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42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有了求知欲,有了探索的积极性,而缺乏兴趣的课,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主动性,犹如一潭死水,只剩下枯燥的讲解和单调的练习。激发和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高效,并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就本人对如何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以求共勉。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将物理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挖掘故事中的

2、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能为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的故事可分为各种类型,有科学史实类的故事,如”曹冲称象” , ”阿基米德测皇冠” , ”马德堡半球实验” , ”帕斯卡实验”等等。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也有生活类的故事,如在进行”机械运动”教学时,讲德国飞行员伸手抓子弹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学生出现疑惑,产生冲突,激发动机,从而为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二、创设以自然和生活为背景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能力 2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但是他们学习物理却不是从零开始的,在他们的

3、脑海中积累着大量对生活的观察和好奇,并已构成大量朴素的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的概念。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时,我是这样导入课题的: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两列汽车并排停在路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汽车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汽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 ”驶过”了对面汽车的车尾时,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汽车还停着呢,而是对面的汽车开出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因为学生一般都有这种生活体验,但还不会解释为什么。 )在学生一脸的疑惑

4、中引入”运动的描述”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在吃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把筷子放在一碗水中,发现筷子像是被折断了一样,可是当你把筷子拿出来时,筷子被折断了吗?”没有” ,一般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但是却无法解释,因此学生兴趣高涨。在”光的色散”一节时,可以用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讲解”物态变化”一章时,3列举许多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寒冬口中呼出的”白气” 、冬天,戴眼镜

5、的同学进教室时为什么眼镜上会被蒙上一层雾,夏天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罐”出汗”等等。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三、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应该说学生对物理实验是有天生的好奇心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培养,这种好奇心就会消失。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各种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并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兴趣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效的手段。 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一节时,创设问题情境可按下述程序进行:教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

6、,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会” ,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呢?” “当然会” 。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再问:纸盒能不能用来烧水呢?学生有的说能,也有的说不能,此时学生已处于兴趣高涨状态,急切想寻找答案,证明自己的判断,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必然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一水槽水,一个铝片然后拿着铝片问,我把这个铝片放入水中会怎样呢,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会下沉这个道理,学生4会异口同声的回答下沉,我用手略微折了下,像个小船形状,把它放入水中,结果它能够漂浮在

7、水面上,学生很惊讶,为什么呢?轮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漂浮在水面上的。由此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有许多常用的简易实验,如”拉两本页码交叠的课本,拉不开课本”的实验, ”吹两纸条,吹不开”的实验,等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做探究实验,创设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通过这些学习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并且使他们学会了寻找解决问题的启动点和切入口,通过对实验情景的感知和认知的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学习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