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45379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机讲课图片教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机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技术 主主 讲讲 第一部分:电视理论基础 第一章:黑白电视信号的传送 一、伴音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1、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而在发射时采用双边带传 送 2、接收方式:与调频波收音机电路相似 二、图像信号 1、传送实质:光电。就是将图像的明暗转换成电压 的高低。 器件-摄像管:当电子束在光电靶面上扫描时, 产生的电流在负载电阻上形成了视屏输出电压,图 像越亮,在负载电阻上的压降就大,输出的电压就 越小,相反就输出的电压就越大-负极性电视 信号。 镜头 景 物 面板玻璃靶环 输出图像信号 VT 靶压 15至40V RL 聚焦线圈偏转线圈校正线圈 电子束 透明导电极 光电导靶阴

2、极接地 控制栅极 0至50V 聚焦极 0至300伏 灯丝 管 脚 加速极 300V 网电极450V 2 2、像素概念、像素概念: 一幅图像不同的点明暗不同,这些明暗不同的点叫像素。一幅图像不同的点明暗不同,这些明暗不同的点叫像素。像素是组成图像素是组成图 像的最小单位。像素越小,像素点数越多,图像就越清晰。一幅图像大像的最小单位。像素越小,像素点数越多,图像就越清晰。一幅图像大 约有约有4444万个像素。万个像素。 3 3、负极性图像信号、负极性图像信号-图像越亮,输出电压越低,一般采用负负 极性图像信号极性图像信号,因为抗干扰强且提高发射效率。,因为抗干扰强且提高发射效率。 4 4、正极性图

3、像信号、正极性图像信号-图像越亮,输出电压越高 顺序传送原理 5、图像传送原理 方式一:同时传送-把所以像素电信号,再用 不同的通道同时传出去。 方式二:顺序传送-要求S1和S2要严格同步。 图像的传送采用顺序传送方法。 6、图像的扫描 (1)定义:在电视系统中,将光图像转换成顺序传送 的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 (2)扫描分类: A、行扫描:电子束水平方向的扫描。 我国规定:每帧画面扫描625行。 *行正程:从左到右的扫描,占575行 *行逆程:从右到左的扫描,占50行 B、帧扫描:电子束垂直方向的扫描。 *帧正程:从上到下的扫描。 *行逆程:从下到上的扫描。 规定:只有在正程扫描期间才传送图像

4、信号。 形成光栅的条件:行场扫描都正常。 若只有行扫描-水平亮线 若只有场扫描-垂直亮线 (3)逐行扫描原理-一行接着一行扫描 扫描频率: 帧频:每秒钟所扫图像的幅数,规定:帧频fv=50HZ,帧周期 TV=0.02S=20mS 行频fH:每秒所扫的行数。 fH=625*50=3125HZ,TH=32us 逐行扫描电路的频带宽带:11MHZ (a)场正程光栅;(b)场逆程光栅; (c)行扫描锯齿波电流;(d)场扫描锯齿波电流 (4)隔行扫描示意图-一帧图像分为两场扫描。关 键要求镶嵌准确,为此每场扫描行数选为奇数,若为 偶数,则奇偶扫描锯齿波电流幅度就不同。 (a)奇数场;(b)偶数场;(c)

5、两场相嵌;(d)行、场扫描电流波形 总行数为偶数的隔行扫描缺陷 偶数场与奇数场扫描电流振幅相差iv,当奇数场扫描结束时,电流 并不下降到零而是保持一定数值iV 隔行扫描主要参数 n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n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 如下: n行周期:TH=64s;行频:fH=15625Hz; n行正程:TSH=52s;行逆程:TRH=12s; n场周期:TV=20ms;场频:fV=50Hz; n场正程:TSV=18.4ms;场逆程:TRV=1.6ms; n帧周期:TZ=40ms; n每帧行数:Z=625行(其中:正程575行,逆程50 行); 帧频:fZ=25Hz; n每场行

