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42107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 篇一:周处练习题 周处练习题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 1.( )2. ( ) 3. ( ) 4. 凶强侠气,( ) 5. ( )6. 终无所成 ( ) 7. ( )8. ( ) 9. ( )10. ( ) 11.下面括号里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终(为)忠臣孝子 (为)人情所患 B竟杀蛟(而)出(而)年已蹉跎 C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 D处与(之)俱 驱(之)别院 二、翻译句子 1. 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2.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3.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2、?”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5.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6.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三 内容理解 1、下面对“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哪怕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就死,也是值得”的精神看得非常可贵,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可以的。 B、古人很重视“为了追求真理,哪怕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C、古人把“为了追求真理,哪怕早上明白,晚上死去”的精神看得很重,何况你前面的路途还是能看清楚的。 2、“朝闻夕死”一词与下列哪个句子的含义有相似之处?( ) A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B 浪子回头金不换 C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D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周处被义兴人看做是“三害”之一,是因为他“” 4、周处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被人们当做祸患而决心改过的? 5、是谁的教诲与开导,使周处改变了人生的态度和道路,而最终成为忠臣孝子的? 6、这篇文章通过周处(此处填一四字成语)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 7、作者在叙述中略写了周处杀虎的经过 ,详写其斩蛟的过程,这样写的原因是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特别详于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 B 本文的写法不是对人物的一生或某个时期作出详细记载和评价,而是截取其中某个片断作客

4、观的叙述。 C 全文紧扣自改,着力叙述了周处“自改意”的来由和“自改”“的行动。 D 陆云的劝导对周处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四 常识填空 1、周处一文出自朝刘义庆编撰的 ,为( 人名)编撰 2、古代往往以地名或官职名作人的别号。本文中“平原”指 这是因为他 ;“清河”指 ,这是因为他。 3、“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 中:“”这句话化用而来。篇二:周处教案设计 中江白果中学邓秋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知错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学习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体会怎样“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

5、养。 教学设想: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预习理解课,其目标有二,一是掌握文言字、词;二是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问,为课文的感悟创新作准备。本教案是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介绍周处生平,引起学生共鸣。 处仕晋,为御使中丞,多所弹纠,氐人齐万年反,乃 令处距万年。伏波孙秀欲表处母老,处曰:“忠孝之道,安能两全?”乃进战,斩首万计。弦绝弓尽,左右劝退,处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战而没。 -晋阳秋 周处,晋之名将,忠勇两全,读了上则短文,大家都为他的勇敢所感动,那么,周处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英雄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 二、学生齐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三、学生置疑: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

6、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共同释疑。 四、亮点探寻: (一)、对“凶强侠气”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周处年少时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 (2) 思维拓展:你能根据平时积累,具体设计一个情节来阐释“凶强侠气”吗? 通过此问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把书读厚的学习方法。 (3) 探寻: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凶强”又要写他“侠气” (二)、对“杀虎斩蛟”进行探讨 (1) 问题提出:乡人为什么要“或说处杀虎斩蛟”? (2) 思维拓展:请补充周处杀虎斩蛟的详细过程,说得越惊险越好。 (3) 探寻:乡里为什么要“更相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三)、对“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进行探讨。 (1)、周处为什么能成为“忠臣孝子”? (2)、通过学习周处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本文虽只有192字,但却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请分析其作用。 探究学习: 文章开篇介绍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接下来本该直接写他如何为害乡里,可作者却将笔锋一转,谈虎说蛟。乡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实际上是一个圈套,这是文意的再转。乡人希望三横余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转。处竟杀蚊而出是四转。乡里不庆贺周处凯旋,而庆贺他的死亡是五转。周处对此不恼不怒,由此产生悔改之意是六转。寻陆机,陆机不在,是七转。清河在是八转。周处想悔改却又担心无所成是九转。清

8、河再劝是十转。文章真可谓“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刘大櫆论文偶记)如此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五)、为什么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探究学习: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本文是一则名人轶事。它意在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并借陆云的话阐述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 五、教师引导: 把书读厚,是补充书中的情节,对书进行评介,仅达到这一步是不够的,书读厚了

9、我们能记住它吗?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吗?这就要求我们把书读薄。所谓把书读薄,就是要善于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的方法。 (1)、找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并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字词、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中心。文章的启示。 (4)、体会文章结构特点、语言特色。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方法下课后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六、教师总结: “ 知耻而后勇”,周处这个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的,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总是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呢?这一句名言吧:“人患志之不立。”努力去开创自

10、己的美好人生吧! 七、作业:整理本课知识要点。 短评: 抓亮点、拓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教材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古代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想通过抓课文亮点,通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那么什么是亮点?如何抓亮点? 所谓亮点,是指课文中学生思维的拓展点,它含蓄而简练,适合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它是课文特色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它的探讨,就能使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周处一课的亮点,我认为有这样几处,一是“凶强侠气”,因为它既照应了为

11、乡里所患,又是周处改过自新的内因;同时它有足够的让学生联想思维展开的空间。二是陆云的话,它既是周处改过自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学生通过它就可以同作者进行交流受到启示。 三是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通过它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发现了亮点,就要围绕亮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调动起来,这一方面决定于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这就不在本文中探讨了。篇三:文档:周处课文解析周处课文解析 周 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周处年轻的时候,凶狠蛮横任性好斗,被邻里乡亲视

12、为祸患;又加义兴(当地)水中有蛟龙,山上有一种名叫“邅迹”的猛虎,(三者)一同凶暴地侵害百姓,义兴的人称其为“三横”,而其中周处危害最大。】【横:凶暴,文中指凶强暴虐之物。】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有人说服周处杀猛虎、斩蛟龙,实际是希望三害中只剩其中一个。】 【冀:希望。】处即刺杀虚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周处立即杀了猛虎,又下水搏击蛟龙,蛟龙上下翻腾,游出几十里,周处和它一起浮沉游动,过了三天三夜,乡亲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更相:互相。】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

13、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周处终于杀死蛟龙从水中冒出。听到乡亲们互相庆贺,才知识(自己)被人们视为祸患,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寻找际氏两兄弟,陆机不在家,只见到陆云,就把事情经过全告诉了(陆云),并表示自己想修正改过,却已虚度了大好年华,恐怕最终无所成就。】【正:止,仅。修改:修正改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陆云说:“古人认为,即使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了,也是可贵的,更何况您前面的路还很长。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又何必担忧不能显扬美名呢?”周处于是改过励志,最终成

14、为忠臣孝子。】 (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蛟、虎并称为“三害”,这说明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乡人“更相庆”,这又说明了什么?) 【品味】“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可见周处年少时品性顽劣,被乡里百姓将其与猛虎、蛟龙并称为“三横”。 “处即刺杀虎?经三日三夜”描写得精彩、生动。本文虽为人物传记,应是真人真事,但其中也穿插一些传说的成分,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周处直到听到乡亲们为自己死了而相互庆贺,才受到刺激,决意要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 清河劝导周处的话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 经过不懈的努力,周处终于从一个为乡里所患的人,变成后来的忠臣孝子。 解析:百姓把周处与蛟、虎并称为“三害”,说明了周处之?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颜茫庋赐怀隽松倌曛艽靶浊肯榔钡奶氐慵拔亲鞔醯摹盎龊毙蜗蟆跋缛烁嗲臁崩闯耐兄艽韵缋锶嘶龊睿庑际俏笪闹艽淖渌鞯?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周处杀虎斩蛟的具体过程作文)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