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46929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器及纹饰意义与造型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具造型设计 青铜器及家具设计青铜器及家具设计 时间:2011 年 4 月 20 日 目录:目录: 前言 第一章自我思想阐述 第二章青铜器发展简史 2.1 青铜器的起源 2.2 青铜时代 第三章青铜器纹样及饕餮纹 3.1 古拙的几何纹样 3.2 兽面纹与饕餮纹 3.3 饕餮纹的形象与意义 3.3.1 饕餮的文化内涵 3.3.2 饕餮的具象重组变形 3.3.3 饕餮吃人现象的寓意 3.4 饕餮纹附在于青铜器上的形式与规律 3.4.1 饕餮纹的布局规律 第四章青铜器礼器器型简介 4.1 食器 4.2 酒器 4.3 水器 4.4 乐器 第五章青铜器的颜色色卡与简析 第六章青铜容器之爵 6.1 形体特

2、征 6.2 各时期爵的不同形式及各时期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我最喜欢的青铜器案例分析 7.1 长信宫灯 7.2 十五连盏灯 前言前言 家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的。社会创造了家具,家具诞生于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家具都必然受到当时社 会的制约和影响。家具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千年来,家具伴随着人类历史 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家族”与理论体系。家具记录了本民族特定时期的价值 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思想模式、行为模式和审美情趣等。数千年的人类历史, 已经孕育了一个独立而富有的家具文化学科。

3、 本次作业,我选择了以青铜器的历史及其纹饰色彩等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此次 的家具设计。青铜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大瑰宝,是奴隶社会时期的 最有利的代表产物。 它的表面纹饰, 它所具备的礼的形制是不可磨灭的文化载体。 选择它,不仅仅是我喜欢它,也是古体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一个新结合。还有不足 之处,以后会再慢慢补充。 2011年 5 月 12 日于东北林业大学 第二章第二章 青铜器发展简史青铜器发展简史 2.1 青铜器的起源 青铜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之一。 一般铜与锡的合金称铅青铜, 铜与铝的合金称铝合金, 铜与铅、锡合金成为铅锡青铜,此外,尚有镍青铜和磷青铜等。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主要是 锡

4、青铜和铅锡青铜,古称金或吉金。 青铜艺术,作为一种火与铜、锡合金凝练的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 不可磨灭的地位,尤其是狞历的商周青铜艺术,更以其恢弘的气势、雄奇的造型、怪谲的纹饰 和精湛的技艺,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震撼和美的力量。 青铜器的出现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它也许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铜铅合金或者 铜锡合金等的合金矿石在一定的温度下是可溶的,有在冷却后定型,所以渐渐的出现了以这种 合金为原材料而制成的各种器,并在以后社会结构的发展中,出现了用这种原料做出的兵器和 一系列的有规律的、有组合的容器等,并形成了一种文化,在社会中流传。 它是在奴隶社会形成之前就存在的,并且

5、在夏代之前就有青铜器的发现。一般认为,在夏 代之前是青铜器发展不是很完善的起源时间。在夏朝社会的进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 的一定的文化,为后来商周时期的盛世大侠基础。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最兴盛的时期,并形成 了礼制的社会体制,青铜器起到的很大作用。在后来的时代发展中,由于更好的金属材料被发 现和运用,就逐渐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也渐渐的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2.2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指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兵器和用器的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 和欧洲则不尽相同。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分卷给青铜时代下的定义是“以青铜作为制 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也诚如

6、马承源主编的中国青铜 器一书中指出的“在中国的青铜时代,则以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铜礼 器为特征” 。这样既把青铜时代和虽已发现青铜但是只是少量零星出土且在社会生活中尚未占 主导地位的阶段区分开来,又突出了礼器在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青铜大量铸造兵器。这意味这作为国家机器之一的军队 的建立,标志着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原始氏族的彻底解体,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从中国古代 史上奴隶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程考察,夏、商、周时代也就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青铜铸造容器。在这些容器中有相当部分是用于 贵族间的各种礼仪活动