6、数:312.5行(其中:正程287.5行,逆程25 行) n图像信号的带宽规定为:6MHZ 三、复合消隐信号 1、消隐信号作用: 2、行消隐信号: 行消隐发出时间: 波形: 3、场消隐信号: 场消隐发出时间: 波形: 行、场消隐信号统称为复合消隐信号 四、行、场同步信号 1、同步信号的作用-保证图像稳定 2、行同步信号: 发出时间: 波形: 行不同步现象: 3、场同步信号: 发出时间: 波形: 场不同步现象: 复合同步信号:行、场同步信号统称为复合同步信号 视频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组成。 不同步图像 五、开槽脉冲-在场 同步期间,将丢失2-3个行 同步脉冲,使图像最上面 几行出现

7、不稳定。 1、定义:为不丢失行同步信 号,在场同步信号中开了2 -3个小凹槽,叫槽脉冲。 2、参数: 六、前后均衡脉冲 黑白全电视信号 七、信号的调制方式 1、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 图像信号采用调幅方式,而在发射时采用残留边带制发射方 式,目的是为了降低频带并且使上下边带中的低频分量充分 发射 2、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而在发射时采用双边带传 送。并规定:每个频道的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 6.5MHZ 规定:每个电视频道带宽为8MHZ 频道中心频率-频道的频率范围的中点 本机震荡频率-电视机震荡频率始终高于所接收的电视信号中 伴音载频31.5MHZ 电视信号的频谱 VHF频段电视频道的划分 UH

8、F频段电视频道的划分 八、黑白电视接收机电路组成框图 第二章:彩色电视信号的传送 一、彩色三要素 任意一种彩色光,均可用亮度 、色调和色饱和度来表示, 它们又称做彩色三要素。 亮度是指彩色光对人眼所引起 的明亮程度感觉。取决于光 线强弱与波长。当光波的能 量增强时,亮度就增加;反 之亦然。此外,亮度还与人 眼的光谱响应特性有关,不 同的彩色光,即使强度相同 ,当分别照射同一物体时也 会对人眼产生不同的亮度感 觉。实验表明:人眼对 550nm的光波亮度感觉最灵 敏。 电磁波的波谱 色调是指光的颜色种类。例如,红、 橙、黄、绿、青、蓝、紫分别表示不同的 色调,色调是彩色最基本的特性。 色饱和度是指

9、彩色的纯度,即颜色掺 入白光的程度,或指颜色的深浅程度。某 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其色饱和度就越低 ;掺入的白光越少,其色饱和度就越高。 不掺入白光,即白光为零,则其色饱和度 为100%;全为白光,则其色饱和度 为零。 通常把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二、三基色原理 根据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在彩色重现过程中,并不要求 恢复原景物反射光的全部光谱成分,而重要的是应获得与原 景象相同的彩色感觉。 实践证明,自然界可见到的绝大部分彩色,都可以由几种 不同波长(颜色)的单色光相混合来等效,这一现象叫做混 色效应。经进一步研究,人们终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原理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 (1)

10、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彩色,都可以由三种基色按 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反之,任意一种彩色均可以被 分解为三种基色。 (2)作为基色的三种彩色,要相互独立,即其中任何 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来产生。 (3)由三基色混合而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参与混 合的各基色的亮度之和。 (4)三基色的比例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和色饱合度。 在彩色电视中,通常选用红(用字母R表示)、绿(用字 母G表示)、蓝(用字母B表示)作为三种基色光。 三、彩色混色法 1、彩色混色法定义:利用三基色光按照不 同比例混合来获得彩色的方法。 2、混色法分类-分为相加混色法和相减 混色法。 3、相加混色法:三基色光按照不同比例相 加

11、,混合出其他彩色的方法。为了说明 相加混色法,可以将三种基色光部分重 叠地投射到白色屏幕上,见右图: 由图可以知道: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光青光 红光蓝光紫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a)相加混色图;(b)彩色三角形 以上均指各种光等量相 加,若改变它们间的混 合比例,则可以得到各 种颜色的光。相加混色 法又分为空间相加混色 法、时间相加混色法和 生理相加混色法三种。 (1 1)空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显像管就是利用该原理显像管就是利用该原理 制成的制成的 (2 2)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惰性混色)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惰性混色 。 (3 3)生理相加混色法:两眼同时观察不同颜色)生理相加混色法

