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38195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素材1 人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刀耕火种”:中国古代农业的原始阶段。2铁犁牛耕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这一耕作方式开始形成发展汉代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并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和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成熟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3.主要影响(1)积极: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消极:小农户个体经营使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形象记忆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1制度沿革(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

2、立了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2土地兼并(1)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2)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3)影响造成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但最终未能成功。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轻巧识记对土地兼并问题的理解认识四、水利灌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原始社会大禹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时期李冰和郑国分别主持

3、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隋唐五代北方以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宋代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小农经济史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墨子史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史料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

4、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小农经济的特点“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绩织纴”体现了男耕女织史料二:20世纪初小农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点“男耕女织”体现了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史料三: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说明官员引导农民改进生产技术;“诏勿收兖、豫、徐州

5、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了政府赈灾减赋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提示】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提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3)根据以上史料总结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史论归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基本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

6、一般不外求。(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7、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自给自足A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2017广元高三统考)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

8、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B小农经济靠天吃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工具就能够组织生产,正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小农经济的软弱性,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简单是材料的表象,而非实质,故D项错误。3明清史研究专家黄冕堂先生在明史管见中记录了明朝中后期勋戚占地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时间占地者姓名地点占地面积资料出处万历五年成国

9、公朱应桢畿内9 600顷明史卷232王国传万历四十三年潞王朱翊镠湖广、德安40 000顷明神宗实录卷531、卷563A.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C封建社会实施土地私有制B国家授予勋戚大量良田D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源。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且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造成的,而土地兼并只是材料所反映的一种历史现象,并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