7、,使之成为“礼治”服务的工具,成为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社会等级制度 的重要标志物。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些容器实际成了“器以藏礼”的礼器。 青铜礼器在商周自身器铭中多称为“彝”或“尊” 、 “尊彝” ,即以钟鼎为代表的“彝器” 是宗庙中常设之祭器,而这些祭器也就是青铜礼器。在商周时代,战争和祭祀时贵族在社会政 治生活只能够的两件大事,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需要大量青铜兵器,而祭祀的对 象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自然神上帝、天地神袛和先公先王三大方面,商殷时期对先祖的祭祀表 现得更为狂热。这些祭百神特别是遥祭祖先的各种仪礼活动,目的是祈求甚或借助百神和列祖 列宗来庇护贵族集团的利益和特权,进而维护“

8、世代相继”的统治权力。所以,总结起来说, 中国的青铜时代的最大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时与祭祀和战争分割不开的。用一句最概括的话 说: “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利。 ”这和欧洲青铜时代的特征明显有别,欧洲青铜时代的青铜工艺, 除部分作为战争的兵器外,主要表现在社会物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主要是作为兵器和 切割器具而著称。 此外,一些青铜重器还是统治权力的象征。相传禹铸九鼎,作为传国重器,商汤灭夏“鼎 迁于商” ,也作为传国之宝,周克商后“鼎迁于周” ,即成王“定鼎郏鄏” , “郏鄏”就是成周 洛邑的王城,显然这九鼎也是周王朝的传国重器,象征周王室的最高统治权力。 左传宣公 三年记载楚庄王傲慢地向周定

9、王是这王孙满“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王孙满曾不客气地回敬 道: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这都说明相传三代的九鼎一直都是作为统 治着权力象征的重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证明,中国青铜器的萌生是在公元前 21 世纪以前 的史前龙山时期,也就是铜石并用时代。 而中国的青铜时代真正开始是在公元前 2100 年左右, 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至公元前 5 世纪前后,大约持续了 1600 余年。具体来说, 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鼎盛辉煌, 之后又经历了急遽变化转为再度繁荣及至 最后逐渐衰落的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承接关系, 因而不能以单纯的

10、朝代更替来划分。 第第三三章章青铜器纹样及饕餮纹青铜器纹样及饕餮纹 3.1古拙的几何纹样 作为衬底的几何形纹作为衬底的几何形纹:几何形纹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在夏代时的青铜器上就 已经出现简单的几何形纹饰,到商代早期,特 别是二里岗上层时期几何形纹饰更得到了飞跃 发展。在二里岗下层时期,如弦纹、乳丁纹和 方格纹等在青铜器上多是作为主纹出现,后来 则更多是作为兽面纹的陪衬使用。商代早期的 几何形纹,主要有一下几类: 弦纹:商早期青铜器上 颇为盛行的几何纹之一。为一道或多道凸起的直或横甚至斜的线条。多饰 于铜器颈部、腰部和圈足,有的以“人”字形或“”形饰于鬲的袋足上, 但在多数情况下仍是作为边

11、框而出现。 圆圈纹:其变化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连珠纹以空心的小圆圈呈带状排列,所以又称圈带纹或称连珠纹。有的是以一排或数排 连珠纹作为铜器上的主纹,但多数是施于主体纹饰的上下 作边框性纹饰。 圈点纹在小圆圈中心突出一圆点,多施于主体纹饰 的上下作边框性纹饰。 乳丁纹圆圈内是新作乳突状, 多横向或纵 向排列成带状。常见在铜斝腹部施以一、两排 乳丁纹作为主体纹饰,也有在方鼎的四壁两侧 和下部施以成排的乳丁纹。 云雷纹最早出现于新时期时代晚期的陶器上,它的构图应源于对水的漩涡型流转的模 拟。一般将圆转的回旋线条构成的称云纹或卷云纹,将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构成的称云雷纹。 实 施上两者的区分并不是很

