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许可评审表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47990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废许可评审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废许可评审表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 险 废 物 经 营 许 可 证 评 审 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请单位名称: 评审日期:评估类别:初次 延期 变更 其他注:1.评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审,对于无法评审或评审指标不适用的项目应在评审记录处加以说明。2.标注“*”号的评审指标应当重点检查。3.对于新建的尚未运行且无相关经营记录和环境监测报告的申请单位,评审人员可主要对相关制度和措施进行评审。4.规划是指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5.评审记录可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未涉及。有需要说明的内容填写在“备注”栏内。6.评审记录填写方式:“合格”填写“A” “基本合格”填写“B”、“不合格”填写“C”、“未涉及”填

2、写“D”。1.应有3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经历的技术人员评审项目评审要点评 审 指 标评审指标来源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1.1组织领导1.1.1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1.1.1.1*应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环保工作;其职责和权利应明确。查有关文件和座谈1.1.1.2应设置了环保管理机构或环保管理人员;其职责和权利应明确。1.2企业领导1.2.1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并掌握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2.1.1*有基本的环保管理常识。了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

3、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对企业的要求;了解企业领导在环保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与企业领导进行交谈1.2.1.2*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所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等;了解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艺流程、环保要求。1.2.1.3*掌握与危险废物经营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3技术人员1.3.1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和环保知识,并掌握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3.1.1 *具有3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经历的技术人员。抽查1-3名技术人员(必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主管)座谈1.3.1.2*具有技术人员与申请单位

4、签订的劳动合同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1.3.1.3掌握相关危险废物经营设施的性能和运行管理程序。1.3.1.4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环保知识。1.3.1.5掌握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4操作工人1.4.1企业的操作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并掌握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4.1.1能看懂相关图纸和工艺文件。抽查1-3名工人交谈,并核查实际操作1.4.1.2能熟练地操作设备。1.4.1.3掌握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要求。1.5运输人员1.5.1危险废物运输人员应了解危险废物的运输及转移联单要求1.5.1.1熟练掌握危险废物运输的相关法规要求

5、和注意事项。抽查危险废物运输人员13人交谈。考察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1.5.1.2熟练掌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要求。1.5.1.3熟练掌握与危险废物运输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要求。2.应有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评审项目评审要点评 审 指 标评审指标来源评审记录评 审 方 法备注2.1危险废物运输2.1.1危险货物运营许可证单位的运输条件2.1.1.1具有危险货物运营许可证的单位:核实危险废物运输资质,运输车辆的有效证件、数量和运输能力,以及运输人员有效证件。环函200526号现场验证运输车辆及人员的相关证件;或查看企业签订的委托合同2.1.1.2不具有危险货物

6、运营许可证的单位:应核实申请单位与具有危险货物运营许可证单位间签订的委托合同及执行情况。3.应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以及经验收合格的贮存设施、设备核查项目核查要点核 查 指 标评审指标来源评审记录核查方法备注3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贮存设施、设备3.1贮存(包括堆放)方式符合要求3.1.1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GB18597现场核查,并评审贮存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贮存记录(对于新建单位,可仅核贮存运行管理制度和措施)。贮存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

7、贮存记录3.1.2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除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以外的危险废物,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3.1.3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液体危险废物可注入开孔直径不超过70mm并有放气孔的桶中。3.1.4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3.1.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3.1.6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3.1.3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3.1.4每个堆间应留

8、有搬运通道。3.1.5堆放危险废物,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提示: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可以散装方式堆放贮存在符合要求废物堆里。3.1.6总贮存量不超过300Kg(L)的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柜或箱应设多个直径不少于30毫米的排气孔。4.有符合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处置设施、设备和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并有与所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相适应的处置技术和工艺评审项目评审要点评 审 指 标评审指标来源评审记录评审方法备注4.1处置设施能力及工艺4.1.1处置能力、工艺与申请材料相符4.1.1.

9、1*处理处置设施的最大处置能力与申请材料相符。现查核查提供设计文件4.1.1.2*处理处置技术和工艺装备与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和规模相适应。4.2.1.3*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GB184844.4公用工程4.41排水系统4.411经收集池收集的贮存及作业区的初期雨水必须经过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现场核查,并查看雨污分流、收集池管理制度(对于新建单位,可仅评审其雨污分流、收集池管理制度)4.42消防系统4.42.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设有火情监测和灭火设施。核查消防验收证明。提供消防验收证明4.43建筑与结构4.431厂房平面设计应组织

10、好人流和物流线路,避免交叉;操作人员巡视检查路线应避免重复。现场核查(对于新建单位,可核查其设计文件,以及人流和物流管理制度)。新建单位提供设计文件,以及人流和物流管理制度4.5建设规划4.5.1符合建设规划4.5.1.1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现场核查并评审申请材料4.6设备和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4.6.1符合环境保护标准4.6.1.1国家或者地方和安全要求的处置设施、设备和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现场核查并评审申请材料4.7处置技术和工艺4.7.1适应的处置技术和工艺4.7.1.1与所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相适应的处置技术和工艺现场核查5.应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

11、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核查项目核查要点核 查 指 标评审指标来源评审记录核查方法备注5.1.1废物分析管理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5.1.1.1明确需要分析的成分。现场核查相关分析测试单。提供相关分析测试单。5.1.1.2明确对拟接受废物的取样方法。5.1.1.3明确拟采取的测试分析方法。5.1.1.4明确重复测试的频率。5.1.1.5*明确每批废物的接收标准和拒绝标准。5.1.2贮存记录要求5.1.2.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GB18597现场核查贮存管理制

12、度和措施,以及贮存记录。提供贮存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贮存记录。5.1.2.2危险废物的记录保留10年。5.2安全措施内容完备和执行情况5.2.1安全措施应包括的基本内容5.2.1.1制定控制进入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的安全措施。环函200526号书面评审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相关安全管理措施。5.2.1.2制定对易燃、反应性或不相容废物的安全管理措施。5.2.1.3制定对应急设备,警报和确保人员及设备通过最低通道空间的维护和定期检测的措施。5.2.1.4各工种、岗位应根据工艺特征和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5.2.3贮存设施符合安全要求5.2.3.1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13、。GB18597现场核查,并核查消防验收文件。应提供消防验收文件。5.2.3.2贮存设施应设有火情监测、消防灭火设施。5.2.3.3应有报警装置。5.2.3.4*设有应急防护设施。5.2.3.5库房应设置备用通风系统和监视装置。5.2.4符合标识要求5.2.4.1*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必须有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专用标志。GB18597现场核查5.2.4.2贮存容器必须有明显标志,即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GB185975.3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内容完备和执行情况5.3.1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5.3.1.1

14、应确定检查的程序。环函200526号书面评审。提供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5.3.1.2应确定需检查的问题类型,对故障、磨损、操作错误和泄漏等情况进行检查。5.3.1.3应确定检查的频率。如在最可能发生泄漏的区域(如装卸区域)应每天检查一次。5.3.1.4应记录检查情况并纠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5.3.2定期检查要求5.3.2.1*必须定期对处置设施、监测设备、安全和应急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等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应对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进行校正和维护。书面评审,并现场核查检查记录簿。提供检查记录簿5.3.3贮存库定期检查要求5.3.3.1*至少每天一次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GB185975.3.3.2* 对储存罐应检查罐体腐蚀情况、有无泄漏、溢出控制系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