12、:两眼同时观察不同颜色 ,但在人脑中会产生两色相加混色的效果。,但在人脑中会产生两色相加混色的效果。 彩色三角形是一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放置三基色, 其余各混色可相应确定,对图(b)的说明如下: (1)每条边上各点代表的颜色,是相应的两个基色按 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色。 (2)彩色三角形的重心是白色,它是等量的三基色的 混合色。(3)每根中线两端对应的彩色互为补色,由 于中线过重心,说明两补色间可混合成白色。 (4)每边的彩色为纯色,色饱和度为100%。 四、亮度方程 实验表明,彩色电视中,由三基色合成的彩色光的亮度符 合下面的关系: Y=0.30R+0.59G+0.11B 该式定量地说明了由三

13、基色合成彩色光的亮度关系。也是 在彩色电视技术中,无论是彩色重现,还是彩色分解都 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关系式。 在亮度方程中,系数0.30、0.59、0.11分别代表R、G、B三 种基色对亮度所起的作用,称为可见度系数。 当R=G=B=1时,合成的亮度为白色光; 当R=G=B=01之间时,则为灰色光; 当R=G=B=0时,为黑色光; 当R、G、B取不同的值时,就可以配出各种不同色调和不同 饱和度的颜色。在彩色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信号 和三基色信号是以电压的形式来代表的,因此,亮度方 程可以改写成电压的形式,即 EY0.30ER+0.59EG+0.11EB 五、兼容性 1、概念:彩电能接收黑白

14、电视节目,黑白电视机也能接收彩色电视节 目。 2、兼容性对彩电的要求 (1)将色象管得到的三基色信号转换为一个代表图像明暗程度的亮度 信号Y和一个代表图像彩色的色度信号F (2)和黑白电视信号共同一频道,带宽、图像、伴音载频不变。 (3)行场同步信号和扫描制式相同 3、处理方法: (1)将三基色信号转换转换为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根据亮度 方程,在Y、R、G、B这四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量是独立的。因此 ,作为传送彩色信息的色度信号只需选择两种基色信号就可以了。 例如,可选用Y作亮度信号,选用R、B作色度信号,而G可以通过亮 度方程求得。但这样做有个很大的缺点,即亮度信号Y已经代表了 被传送

15、彩色光的全部亮度,而R、B本身也还含有亮度成分,这显然 是多余的,且在传输过程中易干扰亮度信号Y。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彩色电视系统一般不选用基色本身作为色度信号,而选用的是色 差信号。) (2)色差信号-用基色信号减去亮度信号就得 到色差信号 R-Y=R-(0.3R+0.59G+0.11B)=0.7R-0.59G-0.11B B-Y=B-(0.3R+0.59G+0.11B)=-0.3R-0.59G+0.89B G-Y=G-(0.3R+0.59G+0.11B)=-0.3R+0.41G-0.11B 由于G-Y信号幅值较小,对改善信噪比不利,并且G-Y又可由R -Y和B-Y通过简单的电阻矩阵合成产生,所以电视系统通 常只传送Y、RY和B-Y这三种信号,而不传送G-Y信号 由R、G、B合成亮度信号Y与色差信号R-Y、B-Y的示意图 传送色差信号的优点-了解内容 n兼容效果好 当选用Y、R-Y、B-Y三种信号时,Y仅代表被传送景物的亮度,而不含色度。 而且,当所传送的图像为黑白图片时,色差信号均为零,因为任何黑白图 片仅有亮度明暗的层次变化,因此它们的三基色信号总是相等的。例如, 传送一灰色时,其三基色信号为R=G=B=0.4V,它们合成的亮度信号 Y=0.4V,所以色差信号R-Y,B-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