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42447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前一部分 - 重庆交通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 庆 交 通 大 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学校联系人:手机:Email:专业联系人:手机:Email: 重 庆 交 通 大 学二0一二年五月目 录前 言11专业概况22. 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103. 培养目标114. 培养标准125. 实现矩阵156. 培养模式与学生选拨方式217. 学校培养方案228. 企业培养方案339. 师资队伍建设3410. 核心课程改革3611. 保障条件与制度建设39附件1 企业培养方案附件2 指导性教学执行计划附件3 专业课程教学大纲41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实施方案前 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2、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振兴工程教育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实施旨在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高校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重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将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家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工程

3、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水陆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入选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列为试点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重庆交通大学传统优势专业,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五个同类专业之一。专业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方针,注重内河水运建设和沿线资源开发,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适应交通和水利行业的需要,在港口、海岸及近海结构工程、航道整治理论与技术、港口工程灾害及防护和水运工程规划与环境效应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

4、特色和优势。作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肩负着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有效合作路径、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人才的重任。方案主要编写人员:周世良,王多银,李 怡,杨 斌1专业概况1.1专业发展我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科创建于1960年,经过近五十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培养体系完整、教学科研成果非常突出、社会声誉非常显著的优质品牌专业。本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点,2010获得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截止目前,本专业共为国家输送了5000余名合格毕业

5、生,现在在读本科学生人数为753人,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港航专业一直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开展港航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由于教学改革成绩突出,2008年专业核心课程港口水工建筑物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获批为“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与中交二航局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奖励。专业具有完善、先进的教学、科研条

6、件,拥有国家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部内河航道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工程中心等六大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现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特聘教授,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十一五”期间承担科研项目2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58项,科研经费超过13000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8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93篇。1.

7、2办学特色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以学科优势为依托,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长期的教学改革中,本专业始终以强化特色办学作为主线,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方针,注重内河水运建设和沿线资源开发,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适应交通和水利行业的需要,在内河航道、港口结构、枢纽通航工程理论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2)坚持KASQ(知识、能力、素质、精神)”协调发展,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

8、管理、会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两课堂、三平台、四贯通、五结合”的港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培养理念、优化理论教学、强化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3)强化大土木工程教育观,兼融执业资格制度教育,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实施和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途径,科学整合课程结构,系统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了“港航并重、河海兼顾”新的系列课程,构建了完整的港航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和适应大土木工程领域及执业资格制度的拓展专业知识单元。(4)着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五进本科教学”的育人模式。以科研信息进课堂为核心、科研成果进教材为载体、科研项目进实

9、验教学为平台、科研选题进毕业设计为关键、科研活动进第二课堂为延伸,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方式赋予新的内涵,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5)依托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和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创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企业与高校协作联盟,在服务社会中拓展工程实践和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3实施“卓越计划”的优势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我国办学最早、形成了自己鲜明办学特色的港航专业之一。该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2008年获得国家级

10、精品课程(港口水工建筑物),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中交二航局合作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0年获得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获得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专业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普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如今一大批校友已成为知名学者、科技骨干、企业名流或领导干部,其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赞誉。通过五十年余的建设和发展,为进一步实施港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1)具有一支结构合理

11、、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研究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本专业在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水平领先的港航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17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10人,讲师(或工程师)6人,助教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85。师资队伍学缘好,来至于丹麦技术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主讲教师都有正高或副高职称,且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为1:4:3;任课教师教学经历丰富,教学研究能力强,曾获

12、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集体奖(一、二和三等奖等),是一支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的教学队伍。表1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校内教师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所学专业任教课程备 注1王多垠男46教授/博导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岩土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港航工程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青年骨干教师,河海学院院长。2周世良男39教授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工程力学港口水工建筑物、桩基工程、岩土与结构工程数值模拟博士后,港航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河海学院副院长。3许锡宾男57教授/博导研究

13、生博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港口水工建筑物抗震港航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周华君男50教授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海岸动力学、专业英语河海学院总支书记5王平义男48教授/博导研究生博士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河流动力学、工程水文学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6何光春男56教授/博导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岩土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港口规划与布置交通部优秀教师7陈昌华男56教授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航道整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彭 凯男54教授研究生博士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河海学院副院长9许光祥男45教授/博导研究生

14、博士水力学、河流动力学航道整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0张智洪男68教授本科学士港航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水运工程施工11杨 斌男47教授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渠化工程、水力学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港航系主任12陈明栋男58教授本科学士港航工程渠化工程、港航工程模型试验13张绪进男52教授/博导研究生硕士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港航工程概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4杨胜发男41教授/博导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航道整治、紊流力学博士后,交通部科技英才,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15刘明维男39教授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桩基工程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6李 怡男39教授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专业英语,水工结构优化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港航系副主任17王学军男42副教授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工程管理水运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港航系副主任18赵志舟男40副教授研究生硕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河流动力学、航道整治博士生19文 岑男40副教授研究生博士港航工程、海岸工程航道整治,流体力学20张玉强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