和脱水剂 脱水:借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 酒精脱水能力强,硬化组织,收缩明显,梯度脱水丙酮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异丙醇乙醇替代品,收缩小,硬化作用弱正丁醇脱水后的组织科直接浸蜡和包埋,电镜中的中间脱水剂透明: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取代,其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的折射指数,组织块变得透亮。二甲苯:常规透明剂,折射指数1.50,对组织的收缩性强,易使组织变硬变脆。石蜡切片

7、:组织经石蜡包埋制成蜡块,用切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一般厚度46um。蛋白质的着色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含有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可以与染料分子以离子键、氢键、配价键结合。核酸染色原理: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单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核酸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并电离为负离子,使DNA双螺旋的外侧带负电荷,易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以及媒染染料以离子键或氢键相结合。胞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RNA、脂蛋白等,多为两性化学物。 在PH3.64.7之间,胞核带负电荷为碱性染料染色;胞质带正电荷为酸性染料染色。细胞膜的成分:类脂和蛋白质,形成流动镶嵌脂质双层结构。 在膜表面分

8、布有糖脂、磷脂、蛋白质分子,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负电基团和正点基团。负点基团占优势总结果使细胞膜外表面带负电,易被碱性染料染色。7.HE染色的原理(1)细胞核染色原理:细胞核的染色质主要是DNA,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磷酸基向外,带负电荷,称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精碱性染料以离子键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2)细胞质染色的原理:在染料中加入醋酸,使胞质带正电荷,可被负电荷的染料结合。伊红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结合而使细胞质染色。二甲苯的作用:脱去切片中的石蜡;透明切片的作用。(3)乙醇的作用:洗脱用于脱蜡的二甲苯,再使水分进入切片;脱去组织中的水分。水洗的作

9、用:使水进入切片中,苏木素染液进入细胞核中;洗去未结合的染料;除去为结合的染料和中止分化。(4)分化的作用:洗去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和胞质中吸附的染料。返蓝的作用:分化后的苏木精在酸性下处于红色离子状态,在碱性条件下处于蓝色离子状态,使苏木精染上的细胞核变成蓝色。8、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质量标准(切片完整,厚度46um,厚薄均匀,无褶无刀痕;染色核质分明,红蓝适度,透明洁净,封婊美观。)十、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 1.结缔组织复合染色法(1)应用(鉴别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的来源属于纤维性、肌肉性、神经性)(2)Mallory三色法结果(胶原和网状纤维呈蓝色,软骨黏液淀粉样变物质呈淡蓝色,神经胶质纤

10、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呈红色,髓鞘和红细胞呈橘红色)(3)Masson三色法结果(胶原纤维呈绿色,肌纤维呈红色,红细胞呈橘红色)(4)显示胶原、网状和弹力纤维三联染色法结果(胶原纤维呈红色,网状纤维呈绿色,肌肉和红细胞呈淡黄色)2.胶原纤维染色法(1)应用(鉴别肿瘤来源于纤维细胞、心肌瘢痕灶、早期肝硬化。及其他组织纤维增加或减少等)(2)Van Gieson法的缺点(甲乙两液需分瓶存放,甲液配制后数天即可用,不易配制过多,乙液配制后立即使用。(3)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胶原纤维呈鲜红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呈黄色,胞核呈蓝褐色)(4)天狼星红的染色结果(胶原纤维呈红色,细胞核呈绿色,其他呈黄色)

11、(5)天狼星红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果型胶原纤维:排列紧密,显示很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的纤维。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的疏松网状分布。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3.网状纤维染色法(1)应用(常区别上皮还是非上皮性来源的肿瘤;肝组织的网状支架塌陷破坏或增生的情况)(2)银染色的原理(组织蛋白质与银化合物的结合,再经过甲醛还原成为金属银而沉淀于组织内及表面的物质)(3)Gomori银染色法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胞核呈红色(核固红复染),胶原纤维呈黄棕色,细胞质呈淡红色(红夜复染)(4)James银染色的原理和结果4.

12、弹力纤维染色法(1)应用(皮肤组织增生和变化,呼吸道支气管扩张,老年性肺气肿的纤维断裂、变性、萎缩;心内膜弹性纤维异常增生症等)(2)维多利亚兰和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弹性纤维呈蓝绿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淡黄色)5.肌肉染色法(1)应用(肿瘤细胞出现横纹肌纤维)(2)Mallory氏PTAH法结果(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等均呈蓝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及骨呈黄色或玫瑰红色;粗弹性纤维有时被染成微紫色;有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呈紫蓝色或棕黄色。)(3)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结果(缺氧心肌、红细胞呈红色,正常心肌呈黄色或黄棕色,细胞核呈蓝

13、色。) Poley染色法结果(缺氧心肌呈红色,胞核呈紫色,其他组织呈绿色。)6.糖类染色法(1)分类(多糖、中性黏液物质、酸性黏液物质)(2)糖原染色的应用(鉴别细胞内的空泡状变性;是被水溶性固定液溶解还是脂肪被脂溶剂溶解)(3)PAS染色法的原理(过碘酸把多糖的葡萄糖分子中的两个相邻的羟基的CC键打开,而生成醛基再与染色剂结合。碱性复红经亚硫酸和二氧化硫作用下,醌式结构的双键被破坏而消失,成为无色复红,经过氧化后的醛基与无色复红液进行结合呈紫红色)结果(糖原及其他阳性物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7.粘多糖染色法(1)应用(粘液性疾病)(2)Alcian blue染色和结果(唾液酸及若硫酸化黏液物

14、质以及一般黏液呈蓝色,各种强酸化黏液物质不着色或淡染,胞核红色)(3)中性粘多糖的PAS染色结果()(4)Mowry染色结果(中性黏多糖物质呈红色,酸性黏多糖物质呈蓝色,混合型黏多糖呈紫红色)8.色素类染色(1)色素的种类(外生性色素及沉淀物、人为色素及沉淀物;甲醛色素、黑色素)(2)黑色素染色的应用(显示异常的黑色素)(3)Masson Fontana法(黑色素及嗜银细胞颗粒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淡蓝色)(4)Lillie染色法黑色素结果(黑色素呈暗绿色,背景浅绿或不着色。肌纤维和背景呈黄色)(5)含铁血黄素染色的应用(组织内的铁质以含铁血黄素的方式存在)(6)含铁血黄染色有哪几种证

15、明方法和原理(7)脂褐素染色的应用(观察胆道阻塞和血红蛋白的代谢障碍等疾患所以起的胆汁淤积。病理时,出现在肝细胞、毛细血管、小胆管、库普弗细胞等)10.淀粉样物质染色(1)性质(糖蛋白成分)(2)应用(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3)刚果红染色的结果(淀粉样物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4)Jurgens甲紫染色结果(淀粉样物质呈红色或紫红色,细胞核呈蓝色)11.真菌染色(5)高碘酸复红染色的原理(真菌的基本结构成分是较多的黏多糖和蛋白质,经适当的氧化剂和氧化时间,促使糖类结构分子的乙二醇或氨羟基的碳键断裂,生成醛类化合物,暴露的游离醛基与Schiff试剂进行结合。结果(真菌呈紫红色,红细胞呈淡黄色)12.细菌染色(1)细菌(一类病原微生物,体积较小,需放大到千倍以上才能看到,根据特殊方法可以把细菌分为一般细菌和抗酸杆菌两大类。)(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结果(碱性原料与细菌的核糖核酸镁盐-蛋白质复合物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