12、严格,有的成半圆半方,有的圆、方兼用。所以,现在多讲两者统称 为云雷纹。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已经流行,常见的构图形式有横 S 形、斜角形和目云 形等。 冏纹:装饰特点是在圆形且略微凸起的弧面上,沿边施有四道到八道 不等的旋转状弧线,中央有一圆圈。现有的称为火纹,还有的称为涡纹。 冏纹最早出现在二里头文化期铜斝的腹部,只是图形比较原始,只有圆 形,尚未出现旋转状的弧线,到商代早期,冏纹已较为普遍,在一些斝 的腹部、柱上都施有冏纹。 3.2兽面纹与饕餮纹 中国青铜器时代形成于公元前 2000 年,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 15 个世纪, 其中商和西周青铜器由于处于文化意识形态的核心,

13、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整个青铜器纹饰从 商到战国的演变则显示了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的逻辑过程。 青铜器纹饰绚丽多姿,复杂多样,而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出纹饰的变异思潮的图案就是 兽面纹。 兽面纹,传统一直称为饕餮纹。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 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人的考古图和博古 图 则据此将古彝 器 上的 兽 面称作饕餮纹。自 宋 以后 延 至今日, 有的学者 仍 沿用 饕 餮一名。 兽面纹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或陶器 图案,例如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 渚文化器物上常见有兽面纹。兽面纹属于一种来 自自然界动物类形象的纹饰,但又是现实世界中 不存在

14、的动物。它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或是 以一种现实动物兽面为主,兼具其他几种动物特 征,通过艺术夸张和抽象的手法,形成幻想中的 怪兽,给人以神秘威严之感。 青铜器商的兽面纹有多种组合,例如有首无 身、有首有身、无首(或无目)有身、有首简身。 有首变身等。兽面纹图像在各个时期变现形式不 同,或写实,或抽象,或简约,或粗犷,或变形, 或分解,千姿百态,尽显风流。商周时期,兽面纹以神态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 统治力耳占据青铜纹饰的主导地位,成为青铜器的主题花纹,并装饰在器体的显要部位,盛行 时间长达千年,直至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衰落。 兽面纹所表现出来的狰狞面貌, 常常会唤起人们 沉重、压抑、

15、神秘和恐怖的感觉,也为青铜礼器增 添了令人畏惧的色彩,祭祀时也可以通过礼器与礼 器上怪异的兽面纹与天神或祖先沟通,请他 们给予人们庇护,因此也使那些礼器的主人 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这正是贵族们所希 望达到的政治效果。兽面纹占有突出的地 位,它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 的态度和认识。这也是兽面纹在商周流行的 重要原因。 饕餮纹是指“有首无身”的兽面纹,所以,更多学者改用兽面纹代替饕餮纹,更具有普遍 性和准确性。 饕餮这一形象是青铜图案的具象重组变形的主要体现。饕餮是一种非常狰狞的兽形头像。 饕餮究竟是一种什么兽,学者们颇有争论。其实,作为一种文化想象产物,它的生物学原型是 不可能也没有

16、必要去最终确认的。 3.3 饕餮纹的形象与意义 上古中国, 青铜图案和彩陶图 案一道构成两大艺术奇观。 如果说 彩陶图案的抽象化显示了中国艺 术心灵的一个方面, 那么青铜图案 的逻辑演变, 特别是其中的重组变 形, 则蕴含着中国艺术心灵的另一 个方面。其中主要体现在饕餮这一形象上。 3.3.1 饕餮的文化内涵 饕餮的文化内涵有很多说法, 此种说法是我比较认同的:从字形 (两字的意符都是“食” )、 图形(张开的大口)和文献解释( 吕氏春秋先识览 :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 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 )来看, 饕餮和吃,狠狠的吃有关。它的狰 狞、威吓、崇高、意义都与吃有关。 吃在上古本就是一个最为厚沉意远 是问题。人民的生存与吃有关, “民 以食为天” ;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调和有关, “味以行气,气以充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 ( 国语周语上 ) ,所谓味和而心和,而政和。最严肃的道德可以用吃来比喻,孟子说: “饱 乎仁义” , “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 ( 孟子告子上 ) 。最玄远的哲学和艺术也常用吃来表达, 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